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偉波
摘 要 發明制作是課程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通過進行發明制作,可以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為了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同時積極營造和諧,良好的氛圍,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自由的環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造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更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本文以小發明課題為此次探討的對象,同時對小發明課題選擇進行詳細、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 小發明課題 選擇方法 創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教育學家指出,有效激發學生的小發明樂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主要途徑,這樣做有助于積極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同時這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因此說,創新要從小事做起,積極進行小發明,這對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全面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鑒于這種情況,老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小發明制作,但是在發明制作過程中要合理的選擇課題,在此環節需要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和專業知識的積累,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小發明課題,大大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1.1要求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提高創新能力
比如某老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發明制作實踐活動中,同時要求他們對自己的實際表現有一個正確,科學的評估,在此過程中可以考慮,自己可以做什么,想制作什么,對學生來說發明制作的過程也是他們進行仿制的過程,通過讓學生加入這樣的活動,從而使學生全面了解小發明制作的具體過程以及性質,經過實踐證明,在發明制作過程中表現積極同時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其自身創新意識以及創造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升。某老師指出:凡是參加過動手實踐活動的學生,他們更容易理解發明制作的性質,從而合理的選擇更適合自己制作的課題,有助于實現有針對,有目的性學習。
1.2通過組織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專家認為:興趣是第一老師。有了興趣才會產生自主學習的想法,才有利于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的參與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比如某老師積極組織了航模實踐活動,它作為青少年主要的科技項目,在此過程中老師發現學生的興趣很高,某學生也說出:老師我很喜歡這次航?;顒?,在放飛過程中,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學的發明進行比較,比如考慮:為什么別人的飛機飛得那么高,而且飛得時間還長,應該怎樣改進我的發明呢?多了解別人的作品,從而有助于及時發現自身在發明創作中存在的不足,這樣做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探究以及分析問題,繼而想辦法解決問題,這對學生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2多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發明制作的題材
比如:老師組織學生積極進行了充氣雨衣的發明制作活動,老師指出這次活動主要是某學生經過多次觀察,下雨天人們穿普通雨衣依然會淋濕鞋襪和褲腿,從生活中產生了發明制作的創意,從而選擇了充氣雨衣這一課題。另外一個學生經常觀察工人劃玻璃的過程,以此發明了劃玻璃專用尺,使用起來更為方便。這樣的例子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在細小環節發現問題,繼而選擇了發明制作課題。所以,老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留心觀察生活,只有善于觀察生活,才可以從中發現問題,繼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發明制作課題。
3在選擇課題時要做到循序漸進
比如在舉行全國小發明“穿繩器”以及“盆掛”大賽時會發現,制作的過程很簡單,主要使用了幾根鐵絲,結構簡單但是又意義,比如“防風衣架”“簡潔式方便肥皂盒”等小發明制作,只是在原來基礎上作出了一點改進,這樣一來不僅制作起來簡單,還使此次發明制作更具有實用性,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因此在選擇發明制作課題時,關鍵不是課題需要多么高深,重點是要突出“巧”,由于學生對事物很感興趣,因此在發明制作中。要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講究循序漸進,在此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條件,從而有助于進行扎實構思,科學設計。
4打破傳統思維
由于學生的頭腦里已經儲備了一定的知識,同時這些常識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也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往往成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障礙。比如某研究學者在發明鎢絲燈泡中改進燈泡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專家已經明確提出:鎢絲脆弱,是不可能拉成絲的。但是在實際改進環節,這個研究人員還是打破了常規思維,不被傳統思想限制,進過多次反復試驗,終于成功制成了鎢絲燈泡,這個例子也說明了打破常規思想的重要性,這也是研究人員未受到消極作用的結果。由此看來,只有積極的求同存異,打破常規思維才能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發現問題,將不可能,不一定變為可能,一定,這也是找到課題以及研究問題的主要方法。
5及時獲取有關信息是進行發明制作的前提
例如發明的“坐便兩用椅”當時就被評委否決,某評委指出,這種產品已經在市場上有類似的,因此這不能作為學生創新意識的體現。在發明這項制作之前并未及時對市場進行調查,只是憑借自身思維以及老師幫助,將自己心里想的東西體現出來,由于對市場信息了解不徹底,因此出現了,發明出來的產品在市場上已經有類似的。因此說,積極了解市場信息,在發明制作之前及時進行市場調查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幫助學生少走彎路,從而全面了解已有發明的主要用途以及制作原理,然后采用借鑒,改進等多種方法來進行發明制作選題。例如積極借鑒了塑料氣球的制作原理,從而發明了“折疊式地球儀”;依據自行車剎車原理發明了“高處摘果器”,這些發明都是長時間積累知識的結果,通過發明制作,有效增長見識,以此獲得更多的發明制作靈感,為提高創造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6給予小發明課題選擇活動的合理化建議
6.1積極組織小發明活動是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endprint
比如模型制作,學具制作等小發明制作都是科技創新的一部分,同時它們也是素質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一定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小發明制作,合理的安排小發明時間和教學時間,例如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小發明制作競賽,在此過程中要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以此方式來激發他們的制作興趣,通過營造良好,和諧,公平的競賽環境,使學生在小發明制作中體會到樂趣。應該認識到,這不僅是素質教育基本要求,也是新時期下提高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團隊意識的有效途徑。
6.2進行發明制作可以開發智力
目前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處于不斷提高的關鍵時期,比較依賴于形象思維,比如容易對“運動”和“力”主要作用產生概念混淆,當看到水花四濺不知道這是因為運動還是因為力的作用,為了避免學生對運動和力的概念產生混淆,需要在課堂中積極使用教具來進行實驗演示,同時鼓勵學生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學生發明制作的過程也是啟發自身智力,提高對事物正確認識的關鍵過程,實現對自身抽象思維以及想象力的有效培養,有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采用這種的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更為輕松,可以充分體現出老師講解內容的形象化和生動化,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有關內容,加快記憶,同時這對學生學習效率大大提升起到了良好促進作用。
7結束語
鑒于小發明制作對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有效提高起到的關鍵作用,老師必須及時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要求學生積極選擇適合自己的課題,從而在提高發明制作水平同時,積極促進學生創造能力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彭新.如何選擇上適合自己的小發明課題——寫給中小學發明愛好者[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06):134-134.
[2] 呂緒.“小制作、小發明、小論文”活動的作用[J].小學時代:教師,2012(02):110-110.
[3] 劉弘毅.小發明小制作的科技實踐[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1):00035-00035.
[4] 郭海軍.怎樣指導學生進行小發明制作[J].考試周刊, 2014(90):171-171.
[5] 楊明輝.淺談結合專業開展小發明小制作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做法[J].教師,2016(31):14-16.
[6] 陳嬝嬝.淺談高職院??茀f對學生科技活動的組織和指導[J].科技資訊,2015,13(13):237-2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