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薺萱
淺談TPR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舒薺萱
TPR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應法)的創始人是美國加州的心理學和統計學教授James Asher,目的是減少語言學習中的心理壓力,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輕松自然的教學環境。該方法認為成功的外語習得和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有相似之處。兒童學習母語時,最初是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指令,并作出相應的反映。如“jump”和“open the door”。小孩學會說話之前,先明白了父母的語言指令。我們在學習母語的時候,首先學會了理解,然后學會表達。學習第二語言的語法結構和詞匯也可通過熟練運用老師的指令來掌握,而該指令是在不斷重復強化刺激的反映下完成。
TPR教學法 英語 教學方法
(一)心理學理論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James Asher認為,成年人成功的第二語言學習與小孩習得母語的過程相似,小孩習得一門語言多是通過不斷觀察及模仿大人的行為和指令,而做出相應的練習來逐步理解和掌握相關母語。那么,成年人習得另一門語言,也可通過小孩對母語習得的方式來進行。
(二)學習理論
TPR教學法的的核心是通過自然的或理解性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主張先理解后開口。TPR教學法主張采用不同的語言教學形式:(1)在語言學習中,先理解后輸出。(2)通過理解,掌握說的能力。(3)在語言輸入過程中,通過不斷地聽,可獲得其他相關技能。(4)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少指責批評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地學習環境,并不斷強化正確的動作指令,幫助學生在TPR教學法中更加愉快的習得另一門語言。
(一)以“聽—做”為主要教學形式
TPR教學法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教師首先發出指令,做出相應動作反映,并讓學生一起跟著做動作,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在指令與動作進行的同時,不斷理解該指令與該動作之間存在的關系,并逐步在聽得相關指令后,做出相應正確的動作。以此來達到TPR教學的目的。接著,可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例如,兩個學生為一組,一名學生發出英語指令,另一名學生則做出相應指令對應的動作。
(二)以祈使句為主來發出行為指令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采用指令型的語句。學生根據指令命令,來做出相應的反應。在持續的強化訓練后,習得新詞匯。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向對方發出指令,以此來實現學生對英語詞匯及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在愉快輕松地環境下,有效的習得另一門語言。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及師生關系,也可因此得以更加親密。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不僅可以有效的緩解課堂壓力,更能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更快更好的習得英語。
(三)強調包容學生所犯的知識錯誤
在過去的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立即糾正,采用零容忍態度。學生在課上變的更加小心翼翼,不斷滋長的消極負面的學習情緒占領著整個課堂。如:焦慮,不安,緊張等。但現在,運用TPR教學方法,主張強調包容學生所犯的英語知識錯誤,可以糾正一切較大的錯誤,但糾正的時候,應當采用幽默或輕松的方法,不使學生感到壓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無壓力,無負擔的語言學習環境。
(一)行為刺激反應教學法
老師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行為展示,也就是說用自己的肢體行為動作來解釋不斷發出的英語指令,例如“close the box,open the book,open your mouth,jump,sit down”,教師在發出這些指令的同時,也身體力行的為學生做出正確示范。學生們在觀察老師發出的指令和行為動作中,通過模仿和練習,重復相應的動作。這就是TPR在英語教學中的演示教學法。學生通過行為刺激反應,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一門語言。
(二)趣味活動教學法
TPR英語教學法中,教師可通過進行一些小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提問“Can you describe those things on table by using your behaviors?”,學生通過一邊比劃或者進行動作模仿,一邊猜測,直到學生猜對為止。在猜測和行為動作的比劃過程中,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得以強化和訓練,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游戲環節中,習得了新的語言知識。再比如,教師在教授某個動物的英語詞匯時,可通過模范相關動物的叫聲或動作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理解教師所發出的信號來習得新的動物的英語詞匯。長此以往,學生在英語課堂的積極性會不斷地得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不斷增強,師生互動的關系更加親密,師生之間更加信賴彼此,英語教學效果得以不斷提升。
從整體來說,TPR教學法靈活性很強,同時,也可以配合著其他的教學方法,能動有效的發揮TPR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不斷為學生創造更加優越的教學條件和環境,減少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焦慮,緊張,害怕,沒有自信心等負面消極的情感,增加學生愉快,輕松的積極情感因素。使得學生在TPR教學法的引導下,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使英語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
[1]馬俊明,等.英語教師的藝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2]盛炎.語言教學原理[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3]章兼中.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M].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1983.
(作者單位:內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