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團
摘 要 巫術活動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的儀式,而在一群人參與的儀式活動中會產生出多種感情,這些感情可以歸結為儀式感。從美學方面來說儀式感中包含著一種審美情感,本文嘗試結合巫術活動產生的儀式感來探討該情感中蘊含的審美情感,并從巫術儀式的外部事物結構(儀式的現場布置、人員的服飾裝飾、參與的人數)和人員內在心理結構兩方面來探討形成審美情感的原因。
關鍵詞 巫術儀式 儀式感 審美情感 審美情感形成原因
中圖分類號:J709 文獻標識碼:A
1巫術儀式和儀式感
關于儀式的起源,它最早來源于“巫術活動”。巫術活動的通常形式是巫師利用某種技術化的手段并通過繁瑣的儀式行為將神秘力量與人的現實生活發生聯系,使得人們相信儀式行為的神秘力量,以及對他們生活的巨大影響。而普通的儀式是每個人幾乎都會經歷的,而每一個人之所以要經歷儀式,決定因素不只是他本人年齡和生理的變化,而且是在他生命過程的不同階段上,生育、家庭、宗族等社會制度對他地位的規定和角色的認可,比如出生儀式,成人儀式,結婚儀式等,這和巫術儀式有著很大的不用,巫術儀式帶有神秘性,有一定的操作規范,以及很強的功利性,普通儀式則是為了紀念,或者說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期望,更多的包含著愿望和某一階段的完成。
2儀式感中的審美情感
在審美經驗中涉及的情感大體上有二種,一是被誤當作事物的情感性質的知覺情感,二是組成審美經驗的諸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達到一種自由和諧的狀態時達到的審美愉悅,即審美情感,這是一種知覺中的情感。知覺情感是伴隨著知覺活動直接產生的,而且總是被主體看作是知覺對象的一種客觀性質。一般而言我們談到的審美情感是第二種,即外部事物與內在心理達到和諧自由的狀態。
審美情感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是精神上的無限快感,是個體到達自由自在的狀態。巫術儀式進行過程中,因為儀式是一種特定的活動,不是日常不管哪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參加或者舉辦的,具有稀缺和罕見性,因此每個人對于巫術儀式從內心上就會具有一種尊敬感,而巫術儀式也就具有了莊嚴莊重的特征了。在巫術儀式進行過程中個人將很久以來積累的情感、對人生的迷茫、對周圍事物的困惑、對生存的擔憂、對自然的恐懼等各種情感完全釋放出來,在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適合釋放情感的場所,情感在符合當時人們價值觀的場域下會被完全釋放出來。在原始初民看來,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個人具有各種的戒律、不安和約束,生活中隨時隨地無時不有規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個人情感的壓抑,而巫術儀式是平時不能做的事情不能說的話不能吃的東西,在儀式上都可以做可以吃可以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宣泄的欲望,也從另一個方面給人們提供了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機會,人們會抓住這個機會,盡情釋放自己的情感。在釋放情感的過程中形成了審美的情感,因為自身精神得到了極大的愉悅,原始初民們在儀式中體驗到了自己的才能和力量,見到人的生活目的和理想實現或將要實現,從而熱愛生活、熱愛人生,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因為巫術儀式的目的就是要去實現理想和愿望,在他們看來,只有通過儀式才能達成愿望,他們認為儀式是無所不能的,只要自己去祈求,便會有結果。當自己的愿望和情感在儀式上表達出來時,并且自己認為很有可能成功,從而不必再去擔憂生存和生活,這時就會在精神上感到一種自由、舒暢和愉悅,這是人感受到美的事物時所必然產生的情感。
3儀式中審美情感產生的原因
格式塔藝術心理學代表人物阿恩海姆(ArnheimRudolf)在解釋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的力的本質時指出:“一顆貝殼或是一片樹葉的形狀呈現在我們眼前時,它就把生長這棵樹的全部生長力的活動展現在我們眼前了。大海的波浪,星球的球形輪廓,人體的復雜輪廓線,這一切都反映了那些創造這些形狀的力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可以把事物和人體看作是一種‘活動……它不僅向我們顯示了那促使它們成長和促使它們的機能日漸成熟的力,而且向我們展示了那些干擾它們的成長活動的力。”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學實驗是說外部事物和我們自身內在都存在各種不同的力場,當外部事物的力的結構呈現在我們眼前時,它們就通過視覺神經系統傳到了大腦皮層區域,并在我們的大腦皮層區域形成一種力場,使這個力場的結構與外部事物的力的結構達到相互吻合和契合,也就是同形同構。阿恩海姆的理論還向我們說明了人的情感生活實際上也有力的結構,這種力的結構會伴隨著我們的興奮程度而有所不同,而這種興奮是各種心理要素,比如意志、思想、想象等充分活動起來之后達到的一種興奮狀態,這種興奮狀態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力的結構。
4總結
內在心理結構與外部事物結構上的同形或契合,是人類積千百萬年的社會實踐活動之后獲得的一種能力,它雖然是無意識的,而且有一定的生理基礎,但如果沒有想象和意志的參與,就不能達到美感上的契合,而只能是生物性的。巫術儀式正是具備了這一特性,將外在環境同人們的內在心理結合起來,從而產生審美的感受,這種審美的感受已不是單純地去欣賞周圍環境的布置,自己的裝飾,而是更深一層面的,對生活、對自然、對人生的感受。
參考文獻
[1]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65+71.
[2] (德)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