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摘要】 目的 觀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乳腺增生癥患者, 按照隨機抽取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觀察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 對照組采取黑白B超診斷, 比較兩組患者的診斷正確率、類型分布確診情況。結果 與最終診斷結果對照, 觀察組患者診斷正確率98.00%(49/50), 對照組患者診斷正確率64.00%(32/50), 觀察組患者診斷正確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類型分布確診例數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上對乳腺增生癥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效果比較明顯, 可以有效的顯示乳腺增生癥病理特征, 其聲像顯示比較清晰, 并且可以聯合血流顯示以及腋下淋巴結掃查等對良惡性疾病進一步進行鑒別。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癥;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37
乳腺增生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主要是患者的乳腺上皮以及纖維組織出現增生現象, 可出現乳房疼痛、乳房腫塊等臨床癥狀, 若不及時對其進行治療, 可導致其腫塊發生癌變現象, 為此在臨床上早期進行診斷對促進疾病治療具有積極作用[1, 2]。本院為了觀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 將2014年3月27日~2015年12月23日住院部收治的100例乳腺增生癥患者分為兩組進行研究, 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7日~2015年12月23日住院部收治的乳腺增生癥患者100例, 將其按照隨機抽取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觀察組年齡22~41歲, 平均年齡(30.21±3.60)歲;臨床分類:乳腺小葉增生12例、乳腺纖維腺瘤增生10例、乳腺囊性增生16例、乳腺組織增生12例。對照組年齡21~42歲, 平均年齡(30.26±3.91)歲;臨床分類:乳腺小葉增生11例、乳腺纖維腺瘤增生11例、乳腺囊性增生15例、乳腺組織增生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黑白B超進行檢查, 囑咐患者取仰臥位, 并暴露其乳房以及雙側腋窩, 將探頭輕放于患者乳房上, 并對其進行檢查。觀察組給予彩色多普勒超聲(意大利百勝MyLab70)進行診斷, 采用淺表探頭(頻率為4~13 MHz)進行探查, 囑咐患者取仰臥位, 并充分暴露乳房以及雙側腋窩, 在乳房四個象限以及乳暈區進行橫切、縱切以及放射矢狀掃查, 并對其異?;芈曔M行記錄, 記錄內容包括回聲區大小、形態、界面、包膜以及內部回聲等;同時采用Adler半定量法進行血流情況分級, 0級:無血流情況;1級:少量血流, 具有1~2個血流信號;2級:血流信號為3~4個;3級:表示血流比較豐富, 其血流信號>4個, 呈網狀。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診斷正確率、類型分布確診情況, 并對其進行評估。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診斷效果比較 與最終診斷結果對照, 觀察組患者診斷正確率98.00%(49/50), 診斷錯誤率2.00%(1/50);對照組患者診斷正確率64.00%(32/50), 診斷錯誤率36.00%
(18/50)。觀察組患者診斷正確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類型分布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增生性結節38例, 纖維性腫瘤28例, 導管擴張19例;對照組患者出現增生性結節26例, 纖維性腫瘤19例, 導管擴張12例;觀察組患者的類型分布確診例數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乳腺增生癥主要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發生增生現象, 導致乳腺結構以及乳腺小葉在形態結構上出現退行性病變, 同時還會發生大小形態異常等現象[3, 4]。臨床認為乳腺增生癥主要是由內分泌激素失調所導致, 而中醫認為情懷不暢、肝氣不正、氣滯血瘀等引起乳腺增生癥[5]。若是不及時對其進行治療, 會導致腫塊發生癌變, 因此在臨床上早期對其進行診斷十分重要。以往臨床上是采用黑白B超進行診斷, 但是缺乏特異性, 并且對檢查結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為此逐漸被彩色多普勒超聲代替, 是一種比較直接、簡單的方式, 具有實時動態優點, 可以清晰的顯示病灶大小、形態、內部結構以及血流情況[6]。其回聲增強一般為腺體增厚, 可呈彌漫性, 具有內部結構紊亂等特征, 可顯示為粗細不均勻等粗網狀征;囊性一般發生于腺體內部, 具有大小不均勻、數量不等特點, 呈類圓形狀, 邊緣比較清晰, 后方回聲比較強, 而內部無回聲出現, 在側壁可見身影;實質腫塊可為低回聲區, 具有小結節, 其大小在20 mm以下, 形態可規則、不規則, 邊界比較清晰, 無包膜出現[7-10]。
總之, 在臨床上對乳腺增生癥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效果比較明顯, 可以有效的顯示乳腺增生癥病理特征, 其聲像圖顯示比較清晰, 并且可以聯合血流顯示以及腋下淋巴結掃查等對良惡性疾病進一步進行鑒別。
參考文獻
[1] 黃健民, 華金才.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小乳腺癌與乳腺增生的臨床有效性與安全性評價.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4):617-618.
[2] 王艷新.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乳腺增生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醫療裝備, 2016, 29(1):17-18.
[3] 陸妍.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癥的臨床觀察.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18):3645.
[4] 矯玉榮.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33-34.
[5] 李莉.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癥的臨床意義.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6, 29(8):1140-1141.
[6] 吳叢琴.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疾病的臨床研究.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6, 25(6):1190-1191.
[7] 趙娟.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增生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14):2830-2831.
[8] 伍志賢, 朱賢麗, 陳潔萍.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健康人群乳腺癌篩查中的診斷價值. 臨床醫學工程, 2015, 22(7):823-824.
[9] 梁燕, 鄧旦, 賴小今, 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癥的臨床研究. 西南國防醫藥, 2011, 21(1):48-51.
[10] 趙獻萍, 翟虹, 周娜.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增生癥的臨床應用價值.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8, 31(10):1427-14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