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要教育學生樹立大語文觀。”所以,光憑課堂教給機械的學習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抓住教材,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法指導
葉圣陶說過:“唯有特別注重方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句話足以證明學習方法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
學法指導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強調學法,實際上是要求我們在如何對待閱讀課的觀念上來一次改革,真正把學法指導恢復到它應有的地位,在課堂上要由過去的重教向重視學生的學傾斜,由過去教給學生某一方面的知識向培養其能力傾斜,由以往教學中注重教學結論的總結向優化教學過程傾斜,由死記硬背爭高分向靈活運用強素質傾斜。指導學法是一個大工程,學法也是一個大概念,它的效果顯現需要一定的周期,我們只有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能事半功倍。
《生命 生命》是四年級下冊第五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中,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體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并能獲得自身的情感體驗,實現與作者和文本的真實對話,充分理解作者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觀,并從中受到教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的含義。教學難點是: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關于作者對生命的一些理性思考,四年級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的難度。
基于以上的認識和理解,我在設計《生命 生命》這一課的教學時,就比較注重教給學生語文學習方法。運用這些學習方法來更好地理解文本內涵,就顯得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
1.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段落大意
在整體感知課文時,我讓學生找出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并引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來概括,通過學生的匯報回答,我一邊板書一邊趁機告訴學生并用PPT出示:把長課文讀短,把一段話讀短,短到用幾個字概括,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閱讀本領!
2.抓住關鍵詞體會句子的含義
在品讀、感悟這三個事例時,我先讓學生找出讓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具體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通過學生的匯報回答,我又相機告訴學生并用PPT出示: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句子的含義,這是一種很好的語文學習方法。
3.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
附課堂實錄:
(PPT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師:用“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價值”,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的人除了杏林子之外,還有很多,孩子們,你們知道嗎?
生1:雷鋒。
生2:張海迪。
生3:王二小。
生4:保爾、霍金。
生5:賴寧。
生6:董存瑞、邱少云……
師:老師也帶來了一組了不起的人物,他們身殘志不殘的事跡感染了很多人,瞧!(出示邰麗華、劉偉、張海迪、海倫·凱勒圖片,師簡單介紹)他們用殘缺的身體創造出四肢健全的人無法完成的奇跡,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體現了無限的價值。學到這里,你對生命又有了怎樣的理解?帶著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再讀這句話。(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呢?(鼓勵學生結合實際談體會)誰來第一個說一說?
生:好好學習,努力取得進步!
師:你是一個愛學習、有上進心的孩子!祝你成功!
生:我要多幫助別人,多做好人好事。
師:你很有愛心,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努力去做吧!孩子,你真棒!
生:在家里多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聽父母的話,不惹他們生氣。
師:你是一個很有孝心的孩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爸爸媽媽會因你而自豪!
生:我要珍惜時間,多讀一些好書。
師:你說得太對了!我們都要向你學習!“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要多從書中汲取知識,汲取營養,汲取正能量!送給她掌聲!
生:我要努力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做一個文明、規范的小學生。
師:“好習慣,益終生”,你能聽進去別人的勸告,還能下決心改正,真是了不起!老師佩服你!和你握握手!向你學習!
……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了這個句子的深刻含義,這也是語文學習中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PPT出示)
語文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應不斷地向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經常指導學生進行學法遷移,使他們會學。“教是為了不教。”教法應成為學法的示范,讓學生會學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