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劍春
摘 要 在講授新課之前,教師會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有意識有目的地運用各種教學媒體,通過不同的方式導入新課。這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精彩的課堂導入無疑是為整個化學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學實踐證明,精心設計的導入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引起學生對所學課題的注意,為學習新課題做好心理準備。
關鍵詞 課堂導入 教學 問題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好的課題導入能夠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取得明顯的增色。對于教師而言,一堂化學課是否上的成功,與新課的導入密切相關,對上好整節課關系很大。導入能夠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能起到承前啟后,建立知識聯系的作用。
導入的目的就是為了對學生提供刺激,使學生由無意注意轉入有意注意,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要提高整節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就要對新課的導入進行深入的研究,依據現行教材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正確的選擇和恰當的設計新課導入的方法或方式,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到新課學習狀態,為成功地完成新課的學習任務做好鋪墊,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但是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新課的導入存在著一些常見的問題,使課堂的教學效率得不到整體的提高。本文總結了其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并探討了解決這些問題的相應策略。
1存在的問題
1.1導入時間過長,隨意性較強
有的教師沒有重視新課導入,隨意性強,講到哪算哪,經常講了十幾分分鐘,還沒有進入新課的主題。
1.2導入千篇一律,模式化
有些教師在新課導入時,無視學生對于興趣的要求,只是以簡單的寒暄方式引入新課,如果以較為有趣的實驗或者列舉與化學息息相關的生活例子引入,這樣必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1.3導入單一,新舊知識承接不當
在新課的講授之前,一般會對前一堂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簡短的復習,既檢查了上節課的學習效果,又能起到促進學生課下復習的作用。但有些教師的導入方法不但單一,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造成新課題的講課時間不足夠充分,而且新舊知識間銜接不當,甚至脫節。
1.4導入方式的靈活性不夠
導入方式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靈活把握時間,二是靈活選擇方法。首先在導入時間的把握上有些教師略顯經驗不足,有時所講故事過長,占用課堂將近1/3的時間,當真正講述到相關知識時,課堂時間已所剩不多,新知識不能充分的講解,完成不了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其次是方法的靈活運用。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教師應該具有應對課堂突發事件的專業素質,處變不驚,隨機應變。新課導入方法的靈活運用,對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1.5導課語主旨要領不清
導課語即開場白,是指教師在講授新課程之前精心準備的一段簡練、概括的教學語言,啟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使學生帶著目的聽課,有的放矢,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但是有些教師上課采取拉家常的方式,東拉西扯,半天回不到新課的主題上,造成學生時間的大量浪費。還有的教師在上課之前根本沒有導課語,完全沒有任何的語言過渡,直接開始上課,極易造成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心理障礙,聽課效果和學習效率必然會大打折扣。
2解決策略
針對以上總結新課導入中存在的常見問題,現提出一些解決思路,以供參考。
2.1明確課堂導入的目的,設計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導入方法或者方式一定要針對本節課所學知識,不能脫離教學實際,正如打靶,百發百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創作時,腦中要時刻想著這個意念,這樣才不至于“脫靶”。
2.2導入要承上啟下,注重新舊知識關聯
教師根據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在進行課題導入的設計時要重視新舊知識間的過渡,不能盲目的一味復習舊的知識,也不能直截了當的學習新知識。在新課的引導過程中要做到承上啟下,使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來學習新的知識。
2.3導入要具有直觀性和啟發性
教學是一門藝術,新課的導入就是這門藝術的序曲,要盡量以生動具體的事例引入新課,選擇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興趣的實驗作為導入方式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對于新知識、新概念容易接受并深入理解。
2.4導入語言要有藝術性
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活潑,富有啟發性和幽默感,避免繁瑣和啰嗦,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化學教學中的導課語設計,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好的導課語不但能提高教師的自信心,并且能夠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每個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到一種科學和藝術的享受。
2.5內容形式要生動
有趣味的東西,學生喜聞樂見。教師若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把與教材相關的趣味知識、故事引入課堂,不僅能吸引學生,使課堂產生愉快的學習氣氛,而且還能使學生越來越喜歡這門學科,自然而然的進入新課。
2.6教師要廣泛閱讀相關文獻,吸納更多的導課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正確的引入新課,根據學科特點、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情景,善于把有關知識聯系起來,誘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激情,引起學生接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濃厚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有一個成功的課題引入,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把學生引入探索知識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 康曉燕.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導入原則[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09).
[2] 張玉敏,郭艷華.高師生化學教學實踐中新課導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8).
[3] 李珍芳.漫談化學新課教學開篇藝術[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