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娟+洪海燕+鄒鋒
【摘要】 目的 探討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療冠心病伴情緒障礙臨床效果及對其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 60例冠心病伴情緒障礙患者,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采用冠心病常規治療及心理疏導,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黛力新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及軀體化癥狀評分變化, 臨床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兩組治療前焦慮、抑郁及軀體化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焦慮、抑郁及軀體化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 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 高于對照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 稍低于對照組的10.00%,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黛力新治療冠心病伴情緒障礙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及軀體化癥狀, 治療效果顯著, 可為臨床研究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 冠心病;情緒障礙;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心理狀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80
冠心病患者在臨床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緒障礙, 主要包括焦慮、抑郁等癥狀, 嚴重影響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及預后效果。若冠心病治療中未及時疏導患者的情緒障礙, 則易造成惡性循環, 提示臨床上仍需不斷探討冠心病伴情緒障礙的有效治療方案[1]。為探討黛力新治療冠心病伴情緒障礙臨床效果及對心理狀態的影響, 本研究選取在本院就診的60例冠心病伴情緒障礙患者, 采用常規治療及心理疏導和常規基礎上黛力新治療兩種方案進行對照性研究, 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伴情緒障礙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 均經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診斷為冠心病,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緒障礙。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其中, 對照組男17例, 女13例, 年齡48~75歲, 平均年齡(65.18±
4.86)歲, 病程6個月~5年, 平均病程(2.09±0.97)年;觀察組男16例, 女14例, 年齡47~76歲, 平均年齡(65.23±4.81)歲, 病程7個月~5年, 平均病程(2.11±0.97)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本研究入選患者均知情同意。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冠心病常規治療及心理疏導,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類、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常規藥物治療, 并結合患者情緒障礙, 針對性給予情緒疏導, 連續治療及疏導30 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黛力新治療, 常規治療及心理疏導與對照組相一致;黛力新[丹麥 H.Lundbeck A/S, 注冊證號H20080175, 規格:(氟哌噻噸0.5 mg, 美利曲辛10 mg)/片], 餐后口服, 2次/d, 1片/次, 早晨及中午各1片;嚴重患者早晨劑量可加至2片, 10 d為1個療程, 連續3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及軀體化癥狀評分變化, 臨床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情況。焦慮、抑郁、軀體化癥狀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軀體化癥狀評估表分別于治療前后統一評定, 評分越高, 則焦慮、抑郁程度及軀體化癥狀越嚴重。臨床療效參照病情及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評分變化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3個級別, 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藥物不良反應例數在各組中所占比例。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及軀體化癥狀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焦慮、抑郁及軀體化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焦慮、抑郁及軀體化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 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顯效16例, 有效13例, 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29/30);對照組治療顯效6例, 有效16例, 無效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3.33%(22/3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405, P=0.011<0.05)。
2. 3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出現頭痛1例, 失眠1例,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2/30);對照組中出現頭痛2例, 失眠1例,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3/30)。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稍低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18, P=0.640>0.05)。
3 討論
冠心病是臨床上一種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由于冠狀動脈狹窄、痙攣等引起暫時性心肌缺血, 病程長, 精神負擔重, 易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2-4]。情緒障礙患者交感神經興奮, 兒茶酚胺過量釋放, 均可造成冠狀動脈收縮, 血小板聚集度增加, 加重冠心病病情, 提示臨床治療中保證患者良好的情緒狀態尤為重要。
黛力新是臨床上一種較新的藥物, 由氟哌噻噸和美利曲辛兩種成分組成, 可提高中樞神經突觸間隙單胺類遞質及多巴胺等含量, 同時能夠緩解軀體不適癥狀, 改善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 具有良好效果[5, 6]。相關研究表明, 黛力新治療冠心病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及軀體化癥狀, 緩解病情, 提高日常生活質量[7-10]。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后焦慮、抑郁及軀體化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稍低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與上述研究結果存在共同之處, 表明黛力新治療冠心病伴情緒障礙的臨床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 黛力新治療冠心病伴情緒障礙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及軀體化癥狀, 治療效果顯著, 在臨床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學強, 鄢利, 艾瑛, 等.心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焦慮抑郁情緒障礙的影響.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4):274-276.
[2] 周心宇.門診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與抑郁情緒相關性研究.西部中醫藥, 2015, 28(7):85-87.
[3] 李洪國, 葛金花.黛力新治療老年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的效果觀察.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 3(33):55-56.
[4] 蔣美媛.黛力新治療老年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的效果觀察.廣西醫學, 2013, 42(9):1199-1201.
[5] 夏志琦, 彭長農, 孫曉紅, 等.黛力新輔助心理干預對冠心病并發抑郁癥的療效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3):201-202.
[6] 譚美紅. 黛力新對社區冠心病伴發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的治療作用研究. 吉林醫學, 2011, 32(24):4964-4965.
[7] 魏華, 盧山, 林濤. 黛力新治療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臨床觀察. 醫學信息, 2013(16):127-128.
[8] 郭立, 郎春華. 黛力新聯合心理干預治療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癥效果觀察. 河南醫學研究, 2015(7):38-39.
[9] 趙昌東, 張小節, 張輝, 等. 心理干預聯合黛力新治療非糜爛性反流病伴精神心理障礙的臨床研究.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4, 23(10):1152-1154.
[10] 楊立艷, 賈鳳玖, 張慧玲.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治療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伴抑郁癥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1(8):1003-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