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杜文清+郭一磊
摘 要: 校園文化品牌建設要求有科學的運行機制及有效策略。本文以當代校園文化品牌建設面臨的問題為背景,以中國藥科大學“遠志”綜合素質提升計劃項目為例,探討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運行機制、建設原則、建設路徑及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的載體培育。
關鍵詞: 校園文化 統一協調 制度建設
校園文化品牌,是將校園文化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無形轉變為品牌建設的有形。要建設一流的大學,就必須注重校園文化品牌培育,打造專有的無可替代的校園文化品牌。在新時期新階段,培育校園文化品牌對于加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一、校園文化品牌培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現階段面臨很多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與考驗,研究如何建設校園文化、培育品牌對于加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在教育變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目前,學者們主要集中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培育機制進行探討。理論上,研究者們認為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具有育人功能、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調試功能,提出其價值理念和價值目標。在實踐層面,學者們提出要建設有特色、有內涵、有品位的校園文化,提高校園文化在功能上的感染力、吸引力、影響力,推進校園文化科學持續發展[2]。
現階段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培育機制研究存在以下問題:(1)研究者們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培育機制并未做出明確說明,存在模糊感,培育機制不明。(2)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且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均不夠深入和全面。(3)研究缺乏創新性,存在大多研究思路一致、內容重復率高、理論研究缺乏創新點、操作性對策研究明顯匱乏等問題,降低了研究成果的實踐指導意義。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培育機制還有待我們進行深入和系統研究。
二、中國藥科大學“遠志”綜合素質提升計劃項目進展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致力品牌活動培育,建立了“遠志”計劃。運用日日跑、月月讀、勤公益、精專業、踐于行的“五合一”模式,培養學生誠實、認真、勤奮的“三個素質”,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表達交流的“三個能力”和責任心、好奇心、進取心的“三顆心”,始終遵循“強體魄、習素養、樹目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為青年學子搭建一個融自我教育、朋輩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合力的培育機制。在將近兩年的探索中,遠志計劃積累了經驗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該項目專業設置針對性強,人才培養定位目標明確,現已發展成中國藥科大學傳播最廣、影響力最大、參與度極高的品牌培育機制之一,也逐漸在各大高校、著名藥企傳播開來。
三、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運行機制
1.科學的組織領導機制。高校的領導作為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領導層和決策者,對于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品牌的建設離不開科學的組織領導機制。同時,領導機制的科學化是保障和促進其他各方面體制科學化的關鍵。因此,科學的組織領導機制對于校園文化品牌的建設至關重要。
2.有效的物質保障機制。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品牌應該建立有效的物質保障機制,并將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用以確保校園文化品牌項目活動的順利開展。還要積極調動社會資源,可以讓同學們通過企業的實習,參加一些專業性強的競賽,給同學們更多的發展平臺和機會,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3.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對校園文化品牌項目中的各個部門的實際情況經行評價,獎勵表現優異的個人及部門,對于表現欠佳者,也要有所處罰并幫助其積極改正。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是建立優秀的校園文化品牌的關鍵,要突出側重性、堅持分類考核。注重全面性,視角寬泛多維,使綜合考評結果運用更加有效。
4.有效的導向激勵機制。校園文化品牌項目建設過程中要求對于學校本身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有評估,舉辦契合本校文化的校園文化活動。
5.推動運行的動力機制。校園文化品牌項目的活動要滿足學生的需求,它的外在形式、內在內容都應該包含對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內容。激勵學生把個人目標的實現和校園文化品牌的積極性的發揮觸合在一起,形成校園文化品牌發展的巨大推動力[3]。
6.統一協調的運行機制。校園文化品牌的構成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各種資源之間的有效調度,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統一協調的運行機制可以保證校園文化品牌各個部分平穩有效地運行,是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中央樞紐,是以上五個部分的重要保障。
四、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培育的方略
1.當下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培育機制的發展趨勢。(1)主導性與多元化相互促進,要求我們建設校園文化項目時不拘泥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配合的模式。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積極開發其他教學模式,保證教學模式的主導性與多元化相互促進。(2)科學化與人文化有機統一,校園文化品牌的建設要求科學的制度建設和人文化的管理有機統一,給學生和老師創造有著科學的運行機制領導及充滿人文關懷的環境。(3)本土化與國際化趨勢并存,在保留自身特長的條件下,可以借鑒國外高校的一些經驗,在本土化與國際化并存的趨勢下,培養符合中西方雙標準的高素質人才。(4)個性化與全員化雙向互動。要發揮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團隊中發揮自身特長,更好地服務于團隊。
2.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原則。資源多元整合原則,要對已有資源合理利用,整合不是簡單的拼合,是對已有資源進行合理的調整。實現資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注重價值追求原則,要求在校園文化品牌項目中,社會教育、老師教育和朋輩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符合時代潮流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自主性與社會化協同,學校要建設屬于自己的校園文化品牌,有自己的鮮明特色。要被社會廣泛接納,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主導性與多樣性協同,校園文化品牌項目,要求在老師的引導下,更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發揮主人翁意識積極開展多樣化形式的活動。endprint
3.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的載體培育要求。(1)管理載體增強校園文化建設品牌的實效性,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的載體培育要求該載體擁有良好的實效性,該載體的主題思想符合當今時代的主流思想,該載體的內在內容符合社會的內在需要。(2)傳媒載體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品牌的便捷性,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的載體培育要求該載體與學生老師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更易于引導學生樹立符合時代潮流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3)實踐載體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品牌的自覺內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的載體培育要求該載體擁有該學校鮮明的特色,貼合學校的精神環境,符合學校的文化氛圍,可以根據學校的特色,培育出帶著鮮明學校標記的高素質人才。
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品牌性校園文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們堅定信念,樹立理想,凈化心靈,升華思想。校園文化品牌項目的建設首先要認清現階段校園文化品牌培育工作所面臨的挑戰,且其良好運行一定要保證有科學的運行機制和有效的方法策略,結合學校的特點,形成帶有學校鮮明旗幟的校園文化品牌項目,這樣才能在文化大繁榮的時代里,保持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侯旻翡.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培育的實踐與思考——基于藝術類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特色品牌培育的個案分析[J].延邊黨校學報,2013(2).
[2]侯旻翡.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培育探究——以廣東省高校校固文化活動優秀品牌為例[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3(3).
[3]文薪燚.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及其實現路徑[J].傳承,2013(11).
基金項目:“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品牌培育機制研究——以中國藥科大學‘遠志綜合素質提升計劃為例”項目,為中國藥科大學藥學基地科研訓練及科研能力提高項目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Project for the R&D of Novel Drugs, 項目批準號: J1310032,資助類型: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National Found for Fostering Talents of Basic Science(NFFTBS)江蘇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Top-notch Academic Programs Projec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TAPP)。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