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廣西宜州市實驗高中 廣西宜州 546307)
談新課程高中體育教學的德育滲透①
李科
(廣西宜州市實驗高中 廣西宜州 546307)
高中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通過教育教學過程來實現。目前廣大高中學生的家長普遍存在著一種思想傾向,就是重視智育,忽視德育,輕視體育。高中體育教學以“健康第一”為指導,以育人為宗旨,面向二十一世紀,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能、方法,而且還要增強學生的體質,使高中體育課真正成為德育具體化、形象化的實踐課。
新課程 高中體育 德育教育
為培養二十一世紀新型人才,在新課程改革中,高中體育通常以“健康第一”為指導,以育人為宗旨,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促進身心發展為著眼點,在教學過程中與德育、智育、美育相結合,體育教師通過體育課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尤其是把健康與學習、工作和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養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通過體育鍛煉發展他們的個性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以及樂觀向上、勇于戰勝困難的精神,正確對待個人的成敗,勝不驕、敗不餒,在整個過程中真正讓高中體育課成為德育教育的具體化、形象化的實踐課。那么如何讓高中體育課真正成為思想品德具體化、形象化的實踐課,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新課改中應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引領作用
新課程改革中,不僅注重教師的教法,而且還注重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因此要求體育教師在灌輸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應起到表率作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本人應該首先做到,通過教師的身體力行去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典范,這樣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在體育課中更具有說服力。
1.1 體育教師的外表。體育教師通常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陽光而富有朝氣,無論是衣著和體型都很得體、帥氣,從而可以感染學生,以此給學生一種親和力,并且樹立學生的良好審美觀。
1.2 體育教師的語言。高中體育教師無論是上課還是課后都要文明用語,平時上課專業術語簡單明了、邏輯性強,避免一些低級乏味的語言,通過教師的語言來影響和感染學生,使他們養成講文明的好習慣。
1.3 體育教師的態度。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尊重學生,對體育后進生要耐心指導幫助,絕對不能用譏諷的語言挖苦他們、刺激他們,更不能體罰他們;對體育優等生,我們在表揚的同時不袒護他們的缺點,從而教會學生如何待人接物。
2 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性格特征,作為一名高中體育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情況,比如學生的家庭教育程度、學生的思想狀況等等,針對學生這些特點,采用必要措施,因材施教、不失時機地進行德育教育。
在日常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尤其是一些女生不愿意上體育課,究其原因,說明目前我國中學體育課沒有真正發揮出其作用,因此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應該本著真心實意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出發點,多向這部分學生的班主任和家長了解他們的情況,找出不愿意上體育課的原因,同時應當利用課外時間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情況,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建立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
3 結合新課改教材內容實施思想品德教育
在高中新課程改革中,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塊對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耐久跑項目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該項目的特點,結合上課的場地、器材和充分掌握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備課。因為耐久跑項目不僅是高中體育必修課,而且在學習過程中比較辛苦、乏味,但是只要體育教師課前做到教案的精心設計,課前的正確導入,那么學生就能正確認識了耐久跑這個項目,從而愛上跑步運動。比如我們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設計耐久跑情境導入——早在公元2500年前,古希臘的埃拉多斯山巖就刻下這樣的詞句:“你想聰明嗎?跑步吧!你想強壯嗎?跑步吧!你想健美嗎?跑步吧!”通過名人名言的情景導入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完成耐久跑教學任務。另外田徑課中的跨欄項目,這是高中體育課學習難度較大的項目之一,面對跨欄學生容易產生恐懼心理,缺乏信心,最終怨學、棄學。此時,體育老師必須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主動找學生談心并加以引導教育,鼓勵廣大學生樹立起戰勝困難、勇敢拼搏的精神,把欄架比作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坎,要鼓起勇氣努力去克服它,要讓學生懂得跨過一個欄架就意味著戰勝了一個困難,克服了一個障礙。然后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和分析跨欄動作的技術難點,從而打消了學生的思想顧慮,帶領學生投入到跨欄跑的學習中去,在練習的過程中,當學生出現跌倒時,教師要鼓勵他,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要使他明白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必須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行,俗語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要有知難而上的精神,要做勇者,方成正果。球類項目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精神,在球場上一定要團結協作、相互配合,不要只注重個人的數據,還要能為隊友創造機會,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在課堂上借助各種先進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施對學生的情操進行教育,同時加強課堂的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的集體感。
(1)給學生普及一些體育常識,比如新中國的體育狀況,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體育健兒在各種國際大賽上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并且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體育人才,例如我們家喻戶曉的一些體育明星——姚明、劉翔、李娜、丁俊暉、林丹、郎平和中國女排等等,特別是北京獲得了2022年東奧會的主辦權,增加學生的民族自尊心,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廣大同學愛祖國、愛家鄉、愛母校的情懷,樹立同學們遠大的奮斗目標,為祖國和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通過舉辦各種運動比賽,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例如各班可以利用學校每年舉行的體育運動會開幕式為契機,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本班入場方塊隊的口號,比如“增強體質,團結協作,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等等口號,以此從學生的思想上進行德育教育。
(3)體育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競賽,在競賽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身體接觸,而這種身體對抗和激烈的比賽必須遵守競賽規則。所以通過各種舉行體育比賽活動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培養他們遵紀守法。
縱觀整個新課程改革的過程,我們應當得出,一個僅僅會灌輸體育知識、體育技能,卻不懂得將德育教育滲透在體育課堂上的高中老師,不會是一個優秀的體育老師。
[1]王文生.中學體育教材教法[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鄧樹勛.體育與健康[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余國良.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馬蘭.合作學習的價值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04(4):56.
[6]黃建榕,劉社欣,馮小寧.德育新模式:德育環境化[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5):108-115.
[7]莫亞黎.體育與德育結合轉變后進生的嘗試[J].體育科技,2001,22(4):96-98.
[8]王艷榮.中小學體育教學師生互動的基本類型和方式[J].體育學刊,2003,10(6):97-99.
[9]程勝.學校德育實效性問題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2(4):21-24.
[10]張忠華.對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J].現代大學教育,2004(6):64-68.
G633
A
2095-2813(2017)06(c)-014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42
李科(1979,1—),男,瑤族,廣西河池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