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陽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二者之間進行互動、協同與融合可有效促進高等教育學校的發展,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實現高校的育人目標。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育人模式進行分析,旨在促進我國高校教育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 協同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應提高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并支持大學生創業活動。因此,高校在今后的教育變革中應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作為變革重點。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育人模式進行分析,以期為今后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1協同育人概述
1.1協同育人的內涵
早在上世紀中期,歐洲就已經出現了“協同育人”的理念,主要是用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然而,學術界對于協同育人尚未形成明確的定義。部分學者認為,協同育人主要是指將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目標,在系統內部實現資源共享與積蓄能量的雙向互動。還有一部分學者把在開放型市場經濟體制下,多種資源或個體在滿足社會各方面需求的前提下在系統內部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能量積蓄等作為主要原則,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的這一過程被稱之為協同教育。
1.2協同育人的主要特征
協同育人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主要具有系統性、開放性、互動性、融合性特點,其中系統性主要是指協同育人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互協調、合作,從而有效提高整體功能以更好的培養優秀人才;開放性主要是指協同與人主張互動合作,而合作本身就具有較強的開放性特點,使得協同育人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整合更多有效資源;互動性主要是體現在協同育人本身屬于一個動態教學過程,需要充分調動參與其中的各個主體之間的互動合作,避免出現封閉、各自為政的現象;融合性主要現在多種不同資源事物的有機整合,通過雙向互動、溝通、滲透、融合,從而產生發揮更大的力量。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的重要意義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強對學生的培養,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負著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主要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而創新創業教育則屬于一種新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重點強調大學生的基本素養與創新素質,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自由,可以促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個人能力。通過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可有效促進學生成長。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模式可有效提高高校的核心競爭能力,這種協同育人模式可以將學科之間進行良好和互動,并對高校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具有促進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最后,協同育人模式有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創新已經成為促進思政教育工作不斷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而協同育人則可以給予思政教育工作正確的引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還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中的積極元素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業的勇氣,促使學生獲取更強的核心競爭力。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主要應用
3.1意識層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在培養意識形態時應從學生的思想觀念角度出發,通過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高校思想政治、創新創業觀念,幫助學生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使得學生可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利用創新性思維模式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重點更加傾向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感想,通過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2環境認知
應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為學生打造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校園文化環境,使得學生可以在校園生活中不斷獲取新的感悟,并可以在這樣活潑健康的生活環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目標。在創設校園環境的過程中應注意利用文化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有利基礎。
3.3實踐育人模式
高校應在新時代下,從“一體三面”、設置學分制度、實踐體驗三個方面落實實踐育人模式,使得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與積累,提升個人能力與綜合素質,并逐漸成為符合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的全能型人才。
綜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互結合是高校與社會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如何將而者進行以及融合并形成協同育人的理想效果成為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一項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對協同育人模式的內涵、意義以及應用方式進行分析,以加強高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使得當代大學生更加符合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宋妍,王占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研究的意義與現狀[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8):100-103.
[2] 陳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應用技術型大學思政工作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6(20):79-81.
[3] 于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J].科教文匯,2015(12):10-11.
[4] 張秀麗,武毅英.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互補[J].中國大學生就業(綜合版),2017(04):42-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