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政+++張頡+++王瑞環+++顧欣
【摘要】當前形勢下,高校工科女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女大學生為例,運用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和走訪談話等方法,針對高校工科的畢業女大學生開展調查,對女大學生就業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工科女生 就業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001-02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大學生就業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形勢也日漸嚴峻,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雙向選擇、自由擇業”的就業機制。高校工科女生作為就業群體中的一部分,就業現狀更是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1.就業現狀
根據中國教育統計網數據顯示,從1999年高校擴招開始,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加,2016年全國應屆畢業生人數增加到765萬,2017年全國應屆畢業生人數將會達到795萬,普通高校工科類女生的人數以每年1%的速率增長,其絕對數量上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工科女大學生就業壓力要遠大于非工科女大學生,因此關注工科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意義重大。
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為例,對2013級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調查。截至當年4月底,回收的600份調查問卷(其中男生300份,女生300份),調查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女生就業現狀如圖1所示。
表1 2013級男女畢業生就業情況表
調查結果顯示,同一時間女畢業生就業率明顯低于男畢業生,參加招聘會的次數比男生多,工資待遇和與專業對口率也低于男生。其中,女畢業生已經簽訂工作占39.7%,考研占29.9%,未找到工作占23.8%,考公務員占6.6%。考研女生為暫時避免找工作和提高學歷更好找工作高達69.8%。
結果表明,工科女畢業生就業相對于男生比較困難,如何提高女生的就業率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2.原因分析
根據調查,認為影響工科女生就業的有性別、實踐能力等因素,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出,很多工科女生認為影響其就業的因素是性別,其次是動手能力和學校背景。根據調查結果和文獻研究,影響工科女生就業的原因如下:
2.1用人單位招聘傾向于男生
用人單位的招聘崗位性質因素。工科大學生畢業應聘的對口單位大多為企業,其中較多的是一些生產企業、施工企業、工礦企業等。這些企業具有工作強度大、危險程度高、經常加班、出差等特性,而且很多崗位員工都需要在車間、開采現場、建筑工地等一線場所工作。女生在一線場所存在增加住宿經費、生活不便等因素。因此,用人單位更傾向于招聘男生。
相同條件下培養女大學生的成本高。一般來說,用人單位培養新員工2至3年后才能成熟,這時女本科生大多22歲,多數接下來需要結婚生育,而孕期、產褥期、哺乳期基本需要2年,女生婚后難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企業將女員工的經期、孕期、產褥期、哺乳期等“四期”視為增加的企業成本的主要問題。從公司利益方面考慮,培養成本高也成為女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女大學生相對于男生普遍抗壓能力較低。工科女生可以勝任初始工作崗位,但是,隨著工作的深入和職位的變化,企業對女生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相比于男生,她們在工作中出現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抗壓能力不夠等現象較高。通過調查發現女生的抗壓能力、創新性等相較于男生低,所以企業更愿意要男生。
2.2女畢業生自身條件制約
客觀認識不足。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擇業觀,盲目找工作,沒有正確看待和男生找工作有區別問題。數據表明,70%以上的工科女生在找工作時候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擇業觀,80%以上工科女生并未做職業規劃,如圖3所示。
求職主動性不高。調查中發現,很多女生找工作只參加學校招聘會,沒有“跑出去”參加其他學校或者人才市場的招聘。由于學校本身以工科專業為主,來校招聘的多為偏向于工科的施工企業,因此那些可以接受文秘、辦公室等工作的女畢業生受限較多。
實踐能力相對不強。工科專業對口的企業對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等要求都較高,在招聘中把實際操作能力列為招聘對象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女大學生在校期間多注重書本知識,學習成績相對較好。但是涉及到實際動手操作,很多女生望而卻步。所以,動手能力的欠缺成為制約工科女生就業的一大瓶頸。
3.應對措施
3.1學校開展針對性的教育
開設針對于女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培訓。通過開設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課、定期邀請成功女性做報告等形式,幫助工科女生了解就業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能,較為全面地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并使她們對從事工科類工作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組織針對于女畢業生的專場招聘會。邀請偏向于文秘、前臺、銷售、教師以及行政人員等崗位的用人單位來校招聘,舉辦專場招聘會,給予女畢業生更多就業機會。南開大學就開展過這樣的專場招聘會,女生享有優先入場權利,招聘會分兩個半場,上半場只允許女生持學生證進入現場。
通過校企合作給予工科女大學生更多實踐機會。加強校企合作,幫助工科女大學生積累實踐經驗,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可以讓有意愿的女大學生在寒暑假去公司實習,提前了解行業的工作內容,有利于選擇合適自己的工作,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3.2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工科女生要在思想觀念上做出轉變,認清自身的優點和缺點,以及與男生比較的優勢。通過對比畢業學姐就業情況、查看大量就業信息等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從而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通過參加多種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增長見識、拓寬眼界、了解社會,從而來提升心理素質和業務能力。
提高就業主動性。要主動“跑出去”,有針對性的去參加其他文科高校招聘會、社會招聘等,多關注同類型專業學校的就業信息網。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主動聯系有意向招聘單位人事部門,盡量推銷自己。
4.結語
工科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其個人職業發展,更關系到該群體的未來動向以及社會的穩定。工科女大學生就業難已是不爭的事實,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社會、學校和女大學生共同努力,找到合理有效的就業機制,實現企業和工科女大學生雙贏。
參考文獻:
[1]田淑梅.女大學生就業弱勢的現狀及成因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28):15-17.
[2]鄭瓊梅.“職業刻板印象”與理工科女大學生就業難原因探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61-64.
[3]范結兵.理工科女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0(57):201-202.
[4]段磊.工科女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J].人民論壇,2014(17):155-157.
[5]孔德惠.當前理工科女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29(z1):232-233.
作者簡介:
陳章政(1986年9月-),男,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學生工作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