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成程
摘 要 《電工基礎》課程授課專業多,影響范圍廣,前期的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不少問題,已經不適于職業能力的培養。通過校企一體、工學結合,共同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軟件仿真、理實一體化教室、實驗與實訓、實習地點一體化,全方位各視角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工作情境;緊密結合中、高級維修電工職業資格鑒定,同時通過各種職業技能競賽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等多項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雙師”隊伍建設;促進了教材建設。
關鍵詞 電工基礎 課程改革 工作過程 虛擬仿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課程改革背景
《電工基礎》課程是我院港口電氣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偏重于專業理論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知識的學科性和系統性,缺乏針對性和應用性,遠離職業工作環境,實用性不強,不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教中學、學中做”的高職教育理念,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港口電氣技術專業學生就業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實行理論、實踐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從多方面進行改革,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電工基礎》的課程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2課程改革措施
2.1校企一體、工學結合,共同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
充分利用青島港的各種資源優勢,深入企業調研,與企業合作共同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根據港口電氣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電工職業資格標準,確定教學目標;“學校、企業、畢業生、學生”四位一體,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為前提,以工作過程為依據,進行科學地選擇和序化教學內容,在真實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手段以及創新的考核機制進行教學組織。
(1)以就業為導向,確定本課程重點培養的崗位根據企業調研和畢業生跟蹤,明確就業崗位包括:電氣維修、安裝調試、設備管理和操作四大工作崗位。通過對這些崗位進行歸納總結,確定電工基礎為專業基礎課程重點針對的教學課程。
(2)校企合作制定課程標準,更新教學內容學院專職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電工考證培訓教師共同分析了《電工基礎》課程培養的職業能力,參照行業企業職業標準和電工考證要求共同編寫課程標準和教材。
(3)教學內容選取。以港口電氣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為向導,根據行業專家對港口電氣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體進行的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同時遵循高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認識規律,緊密集合職業資格證書中相關考核內容,確定本課程的工作任務模塊和課程內容。
(4)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采用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行為導向教學方法,采用了項目導向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2.2軟件仿真、理實一體化教室、實驗與實訓、實習地點一體化,全方位各視角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工作情境
(1)創建理實一體化教室,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
(2)利用 EWB 仿真,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
(3)開放式電工實驗室和綜合實訓室為學生提升技能搭建了平臺。
(4)建設課程教學網站,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2.3緊密結合中、高級維修電工職業資格鑒定,同時通過各種職業技能競賽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緊扣中、高級維修電工知識、技能考核大綱,教學內容容納了中級維修電工考核項目,學生在結束本學習領域后無需另外培訓就能順利取得中、高級維修電工資格證書。同時,我們還積極組織電工技術技能大賽等職業技能競賽,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校內實踐教學條件建設與完善為了配合項目教學和生產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的實施,學院建設了電工理實一體化教室等五個不同層次的實訓場所。我院“電工及電子實訓基地”得到中央和學院 340 萬財政支持,具有較強的實訓實習條件。
(2)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利用。學院屬于青島港集團企業辦學,集團為學員的實踐教學在政策、人員和設備上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我們與青島港等企業建立了多家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進行實際工作場景的鍛煉提供了機會。
3課程改革成效
3.1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每學期的期中、期末教學反饋及網上評教,學生普遍反映本課程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實際案例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授時能深入淺出,啟發誘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能夠很好地配合,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2促進了“雙師”隊伍建設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對學院的教師,通過現場教學,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企業兼職教師,通過給學生授課,加強理論培訓。
3.3促進了教材建設
出版冶金工業出版社的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電工基礎》,同時我們還修訂了《電工基礎實驗指導書》,全面提高學生電工技術方面的綜合職業能力。
4進一步規劃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計劃在 3-5 年內在課程教學內容、項目化教材、雙師素質師資培養、實訓條件建設、網絡教學資源等方面進行逐步接近國內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水平。
(1)密切聯系行業企業,優化課程內容。
(2)根據課程內容,適時修訂項目化教材。
(3)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雙師素質。
(4)加強校內外實訓條件建設,滿足項目化教學的需要。
(5)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建設網絡教學資源庫。
參考文獻
[1] 蘆晶.基于理實一體化的《電工基礎》課程考核方式探索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1(23).
[2] 吳愛武. 高職教育考試模式改革的思考[J]. 職業技術,201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