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榕
狠抓思想政治教育 努力做好學生引導
張 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的成長伴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正值青年時期的大學生,怎么幫助他們把握自己,成為輔導員的重要任務。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變得現實、復雜,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一線人員——輔導員帶來新的困惑和挑戰。高校輔導員要盡快轉變觀念,迅速建立與之適應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圓滿完成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時期 高校輔導員 思想政治教育 案例
黨的十八大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科建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新目標、新內容與新要求,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加之高校是培養各類專業人才的基地,也是作為青年成為國家棟梁的搖籃。在我擔任輔導員工作以來,與學生們打交道的日日夜夜里,發生了很多事情。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關系最為緊密、了解學生最多的是我們這些輔導員,對高校學生健全品格的形成、正確人生觀的確立的也是我們輔導員,所以,輔導員工作則是高校的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感覺責任重大,如何更好地與他們交流溝通,幫助他們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以下將以案例的形式,做出今后工作中的一些反思。
我所帶的班級中有個F同學。一直是關注的重點對象,該生有些與眾不同,在大考前易過分緊張,在四級考試前,2016年 11月13日晚上11點左右經樓管老師電話反映,F同學在宿舍六樓暖氣片上站著行為比較危險,后樓管老師將其勸回宿舍,得知此事之后,當晚讓同宿舍的同學立即與F同學進行溝通了解,且第二天將F同學約至辦公室進行談話 ,并及時跟其家長告知此情況,讓家長也多關注該生近況。
F同學,2014年 9 月進入我院,我擔任他的輔導員。新生報到那天,我就注意到這個有些木訥的同學,他好像對周圍的環境感到無所適從,起初我只是以為他只是對于剛剛脫離父母,對于大學新生活的一種不安和不適應,想著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及與同學的交往過后,他就能逐漸獨立,積極融入新集體、新生活。但是隨后我發現,事情并沒有如我想象的那樣。F同學在進入新學期出現了很嚴重的不適反應,在新生進行的心理測評,分數高達400分,此情況也及時跟心理素質拓展中心的輔導老師溝通。
在宿舍時,經常會不顧其他同學大聲說話,情緒表現非常激動。在上課期間有聽不懂的時候,自己發脾氣說過激的言語。多種情況導致該生表現出焦慮的心理狀況。隨后我了解情況之后,便立即帶其去心理素質拓展中心進行疏導并與其家長面對面溝通,這才了解到該生在高中時就有過數次現象,并于高考失利后家長帶其去過西京醫院進行過為期七天的心理治療后有所好轉,家長認為孩子在大一入學前的生活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并未及時告知該生的情況。
在進一步溝通后,我發現該生因家人平時照顧太多有過多依賴家人的情況,作為男生有些怯懦,遇事不太會與人溝通處理,宣泄情緒的方法大多為生悶氣或者獨自一人冷靜,缺乏與人溝通傾訴,有時也會由于情緒發泄不當,對他人造成影響。
經過與家長的詳細溝通,跟家長溝通后,建議日后生活方面多給予F同學自己鍛煉成長的機會,多勸導學生主動與家人傾訴學習或生活的煩惱,并與心理素質拓展中心老師溝通,讓F同學定期進行疏導,F同學通過跟心理咨詢老師第一次交談后感覺良好,表示日后會不時去找心理咨詢老師溝通。經過一學年的調整和引導,F同學已經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F同學是典型的90后孩子,作為家中獨子,自然會受到家庭各方面的關心和關愛,出現了我們所常說的父母溺愛,這會造成孩子對于自身建設的不足,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當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的時候,就會變得無法承受,導致在脫離家庭的環境的情況下,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以及和他人相處的問題。作為輔導員,怎么去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同時認識與周圍人的關系,就成為輔導員工作中的重要一項。
作為承擔引導大學生的輔導員老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同學。不光要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更多的還是要關注他們精神家園的建設。否則,一個連自己學生情況都不了解的輔導員老師,怎么能擔當的起引導學生正確面對人生中的困難與挫折的這重要使命和責任。同時,當我們能夠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給予關心和引導,不僅要做良師更要做益友,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陪伴他們,教學相長。那么也就不會出現學生對于老師不信任以及老師對于學生不了解的情況。
通過在與學生的教育工作和反思中,我也逐漸體會到,要做好好大學生輔導員的工作,在教育過程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學生,想學生之所想,了解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思想。
作為學生,大學生承擔著對于自己學業的責任;作為子女,大學生承擔著對于家庭的責任;作為公民,大學生承擔著對于社會以及國家的責任。我們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要在對于學生問題上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雖然學生數量多,出現的問題也多種多樣。但是只要學生出現問題,有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得挺身而出,不忽視每位同學。以充分的工作熱情和愛心對待每一位同學,讓同學們能夠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得以充分發展。
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我們要進行積極心理疏導,積極聯系心理咨詢老師,從專業角度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同時及時要與家長溝通,詳細了解在家的情況,加強學校與家庭雙方互動,積極反饋學生在校情況,讓家長對于孩子的情況能夠充分了解,幫助學生建立自主自立的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上能夠妥善處理各種問題。
當然,在需要共同解決問題的時候,也不能只憑借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懂得和同學合作共同來解決問題,培養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共同努力,共同發展,有利于加強班級凝聚力,也能幫助一些不太能融入集體生活的同學積極適應。同時也可以促進師生感情。
輔導員在日常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要秉持平等的觀念,一視同仁。針對不善與人交往的學生,讓他們消除人際交往障礙,發掘優點,通過組織活動,適當轉移情感困惑。在班級和學院舉行各種活動時,和同學一起積極鼓勵他們參加。對于他們的努力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正向強化,從一點一滴的小成功中,逐漸樹立起自信自強的觀念。
我認為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要做好自身,從小事去影響每位同學,絕不能空談大道理,否則將會適得其反。
[1]黃蓉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林兆其.高等教育學[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張榕(1987-),女,漢族,研究生,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輔導員,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