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琴芬
【摘要】 目的:分析鼻內鏡治療鼻息肉中應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1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35例鼻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隨機分為干預組(18例,實施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和對照組(17例,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通過筆者所在醫院自擬的舒適度評價量表評價兩組患者舒適度,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舒適度、鼻息肉知識知曉率、感染發生率及治療依從性等情況。結果:干預組患者無不適率(33.3%)顯著高于對照組(1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鼻息肉知識知曉率(94.4%)、治療依從性(94.4%)顯著高于對照組(70.6%、76.5%),干預組患者感染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11.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鼻內鏡治療鼻息肉應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良好,不僅有利于提高患者手術舒適度,也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使患者順利完成手術。
【關鍵詞】 鼻內鏡手術; 舒適護理; 鼻息肉; 應用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4-0101-03
鼻息肉是臨床五官科較為常見的一種多發性疾病,多見于成年人,一般病變部位位于中鼻甲、中鼻道、上頜竇及篩竇等[1]。鼻息肉通常是由于慢性炎性反應、變態反應導致鼻黏膜水腫造成的,患者主要表現為頭痛、嗅覺障礙及鼻塞等不適癥狀,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嚴重的影響[2]。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鼻息肉,但因為鼻腔的生理解剖位置、生理功能比較特殊,術后患者會有一定程度的不適感,極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為此有必要加強患者術后護理干預[3]。為探討舒適護理在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息肉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本文對比分析了2016年1-1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35例鼻息肉患者的臨床效果,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及舒適護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研究對象選自2016年1-1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35例鼻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具備手術指征,而且排除了合并全身慢性疾病、心臟病病史患者。將其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隨機分為干預組(18例)和對照組(17例),干預組中男11例,女7例;病程4個月~8.8年,平均(1.7±0.6)年。對照組中男10例,女7例;病程6個月~8.9年,平均(1.9±0.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囑咐患者定期到醫院復查鼻腔,若患者出現嚴重的疼痛癥狀一定要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干預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 術前指導 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講解鼻息肉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治療環境等情況,盡可能消除患者對環境的陌生感,使患者能夠盡快配合治療。
1.2.2 基礎護理 以不影響患者治療和休息為基礎播放一些悅耳、柔和的音樂,使患者能夠全身心放松自己。待患者麻醉清醒后適當將床頭抬高15°~30°,使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4]。
1.2.3 飲食護理 局麻患者2 h,全麻清醒后4 h進軟食,而后逐漸過渡到普食。平時還應該指導患者盡可能少吃偏熱、偏硬或者其他刺激性食物,禁止進食辛辣食物,咀嚼頻率也應該減少,飲食應禁止加入刺激性調味品,防止出現嗆咳、鼻腔出血等癥狀。患者進食后也應仔細清潔口腔,避免口腔感染[5]。
1.2.4 疼痛護理 患者因為手術的應激性作用局部常常會出現持續疼痛癥狀,患者應取半臥位定期對鼻部采用冷敷處理,而且應該結合患者的個性、愛好適當采取相應的疼痛干預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其次,護理人員應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或者采用閱讀、看視頻、音樂干預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而且,護理人員應定時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旦患者出現劇烈疼痛應嚴格按照醫囑用止痛藥物。
1.2.5 鼻腔舒適干預 為了有效止血,術后還應采用呋嘛滴鼻液滴鼻,術后第4天采用薄荷滴鼻液滴鼻,滴鼻的時候指導患者取仰臥垂頭體位。完全取出鼻腔堵塞物后,應嚴格按照醫囑沖洗鼻腔,有效清除鼻腔分泌物及局部干痂。
1.3 評價標準
通過筆者所在醫院自擬的舒適度評價量表評價兩組患者舒適度,0分:頭痛失眠、鼻塞、呼吸困難、流涕、心情煩躁,術后疼痛無法忍受,代表不舒適。2分:并沒有頭痛失眠癥狀,呼吸、流涕、鼻塞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對日常生活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但心情比較抑郁,說明稍不舒適。3分:頭痛失眠、鼻塞、呼吸困難、流涕等癥狀完全消失,術后沒有疼痛感,也沒有不良情緒,說明無不適。
統計兩組患者鼻息肉知識知曉率、感染率及治療依從性等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處理分析軟件選用SPSS 19.0,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舒適度對比
干預組患者無不適率(33.3%)顯著高于對照組(1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鼻息肉知識知曉率、感染率及治療依從性等情況對比
干預組患者鼻息肉知識知曉率(94.4%)、治療依從性(94.4%)顯著高于對照組(70.6%、76.5%),干預組患者感染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11.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鼻內鏡術是目前臨床治療鼻息肉的一種常見手術方式,該種手術方式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而且手術時間比較短,術后可盡快恢復,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6]。但是有的患者并不是很了解鼻內鏡手術,而且手術時和腦部距離比較近,患者很容易出現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擔心手術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創傷。加上患者并不是很熟悉周圍環境和體位等,往往容易出現呼吸困難、鼻塞等不適癥狀,對于患者術后盡快恢復非常不利。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干預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后無不適率高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鼻息肉知識知曉率(94.4%)、治療依從性(94.4%)顯著高于對照組(70.6%、76.5%),干預組患者感染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11.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和劉鳳芹等[7]的研究結果(實施舒適護理患者舒適度高達93.7%,治療依從率95.2%)基本一致。由此可見,鼻內鏡治療鼻息肉中采用舒適護理的效果良好。術前指導可使患者了解更多關于鼻內鏡手術的相關知識,使患者盡快熟悉治療環境,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舒適度,使患者更快進入治療狀態[8]。體位舒適護理干預更有利于將患者鼻腔、呼吸道分泌物引流出來,也有利于緩解患者頭部充血癥狀,鼻腔霧化吸入也可有效預防因為鼻腔環境過于干燥導致的不適感,或出現出血癥狀。其次,患者術后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會提高患者的疼痛敏感性,而且因為鼻腔手術操作損傷組織,增加某些化學物質的釋放,從而使患者感覺到劇烈疼痛[9]。適當的疼痛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經末梢的敏感性,促進血管收縮,進而緩解充血壓迫神經末梢造成的疼痛[10]。總之,舒適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很好地詮釋了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更能夠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
綜上所述,鼻內鏡治療鼻息肉中應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良好,不僅有利于提高患者手術舒適度,也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使患者順利完成手術。
參考文獻
[1]王韶鑒,陳學良,王德樂,等.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息肉和鼻竇炎的臨床效果[J].吉林醫學,2014,35(24):5336-5337.
[2]劉芳.自制物理降溫袋在鼻內窺鏡術后患者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藥物與人,2014,27(4):140-141.
[3]吳勇.鼻內窺鏡下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25):43-44.
[4]黃鳳英,陳寶蘭.鼻內窺鏡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12):128.
[5]梁燕.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息肉及鼻竇炎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9):175-176.
[6]朱紅.護理干預對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竇炎患者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2):68-69.
[7]劉鳳芹,肖俊南,葉白云,等.舒適護理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3,12(7):43-45.
[8]葉瑞繁,耿慶山,陳劍,等.3種焦慮評定量表在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22(3):271-273.
[9]唐慧明.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當代護理(下旬刊),2010,6(12):85-87.
[10]姚瓊.循證護理在五官科鼻內鏡術后非切口疼痛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理(下旬刊),2013,8(10):88-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