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過去幾年間,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考察基本上只停留在應試的層面,單純要求學生提高卷面成績。而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對學生英語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生對英文文本的分析、判斷、質疑、評價等能力也日益受到重視,同時為了貫徹新課標的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及沖破盲目順從、拒絕盲目崇拜的勇氣。高中英語教師也需要給予學生充分地引導,幫助學生轉變閱讀方式并掌握批判性閱讀的技巧和策略。
【關鍵詞】批判性閱讀;高中階段;英語教學
所謂“批判性閱讀”,并非完全等同于“批判”或“批評”,在這里不具有負面、否定的意思,而是根據提供的文本信息對文本內容有充分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要對文章脈絡、結構,文本的中心思想有所把握,還要注意判斷、分析、總結作者的觀點,明確作者傳遞的信息并形成個人對某個事件的觀點和看法。簡言之,即是學生通過批判性的思維方法和技能,在已有一定社會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對閱讀的英文文本進行自主建構。
一、運用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批判性閱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通過對學生的提問引發并促進學生的思考,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教育素養也由這些教師發問的問題體現出來,也就是說,課堂中教師提問的問題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都有一定的意義。故此,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利用好課堂問題的這一特性,在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閱讀時,圍繞將要閱讀、學習的文本材料,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激活其批判性思維,并引導學生一步步進行整理歸納,最終達成問題的解決。
比如,在學習模塊6中unit2“What is happiness to you”這一內容時,鑒于學生的年齡、心理等因素的特點,已然對“幸福、快樂”有了自己的認知和概念,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前,對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When do you feel happiness?How do you think about happiness?What is happiness to you?”這幾個開放性問題的答案都不固定,可以由學生自由思考、自由表達,有學生回答“Playing with my friends is happiness.”有同學立刻表示,“I don't think so.When I solved difficult problems I feel happy.”而后教師引導學生關于“幸福”進行思考,并勇敢敘述自己的觀點,與其他同學交流不同意見,從而推動學生的批判性閱讀。
二、幫助學生學會使用批判性閱讀技巧
要提高學生批判性閱讀的能力和水平,英語教師就必然要對學生在閱讀方法上進行必要的指導,并將該方法貫徹、應用在整個英語教育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批判性閱讀的方法并非簡單是一個解題做法,而是要引導學生在進行英語文本閱讀時將分析、判斷、質疑等批判性思維綜合在一起的一種技能,教師也要認識到批判性閱讀在本質上是一個思維過程,是“理解、思考和超越”的過程。
教師還應當了解批判性閱讀在實施時可分為預讀和精讀兩個階段,并在兩個階段中的不同任務引導學生學會以針對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促進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預覽(簡要了解文本內容)、評注(即邊閱讀邊做標注),并與教師的提問、評價相結合,從而使學生養成思考、分析、探究、質疑、評價等閱讀習慣。
三、注重課堂討論,借助討論促成批判性閱讀
教師還需要認識到課堂討論的重要性,在課堂的討論環節中,實現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思想碰撞,各人陳述出自己就某一問題的觀點和看法時,也就呈現出不同主體的思維過程。這也就提示高中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文本閱讀時,還可以采取課堂討論的形式,即為學生提供機會和場合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討論中實現學生之間思維的相互刺激,展開對問題的探究和分析,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利用批判性思維進行英語閱讀。
比如,在進行模塊7unit3中“The world online”教學后,就可以為學生提供與此相關的、在高中生可理解范圍內的、生活科技內容的英文文本,并引導學生就“world and Internet”展開討論,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及課后閱讀的文本內容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批判性思考。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量和英語表達能力。
四、為學生提供多樣化試題及練習
通過對教材課后練習題目、與教材配套的練習冊中的習題以及往年全國英語高考卷閱讀題目的分析,不難發現其中習題導向閱讀設置的練習題目考查方式較為單一,主要的考察點是以細節之處的信息為主,而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思考能力的考察較少。
在此情況下,教師更應當挖掘可利用的文本材料,盡可能實現設置的問題和練習多樣化,同時問題、練習的考查方式也要盡量多樣化,即通過多渠道、多途徑來為學生提供發揮其批判性思維的機會。比如,教師在進行模塊4unit3中“Tomorrows world”的授課后,對學生提出問題,詢問學生心目中對未來世界的構想,在探究活動課堂中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互交流,并說明學生之間可以有一致意見也可以有不同看法,但必須表達出來。于是在活動中出現了“The environment will get better and better.”與“The environment will get worse.”兩種不同看法,教師分別讓不同看法的學生表達其原因,并予以引導。這在一定程度上發散了學生思維,也提高了學生的批判性思考、閱讀能力。
五、結語
本文針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閱讀展開討論,為其他英語教師提供了借鑒。同時,各位教師也應一同發散思維,拓展思路,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批判性閱讀,增強其批判性思維能力及沖破盲從、自主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廖一凡.淺談批判性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3):286.[2017-08-24]
[2]劉蘇華,石蘊玉.批判性閱讀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68-70+9.[2017-08-24].DOI:10.16194/j.cnki.31-1059/g4.2016.10.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