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然
【摘要】技工類院校肩負著培養技師(預備技師)和高級技工的重任,同時承擔企業在職職工高技能人才和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師資培訓任務。本文以雙元制為依托,探索一體化教學模式下的技術類院校發展出路,旨在充分發揮技師類院校的功能價值,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雙元制 一體化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0;TS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201-01
前言
“雙元制”被認為是德國成功的職教模式。通過“雙元制”的培訓,學生提高了實踐能力、崗位能力、就業能力。由于我國與德國國情的不同和培養目標上的差異,我校在“雙元制”實驗教改中,不能也沒有全盤照搬德國“雙元制”的模式,而是充分發揮我校先進的實驗室、實習基地的優勢,化“雙元制”為“一元制”,自己完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崗位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訓任務,實施“一體化”教學。
1.相關概念釋義
1.1雙元制概念
學生除在職業學校學習外,還必須到企業去實踐,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培訓任務,故稱“雙元制”[1]。
1.2 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就是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單獨制定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2]。
2.一體化教學的改革思路
2.1 授課內容一體化
以往的技工類院校教學計劃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束縛,至少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①課程門類多,缺乏專業針對性。②每門課均強調自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造成課程之間不必要的重復,缺乏有機配合。③雖然有利于理論知識的傳授,但是不利于學生應用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缺乏對工作崗位各種要求的適應。④授課學時多,培訓期長,缺乏崗位競爭能力。
2.2 授課教師一體化
實驗前按授課門類配備教師,至少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授課教師多,橫向平衡少,缺乏相關內容的嵌合及其與專業課需要的配合。②不利于因材施教。各任課老師授課時間相對很短,加上課程門類之別,對學生知識基礎不可能全面了解。③高耗低效。人、財、物消耗高,且難以達到預期培訓目標。例如實驗前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需6-7名專任教師和6-7名實踐教師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實驗后僅由一名專任教師和一名實踐教師即可完成培訓任務。這就是授課教師“一體化”。
2.3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
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中,要求把與實訓課相關理論講授放在實訓課中進行,學生在理論課上遇到難題,便可很快從實訓課中找到答案。如在講授口腔牙齒的構造時,采用讓學生在校本實訓室中觀察牙齒標本并試驗著總結出牙齒的構造方法進行授課。學生不好掌握的內容,可在實訓室的標本上直接找到,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就是充分利用各種實踐教學環節,完成理論教學中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甚至那些在實踐教學中完成效果會更好的內容,不重復在理論課中講授。
2.4教學、生產、技術服務一體化
為了培訓學生的實踐能力、崗位能力、就業能力,采用教學、生產、技術服務一體化的教學形式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也就是說學生在場內實習就是場內的“員工”,按質量要求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技術水平達到生產上的先進水平,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培訓效果和經濟效益的路子。如我校“云商城實驗課”就是把真實商業項目作為培訓的平臺,組織學生輪崗實訓,設置采購、網店美工、網絡營銷、網店運營、物流配送、客戶服務幾大電子商務崗位。學生既可以在實驗課中學到企業崗位真實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又可以通過銷售煙臺地區特色商品的方式服務于地方經濟,同時還可以補助學生的生活。這種教學圍繞生產,服務于生產,生產又反哺于教學,并使學生在這個良性循環中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專業理論、專業操作技能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學、生產、技術服務“一體化”。
結論
總之,一體化教學突出了實踐性和職業教育特色。把我們的教學轉移到以實踐為主的軌道上來,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及生產的有機結合。增強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崗位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一體化教學要求在授課內容和授課時間及人員配備上極其緊密地交織在一起。還要求每一位合格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技能的指導者、能力的培養者和教學的管理者。
參考文獻:
[1]楊炳祥.淺談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J].職業,2017(6)
[2]劉偉利,田中喜,焦玉永.淺談技工學校一體化教學[J].職業,201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