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萍
摘 要:黨的十八大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彰顯了黨的人文情懷。注重心理疏導,也為加強和改進新時期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開辟了新的路徑。企業應努力創建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拓寬釋放心理壓力的渠道,從各個方面減輕職工來自各方面的心理壓力。
關鍵詞:職工心理健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和諧勞動關系
一、引言
國家需要一個和諧的環境,對企業而言,和諧的勞動關系和員工健康的心理環境,決定了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因此勞動關系是否和諧,對社會和企業來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做好職工心理疏導工作,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成為企業急需探討的問題。
二、企業員工存在的心理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思想文化相互影響,加上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覆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逐漸認識到自己正處于“迅速重分階層”的時代里,面對未來變數的惶惑產生了很多心理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貧富差距擴大導致心理失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但貧富差距也在逐漸擴大,導致“仇富”心理日漸顯露,成為企業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面臨的問題。
(二)企業改革給員工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這些年來,由于企業改制、改革措施的實施,部分職工被迫離職,甚至失業,從而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感和危機感。
(三)生活成本過高造成心理壓力
目前,很多企業職工感到家庭經濟生活壓力偏大,幸福感降低,有些遠離親人的職工由此感到前途渺茫,甚至走上極端道路。
三、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的發展的思考,它關懷的是人的和諧發展。人文關懷的根本指向是實現人本化生活,幫助人提高幸福指數。心理疏導是利用心理學知識來改變人的認知、情緒、行為和意志,達到消除病癥,治愈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目的。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理解,心理疏導是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幫助人們緩解心理壓力,消除思想障礙,解決思想問題。它是思想政治工作人本化的具體體現。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互為因果的,人文關懷精神需要通過運用心理疏導方法來體現,心理疏導方法運用又強化了人文關懷精神。
(一)根據員工的不同情況,準確把握心理疏導的關鍵點
1.新員工心理疏導
新員工進入公司,一般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在這個期間內,由于新員工和企業處于相互熟悉、磨合、適應的過程,他們或多或少地要面臨許多問題和困惑。如果這種心理困惑得不到及時、有效地解決,不但會延長試用期,技能和業績也提升不大。而且就算技能培訓得再好,如果仍有心理問題,員工也很可能會跳槽,導致企業的前期努力付諸東流,為他人做了“嫁衣”。因此,企業有必要在試用期間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新員工的困惑包括:是否會被群體接納?企業的價值觀是否與其一致?工作是否能提高其技能?面對這些,新員工一般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感和緊張感,影響到工作的業績和表現。如果這種心理困惑不能得到適時舒緩,新員工很有可能會跳槽,甚至與企業產生沖突,因此新員工試用期心理疏導非常重要。新員工能否安心、較快地適應環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企業能否幫助他們消除這些疑慮、解決這些困惑。
企業要以真誠、熱情去接納和感動每一位新員工。例如,公司通過舉辦歡迎儀式來迎接新員工,安排員工上崗前參觀企業,并由公司安排對其進行崗前培訓,讓新員工對公司的企業文化、經營理念以及公司的組織機構、工作職責等都有所了解,并對公司內部辦事機構和流程進行指引,而且還要在與新員工的每一次接觸中,都給他們留下和善、友好、親近的印象,盡量讓新員工感到團隊的溫馨與濃濃的人情味。同時,公司也要適時表達出對新員工的信任和尊重,讓他們感受到自身對公司的重要性和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
2.在職員工心理疏導
員工成為正式企業員工后,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長效的員工心理疏導機制。例如,開設員工心理熱線、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課講座、心理行為訓練、書信咨詢和網絡咨詢,運用宣傳欄、書報室等多種形式,向職工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隨時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不良苗頭和傾向,并予以疏導和解決。職工心理壓力在形成之后,有的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來得到緩解,有的卻由于自身認知的局限,難以通過自身解決。企業要建立健全職工心態情緒匯集和反映調節機制,加強職工心態狀況的監測、評估和預警,完善職工心態疏導、調適與平衡工作體系,通過政策調整和心理疏導,幫助職工在潛移默化中消除不平衡感,促進職工情緒交流渠道暢通,避免不良心態的不斷累積,引導職工心態朝良性方向發展。企業管理者應尊重員工,要從“心”去了解、去誠待員工,站在員工的立場為他們考慮和解決問題;應給員工足夠的面子,同樣的事,由于角度不同,在員工心里產生的反應也不同。管理者應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員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并應當考慮如何在不傷及員工自尊心的情況下妥善處理問題。
3.離職工心理疏導
員工提出離職申請,并不意味著心理疏導工作已結束,在這個階段,企業管理者更應該去查找原因,從而發現影響企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便于企業將潛在的不良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例如,企業管理者可采取離職面談、離職調查等方式了解員工離職的原因,幫助離職員工擁有良好的心態,避免可能發生的沖突。
(二)企業應努力創建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是有效解決員工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途徑,寬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是每一位員工所向往的,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有利于員工的身心健康和心情愉悅,減少發生潛在矛盾。企業可以設立休閑場地,提供多種服務,如健身、聽音樂、網球、籃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員工可以通過各種休閑娛樂活動,適當地調節心理困惑,減輕心理壓力。同時,企業也可以開通一個網絡交流平臺,傾聽員工們的心聲,讓員工可以直接將心中的苦悶與煩惱向企業反映;企業領導也可以與員工進行正面的交流與探討,幫助員工解答心中的疑惑,緩解員工的心理情緒等,為企業開展員工心理疏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拓寬釋放心理壓力的渠道
企業要通過開展多種內容、多種形式的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體育活動,開展訓練目標明確、挑戰自我、磨煉意志的團隊訓練活動,開展廣泛的讀書活動和經常性的技術練兵活動,來擴大職工群眾之間的相互交往、擴大領導和群眾之間相互溝通,幫助心理壓力較大的職工消除煩悶感、緊張感、失落感和自卑感等不良情緒,以獲取成就感、自豪感、滿足感和快樂感等良性情緒。同時,企業要通過多種多樣的企業文化活動,強化職工的參與意識,提高職工的參與興趣,使職工在企業文化活動中充分陶冶情操、展現自我、提高能力和愉悅身心,以減輕職工來自各方面的心理壓力。
四、結語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提出,對豐富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內涵,拓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視野,提高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尊重員工的個性自由,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重視員工的全面發展,就能調動一切有利因素,更好地促進企業的和諧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