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敖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發生了較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此能夠看出有關于我國食品安全法律的規制還并未完善。本文對我國視頻呢安全法律規制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應嚴格責任、加強監管以及加大刑罰等完善建議。
關鍵詞:食品安全 法律規制 食品質量
當前我國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囊括了食品監管的各個重要方面,在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有了處理的依據。雖然我國食品安全法律規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現階段的實施狀況還是不盡人意。
一、我國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現狀
(一)食品安全的法律理念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食品安全法律規制已經不能夠滿足食品安全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還尚未建立對食品安全全過程進行預防和控制的科學理念,現在實施的法律規制,通常都是用過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對其進行處理,還不屬于公共安全的范疇。以“食品安全”理念為基礎的食品安全法律規制還尚未完善,因此,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之后,一般都是在事后對其進行糾正,在產生具有危害性的結果以后,相關部門以發布行政命令的方式進行解決,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資源,造成社會效益低下的后果。因此有關食品風險分析技術、檢測技術以及食品安全應急事故處理等方面都對現有的法律規制提出了了新的要求。
(二)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的新通行和完整性較為欠缺
目前我國實行的食品安全法律規制都是建立在食品質量和食品衛生的基礎上,是對單個要素進行管理,食品安全監管的全過程以及其他主要方面并沒有被涵蓋。食品安全指的是從天地到餐桌的全過程都應該是安全的,但是目前相關法律規制只規定了食品生產和經營環節的安全,并未將養殖、種植以及存儲環節中與食品相關的添加劑等涵蓋在內。對于這些方面,法律規制中的規定較為松散,不僅有交叉,還存在部分忙點,為執法造成了阻礙,并且各項法律規制之間尚未統一,一種行為可以通過很多條不同的法律來進行判定,因此會出現處理結果相差加大的情況。
(三)法律責任重規定的處罰較輕導致威懾力不夠
在1995年頒布的《食品衛生法》中對食品安全的規定為,情節較為嚴重的僅僅只基于警告,若出現情節比較嚴重的或者是特別嚴重的也只是基于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因此在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時候,大多通過罰款的方式進行處罰,而在交過罰款之后,不安全的食品依然會被生產出來。因此生產不安全食品的違法成本較低,久而久之,違法者就會愈發猖狂,在無形中也增加了社會成本。導致現有食品安全法律規制難以實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相關配套法律的缺失。
二、我國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的完善建議
(一)嚴格食品安全所涉產品責任
1995年,歐盟頒布了《產品責任令》,其中規定消費者不需要證明自己的疏忽就能夠因為產品存在缺陷而尋求賠償,這就是嚴格產品責任,美國的產品責任法能夠對絕大多數因為食源性疾病所引起的案件進行責任的判定,其規定了消費者能夠在何種狀況之下從具有產品缺陷的食品中獲得賠償,并且每個州的法律都對賠償的范圍和性質進行了不同的規定,這也能夠被看作是嚴格食品責任。如果某家企業經法律判定之后,認為其所生產的食品導致消費者患病,那么根據產品責任法,該家企業需要對原告進行經濟賠償,其中也包含了懲罰性賠償,并且企業還應負擔原告的律師費以及訴訟費等,這同樣也是嚴格產品責任的表現。因此我國在對食品安全法律規制進行完善時,也應嚴格產品責任,可以在《食品安全基本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進行集中體現,通過這樣的方式對食品安全責任進行強化,并提升食品安全的水平。
(二)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機制
首先應該加強食品安全市場準入機制,前移食品安全管理關口,使食品安全準入的標準得以提升。其次應該嚴格遵守國家相關制度,嚴格審批食品生產企業的經營許可證,監督食品企業按照食品生產加工的安全標準體系進行生產,對于無法達到生產條件和安全標準的食品企業,應吊銷其營業執照。再次,應構建食品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環節的承諾、追溯和召回機制,這項制度能夠幫助缺陷食品的回收,減少流入市場的缺陷食品對消費者造成的損害。最后,應大力構建食品安全公共實驗室和食品安全預警制度,并對相關責任人實施責任追查機制。
(三)加大刑罰力度
通過西方發達國家的法律來看,對于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和商家的處罰都十分嚴苛。例如,美國有意向法律規定,主要制造和銷售假貨,不管涉案金額大小,都屬于違法的范疇,應處以25萬美元以上100萬美元以下的罰款,并且還將面臨五年以上的監禁,若涉案人員有前科,那么罰款金額將達到500萬美元以上。這樣的刑罰方式促使食品生產者不敢制假售假。我國在對食品安全法律規制進行完善時,應該對發達國家的嚴懲措施進行借鑒。有的學者提出,在處罰制造和銷售有毒食品的人員時,不管其涉案數量多少,都應該將其移送至司法機關進行刑事責任的追究,并且沒收其全部財產,使其失去從頭來過的經濟基礎。還可以借鑒肇事逃逸之后不能夠再開車的法規,使制假售假人員終身不能涉足食品行業。人身刑罰和財產刑罰一同執行,能夠促使從事食品生產的企業和人員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般注重食品安全。除此之外,執法人員還應端正認識,不應過于看重財產處罰,應該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三、結語
綜上,我國現階段應該從嚴格食品安全所涉產品責任、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機制以及加大刑罰力度三個方面來對食品安全法律規制進行完善,使我國現代化的社會治理理念得以實現。堅持統一政府的宏觀治理和食品企業的微觀治理。在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的完善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大對食品安全犯罪行為的刑罰力度,使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威懾力,在最大程度上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以此保障我國群眾的食品安全以及生命財產利益。
參考文獻:
[1]張瑩,徐云帆.我國食品安全生產法律規制研究——以食品添加劑法律規制為例[J].中國檢察官,2016,(11).
[2]王洪婧,張建華,王薇,王樹華,呂軍.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法律規制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5,(11).
[3]胡君玖,劉燕.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思考[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4]張甲娜,肖楠,衛樂樂.論我國食品安全犯罪法律規制的不足與完善[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5]劉暢.風險社會下我國食品安全規制的困境與完善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