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環
摘 要:為進一步加快供電企業公車改革,提高車輛使用效率,提出基于節約型理念的車輛管理模式改革。對此,首先對節約型理念的內涵進行深入的闡述和分析,以此為車輛管理模式改革提供理論依據;然后,就目前供電企業車輛管理模式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認為車輛使用浪費嚴重,信息化建設落后等,嚴重制約著公車管理改革;最后,結合節約型理念,就如何加強供電企業公車改革提出建議和參考意見。
關鍵詞:節約型理念;供電企業;公車改革;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2-0166-02
隨著我國“三公經費”改革的提出,作為“三公改革”重要組成部分的供電企業,如何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落實“三公經費”改革,成為本文探討的主要背景。但是長期以來,我國供電企業在車輛改革方面存在嚴重問題,如車輛浪費嚴重、閑置率較高等。因此,為進一步縮減供電企業的成本,提升供電企業工作效率,引入節約型理念,就供電企業如何加快車輛管理模式創新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節約型理念內涵
現代企業的發展,使得企業開始越來越注重成本管理和控制,以此不斷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對于供電企業來講,在現代管理理論下,是要融入節約型理念,并將其融入到企業的各個環節中。構建節約型的企業,不僅是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重點,也是企業內涵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供電企業公車改革來講,引入節約型的理念,及時要求供電企業在日常公車改革中,以成本控制理論和管理效率最大化作為基本的指導思想,通過在公車改革中運用各種手段,從而實現供電企業公車使用效率的最大化,降低企業成本。
二、創新供電企業車輛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對供電企業來講,隨著電力輸電網絡的不斷擴大,其涉及到的車輛使用數量也越來越多。同時,目前我國在大力推進的公車管理改革,也開始逐步要求供電企業要創新車輛管理模式,改變過去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供電企業來講,加快公車管理模式改革,主要具有以下幾點意義。
第一,通過創新供電企業車輛管理模式,可適應現代社會對企業發展的要求。作為國有企業,供電企業應該適應現代型公司發展的理念,從加強內部控制入手,從而為當前節約型的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二,有利于節約企業的成本。隨著國家逐步放開電力市場,電力市場的競爭將變得異常激烈。在激烈的電力市場中,供電企業要想站住腳,關鍵還是要依靠自身的管理模式創新。通過創新當前的管理模式,降低企業在日常中的經濟費用,提升車輛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避免在車輛管理中出現重復性的支出。
第三,可更好地促進供電企業在車輛資源方面的優化配置。對企業管理來講,采用科學的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滿足工作的要求,還可以避免車輛私用的現象。
三、當前形勢下供電企業車輛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科學、統籌的車輛使用調配方案
對供電企業來講,作為主要的服務企業,其電力服務水平的高低與后勤保障有著緊密的關系。比如,對于供電企業來講,電力故障報修問題需要工程人員能及時趕到故障現場,并及時對故障進行查找。這些高效率的工作,其實都離不開車輛方面的保障。同時,由于電力事故存在不可預測性,從而導致事故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一旦出現多種類型事故,車輛合理調配必然是保證電力服務的重點。
由此可以看出,加強對供電企業車輛的合理調配,對提高供電企業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但是部分供電企業在車輛使用方面中,沒有任何的調度方案,完全是依靠個人的安排,對供電企業內部的車輛進行管理。這種隨意性的管理,導致部分時候需要車輛進行搶修,但由于不能及時對車輛進行調度,導致電力投訴的案例很多。因此,從這個側面來講,加強制定科學的調配方案,成為提升供電企業車輛使用效率的重點。
2.車輛私用現象嚴重
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部門,公車私用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而公車私用的問題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以政府部門為例,以往每年公車費用超過萬億元。大量的公車費用,不僅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也成為老百姓關注的焦點。由此,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要加快公車改革,并將國有企業納入到改革范圍之內。供電企業作為國有企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車改革的重點。但是,長期以來,公車私用的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對電力車輛的管理,也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如部分辦事人員以辦公事為由,將公車用作私用,這種情況嚴重擾亂了對車輛的管理。因此,必須加強管控車輛,規避公車私用問題,實現管理上規范、高效、減負。
3.信息化建設落后
信息社會發展,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因此,信息化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一個標志。對于供電企業來講,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也需要構建信息系統的方式,來提升車輛管理的效率。但是,目前在供電企業來講,針對公車管理的信息化系統設計還非常少,大部分還停留在理論的研究中。同時,在實際的操作層面來講,還停留在手工備案記錄的階段。由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對車輛的管理。
四、加強車輛管理模式創新的策略
為進一步落實和加快公車管理模式創新,本著 “前端屬地化、后端集中化、低成本高效運營” 的工作思路,從車輛使用方案、服務意識、公車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構建,以此更好地加快供電企業的公車管理。
(一)合理優化車輛使用方案
對車輛管理人員來講,要提升供電企業車輛管理的水平,需要站在全單位的角度,結合當前的工作任務,對車輛進行統一安排、調度和統籌規劃,從而保證在不影響正常電力作業任務的情況下,提升對車輛管理的效率。同時,在加強統一規劃和統籌的前提下,也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古語有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構建規范化的車輛管理制度,是實現有效管理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杜絕公車私用的問題。如規定車輛的停放,任何時間段,一律停放在指定的位置,而對于一些特殊的情況,必須要經相關負責任審批方可。endprint
(二)加強對車輛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加強對車輛的集約化管理,重點還是需要構架信息化的管理平臺。而推行信息化的管理系統,這樣才可以提高供電企業車輛使用的透明度,更好地解決車輛信息和使用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時,在信息系統中,設定車輛使用審批流程,從而讓員工對公車的申請,通過網絡即可。而車輛管理部門只需要打開信息管理系統,即可知道公車的審批情況。另外,對于緊急情況下的車輛使用申請,則可以采用特殊的流程。由此,通過這種信息化的構建方式,大大提升了公車使用的透明度,也使得其更加規范。
(三)提高車輛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
對供電企業車輛管理人員來講,其崗位的特殊性使得其必須具備強烈的服務意識,這是加強管理模式創新的前提。因此,車輛管理人員首先要在思想意識上認識到加強供電企業車輛管理的重要性,嚴格按照崗位職責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范。其次,樹立服務意識。在工作中,要以滿足單位部門要求,以提升企業的服務水平作為主要的工作方向和落腳點,以解決多少電力故障作為對工作評價的最終導向。由此,只有這樣,才能讓車輛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同心,共同做好對電力客戶的維護和服務。
(四)加強對駕駛員考核培訓
在管理中,不能脫離對人的管理。加強對供電企業車輛駕駛員管理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管理方向。因此,對于供電企業來講,首先要加大對車輛駕駛工作人員的招聘和考核。通過嚴格招聘,提升駕駛員的水平,減少車輛使用過程中事故的發生,采集建立風險數據庫,通過語音方式警示駕駛員,打破傳統的駕駛員需要盯著顯示屏看才能知道警示信息。其次要加強道路安全風險管控工作,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努力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從源頭改善資本投入,實現成本減負。
(五)加強對車輛的維護和保養
在節約型意識下,車輛管理人員要牢固樹立節約的意識,加強對車輛的維修和保養,以此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因此,一方面車輛管理者要減少無效運轉,進而降低企業在油耗和運行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在減少運行材料上下功夫。油耗實行獎罰制度,平時提倡少開或不開空調。堅持憑 《維修申請單》 修車制度,按規定進行維修車輛,不得隨意增加維修項目。由此,通過這種方式,可更好地實現節能。
(六)加強對車輛的監督
除上述的管理措施以外,還必須要加強對車輛的監控。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要求,利用GPS導航對車輛實時運行軌跡進行監控,并動態記錄供電企業車輛報銷路橋費用的情況,以此防止在報銷中虛報的目的。同時,要做好對每一輛車用車的記錄。以實際應用為例,佛山供電局提出一站式的車輛安全風險監控精準管理系統,從而對車輛實時監控管理,道路風險提示,車輛鑰匙柜分配、取用、歸還以及報表統計智能化管理。如其中的監控功能中,可以對車輛實時位置、速度等狀態進行監控,可按時間進行車輛行駛軌跡查詢、軌跡回放,利于情況的分析,回放軌跡可打印輸出。由此,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做好對供電企業中的每一輛車輛進行信息化的監控,極大地防止公車私用等問題的發生,也最大限度地為企業節約了成本。
結語
總之,對于供電企業車輛管理來講,必須要認清節約型理念內涵,以及其在供電企業車輛管理中應用的價值和意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轉變對車輛管理的意識。今后,供電企業將探索更進一步的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如用手機APP實現用車申請審批、車輛和駕駛員同時調配、車輛駕駛員狀態顯示等,優化業務流程,提升管理效益,推進班組精益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