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婧嚴
摘要:金融知識的學習對于家庭資產結構認知意義重大。文章首先介紹了金融知識的基本概述,接著介紹了家庭資產結構的基本概述,最后分析了金融知識的學習與家庭資產結構認知的基本關系。
關鍵詞:金融知識 學習 家庭資產結構 認知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金融業的發展也變得勢如破竹。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庭或者是個人開始選擇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進行金融知識的學習。很顯然,金融知識的掌握量與家庭資產結構的認知存在著正相關的聯系。掌握越多的金融知識,家庭資產結構的認知和安排才越來越合理。因此,金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技能。
一、金融知識的基本概述
金融知識囊括的內容十分廣泛,既包括有一些基本簡單的金融常識,也同樣具有一些專業的金融概念和對金融產品的認識和理解。換言之,一個人具備的金融知識的多少直接關系著其是否會使用相應的金融知識處理各種實際的金融問題,并對一些經濟行為進行正確且行之有效的判斷和預估。而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家庭成員具備金融知識的高低與其是否能夠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種有效經濟資源解決各種經濟問題成正比。一般情況下,金融知識越豐富的家庭,所在家庭的資產結構也相應的更加具有合理性和長遠性。
同樣,具有豐富金融知識的家庭往往投資的金融產品具有更強的多樣性,家庭金融所承擔的風險也相應被降至最低。金融知識對于一個家庭經濟行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的各種經濟行為都在相應金融知識的指導下方能最終完成。因此,學習金融知識是每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基本意識,不管你是否從事金融行業,對于一個人知識涵養的提升是百益而無一害的。
二、家庭資產結構的基本概述
家庭資產結構是一個家庭各種資產情況的分配比例情況,家庭資產結構的種類品種繁多,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在我國,家庭資產結構遠比那些發達國家要單一許多。根據我的調查,在我國,大部分家庭的資產結構投資都較大程度的傾向于房產購置。同時,由于受到各種傳統投資心理的影響和制約,人們在進行資產投資的過程中大都十分保守和墨守成規,他們普遍認為投資固定資產的風險相對較小,因此不愿意將家庭資產的投資觸角伸向流動性較強的資產。同時,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家庭的負債水平相對較低,這也從一定層面上反映出我國家庭對于投資的片面認識和我國金融服務行業的相對滯后性。此外,在我國家庭資產結構的另外一大局限性在于大部分家庭的跟風投資現象盛行。不少的家庭對于金融知識的學習十分有限,對于金融知識的認識更是一知半解,他們抱著“半罐水響叮當”的態度盲從的進行金融投資,對于社會上追捧的金融產品顯得熱情度極高,在分配自己家庭資產的過程中完全不從實際出發,而是人云亦云的跟風操作。這種不具有前瞻性和大局性的投資行為的后果可想而知。因此,不少的中國家庭在跟風投資的過程中最終變得血本無歸,教訓發人深省。在我國家庭中,資產結構的來源大都由工資收入、經營收入和財產收入(股票或房租等)等幾部分構成。而這幾部分固定的收入來源也是一個家庭能夠用于進行資產分配和投資的主要源頭。
近年來,我國家庭資產結構的變化也越來越明顯,雖然說金融資產、住房資產和工商業資產仍然是資產結構表中的“三大熱門”,但是其三者之間所占的比例正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慢慢的變化。以往始終高居榜首的住房資產漸漸褪去了鋒芒,而金融資產的發展勢頭卻是一年比一年更盛。而工商業資產的份額相對較為穩定,但是也在不溫不火的狀態下持續增長。總而言之,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民金融素質的普遍提升,家庭的資產結構和投資雖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仍然很遠,但是其也在不斷健全和不斷完善的發展之路上,發展形勢也算是令人欣喜。同時,由于國家各種金融類大政方針的實施和推行,國民對于資產的認識和投資也顯得相對越來越理性,雖然盲從投資的現象仍然十分多見,但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雖然是“道路艱險”,但是“前途”無疑是光明且值得期待的。
三、金融知識的學習與家庭資產結構認知的基本關系
一個人是否具備相應的金融知識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高素質的基本評判標準。就算你從事的工作與金融行業差之千里,但是這也同樣不能成為你不學習金融知識的美好借口。金融知識看上去高深莫測,其實早已經滲透進入了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如果家庭成員普遍具備一定量金融知識的話,那么對于家庭資產結構的認知也具有較強的清晰度和明晰性。縱觀現今社會上家庭投資理財狀況好的家庭,其家庭成員的金融知識必然十分在行。因此,不管是否是真正的金融專業人員,但是必要金融知識的掌握仍然十分必要的,在金融知識的引導之下,家庭資產結構的認知必然會變得更加正確且專業。
四、結語
金融知識的學習與家庭資產結構認知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作為一個現代人,不斷的學習和吸取最新的金融知識早已經變得不再“稀奇”,每個人都應該結合自身和自己家庭的實際需求不斷的更新自己的金融專業知識體系,力求在專業的范圍下合理的支配家庭資產,讓家庭投資保持最大收益。
參考文獻:
[1]吳雨,彭嫦燕,尹志超.金融知識、財富積累和家庭資產結構[J].當代經濟科學,2016,(04).
(作者單位: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