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容
摘要:數學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門主要科目,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很重視學生數學的學習。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數學在升學中占比較大,二是因為數學多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數學知識,更是學生思維的鍛煉和發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數學課上教師的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以此培養創新型人。因此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改進和創新教學手段。下面是我就如何創新數學課堂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創新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進行,初中數學教學逐漸修改了以往的一些“難”、“繁”、“偏”、“舊”的內容,并引入了一些更加貼近現實生活的例子。除此之外,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更加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情感價值觀放在了首位,致力于將應試教育轉變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很長時間以來,大多數學校的教學都以提高升學率為主要目的,教師的教學任務也都大多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分數,只注重單一知識的傳授和解題技巧的訓練,反而忽視了更重要的學生思維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從而造成了學生的知識增長與社會發展不同步和高分低能等現象。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課堂不能再延續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不能還是一昧的被動接受知識,而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從而更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
一、課前精心準備
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老師的主場,因此如何讓課堂的40分鐘變得更加有意義,讓學生更多的接受知識是每一個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讓數學教師成為一個成功的數學教學者,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是很重要的。
1、做好課前準備。熟悉課本是每一位教師都要做到的,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上課前要仔細鉆研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一般來說,作為一名教師,備課是不可少的。在備課過程中,老師不僅要思考如何講好教材,并且要學會利用好教材,站在學生的角度研究學生,教學并不是一個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過程,而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要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著力思考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的走向。
2、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當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時,這種興趣將會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他會認真獲取數學知識、主動探索數學問題。現如今,多媒體技術廣泛運用,小學數學課堂也離不開現代教學技術,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眼光,而且能夠更加形象地將抽象的知識展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如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可以首先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龜兔賽跑》視頻,烏龜圍繞長10米寬4米的長方形泳池跑,兔子圍繞邊長10米的正方形泳池跑,但他們卻同時到達終點。最好的問題是算誰跑得路程長。這里的路程問題便是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通過多媒體的使用,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周長的含義,更好的分析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種形象并且活潑的方式,不僅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和諧愉快,更容易鍛煉學生的是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
二、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協助學生學習,只有主體充分發揮作用,數學學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直線的知識時,可以先讓學生說出生活中所看到的直線圖形例子,讓學生發揮想象暢所欲言,有的學生舉的例子可能會涉及到射線和線段等,這時便可以趁熱打鐵,訓練學生的幾何語言和識圖能力,帶領學生準確區別直線、射線、線段等幾何圖形,并且可以在課上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這三種圖形,進而研究出其性質。
學生的自主探究離不開實踐操作。在成人看來很簡單的動手操作,卻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例如,在教學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時,若直接告訴學生圓的側面積等于底面周長乘高,學生肯定認為抽象,難以理解。這時便可讓學生動手操作。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將長方形的紙卷成首尾相接的形狀,這時的形狀便是圓柱形。由此便可看到圓柱上下底面圓的周長便是原來長方形的長,而圓柱的高便是長方形的寬。在此,便可引導學生,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求的呢?因此學生便很好地理解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這類的動手操作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夠是讓學生印象深刻的學到知識。并且更進一步地開拓學生的思路,教師這種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
總之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就必須創新課堂,老師需要提前為課堂做好準備,設計好講課思路,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更好的鍛煉到自己的思維能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能讓課堂更加活躍,讓學生不會感到枯燥無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自主探究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一定不能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 高洪妍.構建高效課堂 提高教學質量——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散文百家(下),2016.
[2] 蔣明玉.探尋圖形中的隱含條件.讀寫算(小學中年級版),20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