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娟 肖亞玲
摘 要:隨著中國醫療體制的改革,醫學生的培養從五年上升到八年,即加上了三年的醫學生臨床規范化培訓,增加了醫學生培養的時間成本。而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因為能在讀研期間完成規范化培訓任務、考執業醫師資格證,從而實現四證合一,所以,在權衡各項成本和利益下,選擇考研成為了醫學本科畢業生的最優選擇。然而作為獨立院校,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和學校的培養目標,導致三本生的考研率較低。而且獨立院校的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普遍較好,為了讓孩子能夠獲得較好的教育資源,得到更好的就業單位,家長們都就會鼓勵畢業生再次考研,從而導致了獨立院校的就業率出現下滑現象。本文以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2018屆臨床麻醉畢業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學生選擇“全職二戰考研”現狀及原因和對策。
關鍵詞:獨立學院;就業;“全職二戰考研”
隨著2014年國家推行以“5+3”為主要模式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對臨床麻醉醫學畢業生的就業產生了較大的沖擊。而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因為能在讀研期間完成規范化培訓任務、考執業醫師資格證,從而實現四證合一。所以,大多畢業生們將考上研究生作為自己畢業的唯一目標,從而出現大批畢業生選擇一次沒考上,再考一次的現象。而且為了保證上線率,有些畢業生選擇“全職二戰考研”,即是指畢業生在畢業當年沒有考上研究生,在畢業后一年或者二年內,不就業,專門復習準備再次參加來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
一、獨立學院臨床醫學畢業生“全職二戰考研”考研情況調查。
根據,對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18屆臨床麻醉專業畢業班840名同學的問卷調查顯示,有86.1%的同學將考研作為就業的第一選項,有52%的同學表示如果沒有考上會選擇再考一次,有近65.6%的同學表示,如果沒有考上研究,還是會選擇先就業再考研。
而2018年研究生考研結果顯示,640名臨床專業的畢業生,只有67名同學考上研究生,比列為10.4%,200名麻醉專業畢業生,只有12名同學考上研究生,比例為6%。低考研率直接導致了學院的就業率較低,到2018年7月份畢業生就業結果顯示臨床麻醉就業率為60%左右,低于去同期畢業生的就業率。針對未就業的情況進行就業調查顯示,有70%的同學選擇“全職二戰考研”,剩下月30%的同學還在找工作。
對2017屆、2016屆臨床麻醉55名畢業生的“全職二戰考研”結果進行了調查。其中女生34名,占比例61.82%,男生21名,占比例38.18%,“全職二戰考研”的為52名同學,占比例94.55%,三戰的為3名同學,占比例為5.45%。對于“全職二戰考研”的態度,其中有48名同學認為是正確的選擇,占比例87.27%,有1名同學認為是錯誤的選擇,有6名同學認為不知如何判斷。其中有38名同學二次考研陳功,占比列為69.09%,只有1名同學是第三次考研成功,還有29.09%的同學沒有考研成功,學生選擇“全職二戰考研”的原因,有33人選擇是迫于就業壓力,占比例為60%,有39人認為是對研究生學歷的向往,占比例為70.9%,還有10人認為是親戚朋友的建議,占比列為18.18%。
二、影響學生“全職二戰考研”的主要原因
在對學生就業意向影響因素的調查顯示中,學生的就業情況深受醫療培養體制的改革,學院發展培養目標定位,還有學生本人愿望和家庭經濟情況各方面的影響。
(一)客觀原因。
首先,是醫療培養體系的改革。2014年2 月,國家衛生計生委正式啟動了 “5+3”為主要模式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臨床醫學生成長為合格醫生的必經途徑,對于完善我國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至關重要。”[1]但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卻對畢業生缺乏吸引力,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2018屆畢業生參加規培的人數不到10%。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規培期間的待遇較低,規培后工作不確定,導致學生參與規培經濟和時間成本增加;第二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期間可以規培,實現四證合一。所以,畢業生寧愿選擇全面“全職二戰考研”考研,也不愿意規培。
其次,是獨立學院的培養目標定位模糊。“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合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各種實踐應用型人才”,“在這個目標指引下,獨立學院各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應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動手能力培養為核心,‘學以致用、用以促學,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2]。目前,因為獨立學院主要依托于母體辦學,導致培養定位模糊,無法做到因人而異,差異辦學,從而導致獨立學院學生理論學習成績較差,掛科率高,又因一味追求考研,導致實習期間的臨床技能操作能力培養欠缺,所以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都偏低。
(二)主觀原因。
一是學生迫切想改變學歷的愿望。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對自己的學歷和學校出生都不太滿意,他們迫切地想要通過考研來改變自己的學歷和出生,從而讓自己在今后的就業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二是受學生良好的家庭經濟情況影響。從調查顯示,家庭經濟情況直接影響著是否選擇“全職二戰考研”。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畢業生,雖然在校成績優秀,考研成績也還可以,但是為了分擔家庭經濟壓力,基本上選擇先工作再考研。而家庭經濟調劑優渥的畢業生,雖然成績較差,考研分數集中在200分左右,還是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全職二戰考研”,而且家長也極力支持,他們普遍認為家庭不缺學生的一年的工資收入,但是必須得鼓勵學生的上進心和拼搏的決心。從獨立學院學生的整體情況來看,70%以上的學生家庭經濟情況都較為優渥。
三是學生缺乏下基層鍛煉吃苦的決心。根據學院臨床麻醉專業的培養計劃,學生見習、實習直接掛鉤三甲以上的醫院。在整個學業過程中,學生接受的是三甲醫院優越的地理位置、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學識淵博的指導教師,導致學生或隱或顯地將此標準作為他們今后的從醫條件。然而,作為地方獨立院校,學生的就業定位基本是縣級二甲以下的醫院,以服務地方基層醫療為基本任務。在學生看來,基層醫療環境較差,發展前景不樂觀,上升空間較小,所以寧愿選擇“全職二戰考研”以尋求突破,而不愿去基層鍛煉。
三、改善畢業生全職“全職二戰考研”考研局面的可行性對策分析針
第一,學院應明確獨立學院辦學定位,將培養實干型的醫務人才作為辦學目標,同時加大就業指導力度,了解學生培養定位。學生的就業指導課,因為是大一至大四每年都必需開設,根據不同年級的情況,對學生加以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鼓勵優秀的畢業生爭取考研成功,但也給學業普通的同學予以正確的職業規劃,正確面對學校的培養模式和培養定位,五要好高騖遠。。依托地方基層醫療,加大學生接觸了解基層醫療的機會,加強學生實習期間的管理,
第二,應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育奉獻精神。針對目前學生普遍不想下基層的情況,學院應從思想高度上加以宣傳,尤其要以黨員學生骨干起模范帶頭作用,尤其鼓勵當地學生回當地就業,報效家鄉醫療事業。
第三,國家也應該多多關注基層醫療與獨立學院之間的關系,加大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上升空間和途徑。大多數青年學生畢業都懷揣著較為美好的就業愿景,不愿意到基層醫療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擔憂基層醫療沒有學習的機會和上升的空間,所以國家也應該注意對基層醫療的資源投入和宣傳。
第四,做好校級家長溝通力度,做好畢業生情況分析。在畢業季來臨之前,學校與家長可以事先溝通,向家長介紹學校的培養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因人制宜,選擇適合學生的發展道路,不要錯失了畢業季較好的就業時間段,從而導致學生從慢就業到懶就業再到不就業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李秋燕?肖龍華?劉華林?劉利軍?李睿著,《對當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問題分析與思考》,《醫學教育與科研管理》,2016年第5期?
[2]賈亞朝?魏瑾?王昕著,《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方法研究》,《教育現代化》,2018年7月版?
[3]陶麗著:《關于獨立學院醫學生考研競爭力提升的對策研究——以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為例》,《考試周刊》,2018年10月30日?
[4]陳穎著:《淺析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大眾文藝》,2018年08月15日?
[5]徐輝?季誠鈞著:《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版?
注文:
1.李秋燕、肖龍華、劉華林、劉利軍、李睿著,《對當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問題分析與思考》,《醫學教育與科研管理》,2016年第5期,P374.
2.賈亞朝、魏瑾、王昕著,《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方法研究》,《教育現代化》,2018年7月版,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