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甲波
基于互動理論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探析
佘甲波
近年來,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發(fā)展,英語口語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應試教育及實際有效的口語教學方法的缺乏,使得大多數(shù)的高中生口語水平普遍較差。而互動學習能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降低學生的焦慮感、促進學生主動交流溝通,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互動理來論指導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是非常有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互動理論 高中英語 口語教學
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發(fā)展,對人們英語交際能力和英語口語能力的要求會變得越來越高。 然而在當前的中學英語教學中,語法、閱讀、詞匯永遠是教師教學的重點。特別是高中階段,在 “題海戰(zhàn)”中老師為了學生能“聽懂”,漢語講解占了很大比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機會也非常有限。眾所周知,高中時期是一個重要的鞏固英語基礎、提高英語能力的時期。因此,在高中時期找到有效的方法來提高英語口語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互動理論就被廣泛的應用于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研究表明:交互理論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互動理論是指導高中英語教學的一種基本的教學方式。Gass & Mackey 在其《第二語言習得的語言學視角》中描述了語言學習者的進步是感知世界——參與互動——得到反饋——語言輸出這樣一個過程。互動理論的主要功能有構建、推理、選擇和組合。例如:當教師把 Spring Festival 的這個主題引入課堂,并通過PPT或者多媒體給學生呈現(xiàn)了春節(jié)的語境。學生就應該在互動理論的驅動下迅速在頭腦里構建出一副關于主題的情景,并思考一些可以描述情景的語篇,比如:春節(jié)的習俗。為了表達流利,更好地和老師互動,學生還應該預知更多的細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按照邏輯順序來記憶、處理各種信息。最重要的是,互動理論是確保學生在英語口語交流中始終充滿自信的有效手段。
高中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認真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找到根本原因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關鍵所在。
(一)高中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師由于高考壓力、課時緊張等原因忽視了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學生由于缺乏信心、缺少語境、害怕出錯等原因而不敢開口,從而造成了很多學生的“啞巴英語” 現(xiàn)象;還有一些條件好的學校,學生過分依賴外教,認為只要上了外教的口語課就能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1、教師忽視了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
一方面,由于現(xiàn)在高考(除過英語相關主業(yè)),英語考試中沒有英語口語的測試,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英語語言學習及口語表達環(huán)境,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和學生認為練習英語口語是浪費時間。因此,教師經(jīng)常把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Speaking”給省略了。除此之外,學生總是只重視語法、閱讀、詞匯,這也導致了即使有些老師布置了口語練習,學生往往也是敷衍了事。正是由于學生缺少練習口語的時間、機會、語境,導致了高中生普遍英語口語水平低下的窘境。而單純的英語早讀,對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作用甚微。
2、過分依賴外教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目前在一些條件好的高中,紛紛聘請一些外教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在外教的課堂上,學生能夠通過模仿來感受純正的英語,但是很多外教并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因此他們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停留在基本的語法、句子結構和一些日常用語。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英語口語課變成了簡單化、愉悅化的“游戲課”。眾所周知,英語口語課應該強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不是學習語言知識。所以,過分地依賴外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低的問題。
(二)原因分析
人們普遍認為高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低得主要原因是:學生對英語口語不感興趣,學生對英語口語有一種畏懼感。實際上,這些都只是表面現(xiàn)象。互動理論教學方式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學生缺乏豐富的互動情境、豐富的語言信息和充足的表達方式。
1、語言信息不足
語言信息包括詞匯、短語、背景等,他們是英語口語的基礎。很多學生存在詞匯量不足、語法不牢、閱讀量少、背景知識積累較少的現(xiàn)象。這種缺失就會導致學生不能夠流利的用英語表達。因此學生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總之,互動學習和語言信息同等重要。一個是手段,一個是內(nèi)容,二者相輔相成。
2、應試教育的壓力
由于高考沒有口語測試,因此導致了教師忽視了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而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講解高考模擬試卷上。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在功利性的驅使下,口語教學環(huán)節(jié)就被 “省略”了。
教學無定式,將互動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很多教育專家都認為,基于互動理論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會對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具體應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一)設計問題
在口語課前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歸納問題。通過精心設計的有關課程元素的問題,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二)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基于互動理論英語口語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征。通過案例教學來幫助學生吸收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專業(y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討論、思考來判斷正誤,而不是早早給出一個結論來影響學生的探索。
(三)多元性思維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在討論甚至是爭辯中解決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多元性思維,另一方面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促進學生更多地去說。
(一)教師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必須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機會,同時幫助他們構建更多的語境
1、建立民主的課堂氣氛
民主的課堂氣氛可以降低學生的緊張感,鼓勵他們與同學交流,表達自己真正觀點。而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英語口語課的順利進行。
2、提供精心設計的互動問題
互動問題可以讓學生與學習互相合作。而在一定程度上,合作學習將會使學生對知識有更全面的了解,更能鼓勵學生用正確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3、使用多媒體
使用多媒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是一種節(jié)省時間的高效的教學方法。例如,當談到東西方之間的差異,老師可以很容易地選擇兩張關于東方和西方圖片,并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給學生,然后學生通過觀看兩張圖片表達自己的觀點、探索新的單詞。因此,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準確性。
(二)對學生的要求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
1、培養(yǎng)興趣和信心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興趣,糾正學生只重視語法、詞匯、寫作的錯誤觀點。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的信心,鼓勵學生不要害怕犯錯,教師應多使用激勵和表揚。
2、關注英語口語
學生應該關注英語口語,采取各種措施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在口語表達中,學生可以通過平時閱讀的積累為自己提供口語表達的語言背景和語言知識,從而實現(xiàn)對特定主題“有話可說” 。
從傳統(tǒng)上講,語言能力分為四個基本技能:聽、說、讀、寫。英語口語表達是一項重要的技能,然而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無法用英語流利表達的現(xiàn)狀。基于此,本文簡要闡述了互動理論的定義,分析了當前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互動理論英語口語教學的探析,筆者認為合理應用這一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1] Gass,S.M. & Mackey, A.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7.
[2]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3]馬海英.互動理論與英語閱讀[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3).
(作者單位:陜西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佘甲波(1979-),陜西安康人,陜西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