李啟堅
摘要:針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從讓學生對教師感興趣、 學習興趣的維持以及探究性學習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并付諸實踐,希望以此來激發學生興趣,落實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素養。
關鍵詞:興趣培養;維持;探究性學習
我們學校通過近幾年對初中生物新課程的學習和摸索,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在教學中,不斷地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愉快而自主地學習,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真正落實新課標的要求。
一、使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科學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視頻,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這樣就可以將原本比較抽象和復雜的內容進行具體化,簡單化,生物學習離不開實驗室實驗,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經常性地使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放映視頻,視頻的內容就是做實驗的內容,這樣既能夠保證學生的安全,又能夠保證學生比較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通過科學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的樂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和嘗試,讓學生自己探索的過程中自己掌握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知識會有更加強的理解能力同時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會更加的牢固,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幫助學生極大地減輕了學習的負擔,讓學生在輕松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這樣就可以在學生心中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二、聯系生活實例,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
初中生物涉及的很多知識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只有勤加留心,將生活中的生物現象予以加工,就可以成為好的教學內容。比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二《遺傳與進化》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我們身邊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這些生物知識。如父母都是單眼皮那么孩子只能是單眼皮,如果父母都是雙眼皮,也可能生出單眼皮的孩子,這是為什么呢?拋給學生這個問題,吊起學生的胃口后,教師再把其中的原委告訴學生,可以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得到更多的知識。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隱性基因,什么是顯性基因,什么是性狀,當學生明確概念以后,這一部分知識的教授就成功了一半,再結合實際情況,通過事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高效地將生物知識教授給學生。
三、結合生物學科特點,教授記憶方法
由于生物學名詞和概念繁多、知識零碎,“記不住”是普遍問題,但只要教給科學的記憶方法,仍可使學生學得活、記得牢。首先,根據大綱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其次,要用“點金術”,使之事半功倍。如將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具有相反、相近以及有聯系的內容,列成表格,比較分析,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使理解越透徹而記憶越牢固。如將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制作過程總結為八個字: 解離、漂洗、染色、壓片;減數第一次分裂突出六個字;聯會、分離、減數。這樣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講究記憶方法大大提高了記憶效果。
四、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觀念是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 其教學觀念如何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認為教學就是教師一個人的事,學生只要負責接收與記憶就可以。這樣的教學觀念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將教學活動片面地理解為教師一方的獨立活動,實則是將學生排斥在教學活動之外。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體,教師獨占課堂,只會讓學生置身事外,認為學習與自己無關,自然無法產生對生物學習的激情。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 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與機械的記憶者, 而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要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首先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五、循循善誘,啟發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促進學習興趣的形成
發散思維是指沿著多個方向探索和發展的思維,是從一個信息源導出不同的結果。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誘導,讓學生在疑問中產生探究的心理。如在講“頂端優勢”原理時,教師應啟發學生從對“頂端優勢”的已有認識去進行發散思維。教師可提出兩個問題:①什么是“頂端優勢”?如何加強“頂端優勢”?②生產實踐中怎樣利用植物的“頂端優勢”?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討論這些問題,使學生對“頂端優勢”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培養發散思維能力,促進學習興趣的形成。
六、運用由果索因法,訓練學生逆向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的形成
由果索因法是生物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有助于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時,教師并不先講病因,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措施是什么?”這時,學生不能僅僅看事情的表象,而要由現象到本質,由蛋白質到RNA再到DNA逆向推導。學生自然會明白:“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基因突變引起的,治療的根本措施是改變患者的遺傳物質。”這樣能訓練學生研究問題的方法和逆向思維的能力,促進學習興趣的形成。
七、提高教師教學語言的幽默性
雖然生物學科是一門嚴謹的自然學科,但教師在進行生物課堂教學時,要提高自己的講授水平,增強生物教學語言的幽默性。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生物教學語言的幽默性既能活躍生物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又能讓學生以一種更加輕松高效的方式接受生物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是否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的事,而如何激發學習興趣則是老師的職責,作為初中生物教師,成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展開教學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錢幸紅.談中學生物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J].生物學教學,2004(10).
[2]王新春,李曉穎,馬俊紅等.離散數學中等價關系的教學導入與導出[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3]何弢.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0(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