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要: 在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必須發揮教育教學職能和情報職能,才能在大時代背景下立于不敗之地,發揮促進文化交流、知識傳遞、整合信息資源等作用,為高校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做出貢獻。本文從圖書館的性質、職能演變過程及當前發展情況,結合高校實際,對高校圖書館教育教學服務職能的發揮進行研究。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 教育教學 服務職能
高校圖書館是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并提供利用科學、文化、教育和科研的教學輔助機構。如今,時代的發展決定了信息的重要性,對于圖書館而言,重要的是跟上時代,創造性地面對整個時代快速傳遞和更新的信息資源。只有不斷轉變和創新圖書館的職能,才能夠更好地服務大眾。高校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一直幫助許許多多渴望獲取更多知識的學子實現理想,高校圖書館在傳播文明的同時,也向學生傳遞各類信息,包括商業工作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科研信息等一些常識性的信息和針對性的專業信息,在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樹立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理想信念,以及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等方面發揮了作用。因此,在信息化時代,研究思考如何發揮出高校圖書館的教育教學服務職能是很有必要的。
一、圖書館的職能
1.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職能。
圖書館的產生,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需要。因為有了圖書館這一機構,人類的社會實踐取得的經驗、文化、知識、科研成果得以系統保存流傳下來,成為今天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2.開展社會教育的職能。
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空氣繁榮,對工人的要求的越來越高,需要工人具備更多的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圖書館真正走進平民大眾當中,提高了平民百姓整體教育水平和素質,承擔起了培養群眾科學文化知識的任務。隨著時代的變遷,圖書館成為推進教育發展、終身教育的重要樞紐,擔負起了更多的教育和服務職能。
3.傳遞科學情報的職能。
傳遞情報信息是現代圖書館的一個重要作用。圖書館保存了多個世紀的先賢、才人、大儒的畢生研究,是全人類的重要財富。圖書館豐富、系統、全面的圖書信息資源,成為圖書館推動科學情報傳遞工作的物質條件。在信息社會,圖書館的科學情報功能得到加強,使大眾更加便捷地獲取儲存信息。
4.開發智力資源的職能。
圖書館收藏的圖書資料是人類長期積累的一種智力資源,承載著先賢、學者的思想精華,圖書館對這些資源進行加工、分類、處理、整合,構建一整套系統的資源體系,同時圖書館將這些圖書資料,文獻資料等提供給大眾,促進知識的傳播,間接創造更好的知識,更高的科研水平。換而言之,圖書館承擔著培養人才的職能。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教育機構,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還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文化娛樂功能。
二、信息化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現狀
在信息化時代,圖書館面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挑戰,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發展,各種網絡電子圖書廣泛推行,使得一直以紙張式傳播的圖書受到很大的沖擊,雖然部分人仍然支持使用紙質版的圖書,但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人們更多追求的是高效、便捷且隨時隨地地進行閱讀。大學生成長在網絡空前繁榮的今天,更愿意從網絡獲取信息,當現代化信息服務機構全面進入圖書館領域,商家開始與圖書館爭奪讀者資源,圖書館面臨新的改革。高校圖書館必須與時代接軌,在利用具有固定讀者群、服務本地化的優勢利用信息咨詢服務、數據的整合、個性化的服務吸引大學生讀者。圖書館不能只作為為商家提供資源的“中介”,而是要與時俱進,結合信息時代的特點和當代大學生的需求,為大學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才能更有效地實現教育和服務的職能。
三、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對策建議
1.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加強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整體化建設。
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高等教育的國家之一,圖書館作為教學輔助單位,為進一步發揮其服務職能,對于圖書館整體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國家只有依靠各高校圖書館整體化的資源整合共建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校圖書關館的教育服務職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此外,除了整合國內高校圖書館實現共建共享外,還要加強國際性的交流和文獻傳遞功能,真正實現全球范圍文獻資料的共享。高校要建設符合時代特征的網絡型圖書館,在做好傳統印刷文獻查閱的同時,還要加大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的建設和現代通訊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
2.全面深入開展“文獻檢索”課程教育。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技能型課程,實用性強,是根據學習和工作的需要獲取文獻的過程。文獻是指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章和圖書或者某一科有關的重要圖書資料,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文獻檢索更多的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對高校而言,文獻檢索課程開設的意義重大,它是一門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研究、掌握和更新知識的工具性使用課程。高校很多學生不會使用圖書館的電子信息檢索資源,高校應把文獻檢索課程作為大一新生的必修課程,讓學生通過學習信息檢索掌握利用檢索工作從文獻資料中取得知識情報的方法。信息檢索課程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完整,從理論基礎知識到檢索工具的使用,幫助學生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信息檢索課程要與專業課程教學有效結合,有效幫助學生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解決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3.積極開展各類活動,營造良好的教育人文氛圍。
濃郁的大學人文氛圍,對于教書育人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效果顯著,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促使學生樹立完整三觀、弘揚人文精神。高校圖書作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代表著一個學校的文化底蘊,是教育教學發展進步的標志。高校圖書館要積極變革,改變服務內容和方式,比如,可以針對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圖書展覽、閱讀比賽、讀書日等活動,寓教于樂;定期聘請專家進行有關圖書館各類資源使用方面的講座,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參考咨詢服務,讓圖書館成為高校校園文化的載體,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
四、結語
信息時代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教育教學服務職能的有效發揮,需要國家、社會及高校等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要為圖書館營造良好的氛圍,給高校圖書館教育服務職能發揮的空間,另一方面要積極促進改革創新,跟上時代要求,不斷更新換代的信息交流方式,與世界接軌。高校圖書館如何更有效地發揮自身職能,如何為學校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如何與時俱進、加強管理和服務創新,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發展與改革的重點。
參考文獻:
[1]王新梅.學校圖書館與教育教學改革[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2(3).
[2]王梅英.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的教育作用[J].濮陽教育學院學報,2013(4).
[3]盧翔.對高校圖書館有效發揮教育教學服務職能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5(12).
[4]劉曉佳.高校圖書館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企業導報,2015(15).
[5]折振琴.高校圖書館強化閱讀推廣服務人才培養的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25).
基金項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課題“‘互聯網+圖書館移動信息對高校教學的服務研究”(項目編號:JGJX2017D335)階段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