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瑩
摘要:中醫作為一門古老的傳統醫學,承載了祖祖輩輩的中國人民同疾病相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通過長期的理論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醫療理論體系,為解決疑難雜癥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對策,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西醫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中,并在不足百年的時間里在我國扎根并得到不斷發展,兩種醫學體系各有優劣,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種體系都是以救死扶傷為根本目的。
關鍵詞:中醫;西醫;優點;缺點
一、前言
現階段我國的醫療體系中有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兩種,傳統醫學多是指中醫療法,而現代醫學則多是指西醫療法,部分人認為兩種醫學體系不能在我國共存,這是沒有清楚地認識到中醫和西醫各自的優缺點,未能實現二者之間的取長補短,通力合作,無論是中醫療法還是西醫療法都是能解除人類病苦的醫學,中醫作為國粹,作為一種傳承,讓它繼續發揚光大,而西醫作為一種新生命,則讓它繼續開花結果。
二、中醫與西醫的現狀
1、中醫現狀。近年來,我國的傳統醫學的發展相較較為緩慢,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醫抱有懷疑態度,甚至還有人產生了中醫無用的觀念,更有一些思想激進的人大肆宣揚中醫師偽科學,要廢棄中醫療法,當然,這些想法都是荒謬的,作為凝結了我國寶貴精華的中醫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無數輝煌的成就,但如今的中醫的發展確實步入瓶頸,如何更好地發揮中醫的長處,成為現在中醫從業者需思考的問題[1]。
2、西醫現狀。現代醫學重在看病,以消除致病因素為主要治療手段。西醫一般是通過化驗等手段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可借助儀器對人體內各種生物指標的數量和大小有較為清晰準確的把握,而這種直觀又準確的方式易被病患接受,同時,西醫講究對癥下藥,治療周期遠短于中醫,因而這也成為現在病患多選擇西醫療法的主要原因。
三、中醫與西醫的優缺點
1、中醫治療中的優點。
第一,整體論。在整體論的指導下,中醫學將人體看成一個完整統一、和諧發展、有規律可循、可認識的整體,同時中醫也認為四時氣候、地土方宜、周圍環境等因素對人體的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既強調人體內部的統一性,又重視機體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季節、晝夜、地理環境對人體的影響都要考慮在內,而這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思想,這種思想始終貫穿于中醫治療的各個領域,而中醫學秉持的整體論觀點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義序模式的需求[2]。
第二,辨證論治。中醫學在診治過程中常使用辨證論治的方法,該方式是在中醫學基本理論指導下,通過病人的臨床表現來辨別病癥的性質,再根據辨別結果確定治療方法,中醫學認為人體發病時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而發病后病患表現出的臨床癥狀都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其他臨床癥狀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各種臨床癥狀的發生都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一個有其發生、發展的內在統一體。
2、中醫治療中的不足。
第一,創新性不足。中醫是傳承了多年的一種醫學體系,在理論與方法中的創新性不足,這主要是因為中醫的理論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與主觀性,且許多理論是通過取類比象的形象思維方法、司外揣內的觀察方法和陰陽五行的方法建立起來的,而正是這些方法造成了理論和方法的模糊性和主觀性也具備了多重假說的性質。
第二,封閉性較強。中醫學具備封閉性、保守性的特點,很少積極主動地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習慣從固有的認識中尋求答案,依賴古賢或是權威的學說,而這種特點大大影響了醫者的進取心,難以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使得中醫學發展緩慢。
3、西醫治療的優點。西醫學多采用分析歸納法及科學的觀察和精確的實驗的研究方法來了解人體內部構造,因此,在該方法的指導下,大量現代科學技術及理念被應用在西醫學中,使西醫學在近百年來得到迅速發展。另外,西醫學注重分析局部病理組織細胞的改變,借助現代儀器的觀察和測定細微而準確,治療手段多先進而科學[3]。
4、西醫治療的不足。
第一,忽視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西醫學多在還原論的指導下開展治療,因而從根本上忽視了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僅僅機械的從最微細的水平上研究人體的結構與功能,在相當一部分的復雜疾病上體現了其局限性,如在研究高血壓發生的原因過程中,由于其影響因素太多,根本無法將其還原成單一因素進行研究,從而極易引發醫療事故。
第二,忽視人的整體性。西醫在治療過程中主張見病不見人,而忽略了人的整體性和特異性。西醫多利用設備觀察生理生化指標檢測,從數據中按照統一標準對癥下藥,僅僅落腳于病癥的普遍性而忽視了個體的特殊性,同時也忽視了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聯系,不注重人的精神、心理因素對疾病所產生的影響,這在現代醫學模式下凸顯出越來越多的不足[4]。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醫的發展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可追尋,在漫長的發展中取得了無數令人稱贊的成就,近年來,中醫的發展雖進入瓶頸期,但其在治療方面的優勢不容忽視,因此中醫學也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向順應時代潮流的方向發展,西醫雖是現在主要的治療方式,在極大的便利了病患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隱患,因而中醫與西醫各有其優缺點,二者互補短長才能推動我國醫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溫維,張梅奎.中醫發展困境及對策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4,02:65-67.
[2] 李峰,郭艷幸,何清湖.中國傳統文化現狀與中醫發展策略[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05:1499-1501.
[3] 危北海.創新理論,提高療效——發揮中西醫結合醫學的優勢[J].北京中醫藥,2016,25(12):723-727.
[4] 常虹,趙青樹.從中西醫的優勢和差異探索中西醫結合的發展方向[J].內蒙古中醫藥,2003,23(2):3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