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桃+嵇煜+周啟倫
[摘 要]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科研任務管理中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對其教學水平和科研效率都有直接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職院校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已成為趨勢,完善的教科研管理信息系統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效率以及學校的綜合管理能力,而目前的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仍存在許多問題。對此,本文從建設定位、建設理念等方面出發建設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系統,以支持教師、科研人員和學生日益豐富的教科研管理需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科研;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151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22-0-02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已建立教科研在線管理平臺,以對教師的教學、科研等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同時也有助于學校教學和科研任務管理工作的進行,但現有的高校教科研管理系統,存在一些問題,而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對現有的教科研管理平臺產生了一定影響。因此,高校應持續地對教科研信息系統進行探索和設計,以滿足學生、教師和高校日益豐富的教科研需求,使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兩大模塊的管理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1 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1.1 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通訊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化教育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高職院校更是信息化教育的主要陣地,近年來的慕課(MOOC)、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以及科研管理需求和方式的逐漸發展都體現了高職院校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完善的教科研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支持和滿足教師日趨復雜的教科研需求,同時也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整體管理能力。
1.2 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科研效率
傳統的高校科研管理中,由于管理系統的不完善,信息化程度較低,科研項目的申報、資金申請等流程需要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從而降低了教師的科研效率和科研熱情。而高度信息化的教科研管理系統則擁有一套標準化的過程組織管理、流程完善的手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資金管理、內外部資源協作的進度管理、動態合約與成本核算的規范管理、透明化的招采管理、可追溯的交付成果管理及風險可量化的現場管理,保證教師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從繁雜的手續流程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科研的效率。
1.3 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教育理念的發展,教育信息化逐漸成為教育創新主要途徑,如慕課及翻轉課堂等新穎的教育理念都依托了互聯網技術,而為了支持不斷創新的教育方式,就需要信息化程度較高的教科研管理系統來支持,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學習狀態的可視化窗口來了解每個學習個體的具體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訂學習計劃,讓個性化教育真正落地。其次,通過教科研管理系統,教師能夠更為便捷地對教學任務、教學計劃等內容進行管理,通過系統給予的反饋調整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更佳的學習結果。此外,學生也能通過教科研系統進行自我學習管理,針對教師的反饋完善自身學習,同學之間也可通過系統進行交流,如疑問問題解答、知識求助等功能都會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 高職院校教科研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2.1 教科研信息化建設定位不準確
在進行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時,許多高職院校管理系統的定位不夠準確,追求一步到位。首先,在系統建設前期沒有投入足夠的人力對系統受眾的需求進行調研,過分依賴已有的管理系統如本科科研管理系統、本科學生管理系統來進行,因此在系統底層缺乏更為細致的設計,在后期進行更新時就要受到底層設計的限制,很多新的需求無法實現或者需要消耗更多的成本來實現。其次,由于技術限制,高職院校在進行系統設置時往往需要通過招標外包來進行,而目前很多院校采用的“低價中標”的方式大大削弱了系統的品質,供應商為節省成本而降低系統建設的標準,為教科研管理埋下隱患。此外,大部分高校的系統建成后更新的頻率太低,無法實時跟進科研和教學管理的需求,使得系統與需求脫節,降低了其實用性。
2.2 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理念滯后
從教育的目的來看,研究型大學在教學上更偏向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較多,而高職院校更偏向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因此在進行教科研信息化建設時大多數的高職院校投入更多的精力建設教學環節,而忽略了科研環節,科研與教學模塊的不平衡也導致了科研人員在系統應用方面的體驗大大降低。同時,高職院校內的科研人員相對較少,因此教師對科研管理系統缺乏積極性,即使學校提供了完善的科研管理系統,教師也缺乏動力,不配合學校進行科研管理系統的推進和發展,使得科研管理系統無用武之地。
2.3 缺乏專業的教科研管理信息人才
建成后的教科研管理系統需要專業的管理人才進行運行和維護,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系統維護工作還由供應商提供,供應商雖然能夠更加專業地對系統進行修正和調試,但仍有很大局限性。首先,缺乏對緊急突發問題的處理,在系統突然出現故障時修復時間太長,而且還面臨著數據崩潰、丟失的風險。其次,供應商對系統的運維無法從教師、學生以及高校的角度出發,無法在運營和管理中更深入地挖掘教師的需求。另外,高校中對教科研管理系統進行維護的人員往往身兼數職,還承擔著較多的如教學、科研等任務,因此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系統的管理中來,對系統的運用也僅僅停留在管理權限等基本事務的操作上,這也阻礙了高職院校全面推進教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進程。
2.4 缺乏對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視
教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依賴網絡的,因此在建設過程中就涉及了信息安全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的倡導以及信息泄露事件的頻繁發生,人們已經逐漸建立了信息安全意識,開始注重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然而在教科研等公共管理系統方面還缺乏相應的安全意識。首先,部分高職院校還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以保證信息安全,如管理權限移交流程、登錄密碼的保密等都較為隨意,存在著很多能夠人為影響的因素。其次,高職院校對教科研管理系統的安全管理缺乏投入,沒有重視安全問題,在信息安全上的投入無法滿足其需要,在此類問題的處理上多以事后補救為主,還缺乏事先的預防工作。例如:2017年5月爆發的比特幣病毒就影響了國內多所院校,大量科研資料泄露,學生畢業論文等資料被鎖定,給高校帶來了巨大的損失。endprint
3 高職院校教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途徑
3.1 建立完善的數據收集系統
完善的數據收集系統,有助于高校了解教師及學生的需求以建設更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系統。高校應盡可能地在科研和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數據埋點,以獲得更大體量的數據,減少后期分析的片面性。數據收集工作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它決定著信息化的方向和價值。因此,在前期高校應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來進行,如前期投入過大,可先選取某院或者某系進行試點,將試點結果制作成調查問卷后全校發放,根據收到的問卷反饋對信息化建設進行指導,以充分滿足師生的需求,讓系統變得人性化。同樣,在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完成后,仍要對數據進行收集,以獲得相應的反饋并且能夠有針對性地在后期的維護和更新中進行修正。
3.2 平衡教學和科研的比重
上文已提到高職院校的教育主要偏向教學,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因此在科研關節相對薄弱,體現在教科研管理信息化上則是對科研環節不重視,科研管理系統滯后、體驗差、功能少,長此以往則會形成惡性循環,教師越來越不愿登錄科研模塊,使科研模塊形同虛設。因此,在設計方面,科研模塊的設計不能大范圍地應用現有的模板,而是應該從學校本身的科研特色出發,去除不相關的內容,將科研的各個環節簡化并全部采用線上操作。同時,在教學模塊的設計中加入科研模塊的入口,讓教師認識到科研模塊的重要性,增加登錄科研模塊的頻率。此外,還應采用可視化的界面來呈現科研項目的進度、資金使用情況、預期完成情況等,讓教師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到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減輕其負擔。
3.3 建立專業化的系統管理隊伍
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還離不開管理系統人才的培養。在進行信息化建設之前,學校就應招聘專業的人才或者安排校內專職人員,全程跟進信息化建設的全過程,如此才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管理系統的功能、優勢、缺陷等問題。如無條件招聘專職人員,則要加大對校內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培訓。首先,組織人員到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院校學習訪問,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其次,還應聘請專業的機構對校內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此外,在校內人員的選拔上盡量安排具有計算機專業背景的年輕人,以適應較高強度的管理工作以及較為復雜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
3.4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首先,應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嚴格制定每個人負責的職責模塊,完善權限管理、賬戶移交、信息查閱等涉及信息安全事項的流程。同時,要定期對管理系統進行維護和更新,及時對系統漏洞進行填補,防止系統崩潰和信息泄露的事件發生。此外,在校內應加強信息安全教育,普及信息安全知識,讓師生充分重視自身的信息安全。當信息安全危機事件發生后,要及時進行補救,同時切斷網絡防止信息的進一步丟失,將線上工作轉為線下工作,保證日常工作不受影響。如果本校無條件進行信息安全網絡構建,在進行招標時要嚴格篩選供應商資質,摒棄“最低價中標”,采用“擇優中標”策略,充分保障科研管理系統的安全性。
4 結 語
高職院校教科研信息化建設首先要從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出發,以建立完善的數據收集體系、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高素質的信息教科研信息管理隊伍為基礎,均衡發展教學和科研模塊,從而給高校的教科研管理提供完善的系統支持和制度支持。
主要參考文獻
[1]常秀娟,肖寒.基于網絡的高教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開發與研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2).
[2]詹楊.高職院校教科研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
[3]史俊霞,乜勇.“教-研-修”一體化網絡教科研平臺設計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3).
[4]劉洋,李舸,吳曉艷.教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4).
[5]梅雁清.高校教師教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速讀旬刊,20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