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坤
摘 要:《游戲動作虛擬項目實訓》作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項目制整合課程改革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干課程之一。區別于傳統游戲教學模式,以原創虛擬項目為主題,通過討論交流與分析美術風格、角色等特征等對游戲動作進行創作設計。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創作能力并快速適應項目制作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虛擬項目;課程改革;游戲動作
中圖分類號:TP391.9-4;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0-0205-01
一、適應行業發展,以項目為定位,快速融入崗位
在游戲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為了讓學生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與以往獨立角色分析設計動作不同,游戲動作虛擬項目實訓是以項目整合課程中的虛擬項目為框架,教授學生從項目源頭了解分析整體風格、角色特征,并按相關要求項目要求進行規范化制作的動畫實訓,使學生在初入工作崗位中,有更快的分析、設計與制作的能力,從而快速的進入生產狀態,適應行業發展。
二、原創虛擬項目實踐與教學研究
(一)交流討論:分組原創,積極探討
《游戲動作虛擬項目實訓》作為項目整合制課程中的一環,以小組形式進行原創游戲策劃及環節相應分工,在游戲策劃環節小組共同參與貢獻自己的創意性想法,綜合衡定策劃方案,在此之中讓小組成員都能清楚了解自己所需要制作游戲的整體美術風格、確定運用的游戲引擎、項目的制作規范等相關信息。通過小組人員一起交流討論,讓學生對作品獻言獻策,提高制作積極性和作品歸屬感。
(二)協作溝通:相互溝通,配合環節任務
集體項目中,環節間的溝通尤為重要。區別于單一動作制作,自己隨心所欲發揮,在虛擬項目所有游戲動作都是需要根據最終策劃時的各種設計而進行針對性的制作,因此在制作動畫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策劃主創人員的意圖和需要做成的效果,只有在項目規范要求中發揮自己的設計和創意才是有效的制作,否則做出再好的動畫對于參與項目來說都是偏題資源,所以在制作和設計的前期就需要與原畫和模型制作環節進行溝通,讓前期環節能清楚知道動畫方面需要相互配合的各種規則和要求。在環節溝通配合中,學生能更深入體會制作中各環節配合的重要性,減少環節與環節在后續制作中產生的各種麻煩。
(三)自主學習:資料收集,深入觀察
游戲動作離不開自主學習,在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并與策劃相關人員相互溝通讓學生清楚了動畫的要求后,就需要去思考如何設計符合策劃要求的動作,這個階段資料的搜集必不可少,讓學生快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種參考資料,這些資料包括視頻、圖片、動態圖片、相關類型游戲等。讓學生深入觀察從需求素材中提取自己所需元素也是十分必要。如果要做出真實合理的作品,就需要在平時積累素材,認真研究,拍下一些相關影像和照片,也需對他人優秀的制作作品和游戲動作進行深入觀察和學習。通過搜集素材和深入觀察,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多從中學習優秀動畫師的制作經驗和技巧,從而結合自己制作方式使其能為我所用。
(四)表演:分析角色,表演設計
迪士尼九老之一的米爾·特科爾(Milt Kahl)從來不用真人拍攝做為動畫表演參考,但是他用了35年時間研究真人動作,然后說:“OK,我終于明白怎么回事了,我能畫出來。”而在一般動畫師眼中卻只看到表面現象:“大師都不用真人表演參考,我們也不用。”但是他們忽略了大師研究真人表演35年這一事實①。作為動畫師,除了資料收集與觀察分析外,對動作進行表演和設計也是制作動作時的一個重要過程,往往在動畫制作中學生們也最容易忽視這個環節。沒有可靠的分析,沒有運動的體會,很難做出令人信服的合理動作,即使這個動作晃眼看上去還行,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運動本身存在著各種問題。游戲動作中對姿勢的調整是一個重難點,在沒有表演體會下單純的模仿或僅憑想象制作動作中的姿勢,總讓人感覺形似神缺,同時在動作節奏中也會發現缺少自我表演的動畫節奏在制作中會比有表演過的同學把握得慢些。引導學生大膽表演拍攝,讓自我深入角色,感知運動的每個關節,反復在表演中分析,在分析下進行藝術的再設計,從而達到自己所需要的效果。表演法讓學生“變成”角色,通過換位的方式讓手中動作變得更加靈動。
三、虛擬項目實訓與教學意義
老師最重要的責任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將知識看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②。在項目制整合課程改革中,通過團隊合作原創項目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打開思維創作。在動作實訓上與其他各環節相互溝通協作,在策劃范圍內最大限度發揮所長,把前期學習到的知識在各環節課程中有機的串聯,從部分融入整體再從整體分流到環節,使得所學知識與技術在虛擬項目中靈活運用。總結制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經驗與技巧。對快速銜接真實游戲項目生產有著重要意義。
注釋:
①薛燕平.羞澀的舞者—動畫表演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
②賈否.動畫概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