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麗松
摘要:只有打造一個充滿朝氣的班集體,才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領導者,要實現以上目標,需要班主任完善班級管理工作。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無形中給班級的日常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因此要想做好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首先應該從班主任自身出發,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學習更多的管理技巧,這樣既能保護孩子們的天性,也能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更好的班級環境,讓他們能夠更好的學習成長。本文從小學班主任工作出發進行了以下討論。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工作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責。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在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長的階段,教師更應該扮演心理塑造者的角色,能夠深入了解班級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的加以疏導。只有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創造良好的班級環境,為學生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真正讓他們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有所收獲。
一、全面的了解學生
做好班級管理的前提是準確了解學生,了解他們基本的性格特質,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了解他們心中的困惑。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對癥下藥”。具體來說班主任應該注意觀察學生在課上的表現,借此來了解他們的性格。在此基礎上,再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如果學生內向膽小,那么班主任就應該多給他一些鼓勵,鼓勵他們課上積極回答問題,課下積極參與到游戲之中,這能夠幫助這部分膽小內向的同學更好的融入班集體。有的同學性格外向,較為活潑,在課上經常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過去很多班主任為了維護課堂秩序一味的采用“約束”的方式管理這部分學生。卻使這部分學生產生了逆反心理,今后對這類學生的管理應該由“約束”變為“引導”。用一種平等的態度去教給他們道理,讓他們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改正自己的缺點。對于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班主任應該用一種嚴肅的態度來觸動學生們的內心,從“心”出發展開工作。讓他們學會對自我反思,這便是他們自我改變的起點。
二、做好與家長的溝通
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還需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得到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班主任應該重視這方面的工作,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對本班學生進行家訪。對他們的基本家庭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調查,告訴學生家長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在與學生監護人交流的過程中也能夠對學生在家的情況有一個準確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教給學生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方法,也有利于營造出更加和諧、穩定的親子關系。老師與家長一同努力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困惑,讓他們健康成長。
此外,定期召開家長會也是一個與家長溝通的好方法。要通過召開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闡明,過去棍棒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代表的只是過去,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對孩子嚴格要求的同時要做好與孩子的溝通,應該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
三、抓住時機,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由于身體或者是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導致個別學生掌握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成績一直難有提升,這些學生的心理和其他學生相比更加的脆弱敏感,需要班主任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懷。其實學困生身上也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就是老師改變他們的起點。所以班主任應該善于去發現這類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它是在消極因素的掩蓋之下而存在的。比如某次考試之后,個別學困生的成績有所上升,那么老師就應該適時的對其進行表揚,借此來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此外拋開學習,班主任也應該關注到他們其他的優點,比如樂于助人、熱愛勞動等等。發現他們身上的這類不穩定的積極因素并且進行表揚,能夠對其做到強化。站在學困生的角度來說,他們也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也渴望進步。因此提高對這類學生的關注程度,也是在滿足他們內心的訴求。
四、重視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班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心理快速成熟的階段,更應該在這一時期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傳統的班級德育教育主要是依靠召開班會的形式來完成的,形式較為枯燥,很多學生都對其較為反感。所以針對德育教育,班主任應該創新出新的教學方法。首先在面對學生時應該注意以身作則,時刻維護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培養起高尚的情操,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其次要真正用愛心關注學生,切實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以及思想上的困惑。
五、結語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只有做好班級管理才能夠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但因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眼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小學階段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所以如何結合這部分工作的性質,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來提高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就成了小學班主任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上文結合筆者的經驗,對這類問題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對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所幫助。
(作者單位:大慶市祥閣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