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勤仙
摘 要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深化土地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現階段促進我國快速發展的必要手段。鑒于此,本文針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我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順利進行貢獻力量。
關鍵詞 農村土地 確權登記頒證 土地承包經營權
一、前言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現階段我國土地改革要面對的重要問題,這是與億萬農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大事,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因此,必須加快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進行,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現有的農村土地承包法進行修訂,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確實權、頒鐵證”。
二、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歷史遺留問題嚴重
近年來,我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雖然有一些發展,但是缺乏改革創新。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是歷史遺留問題嚴重,農村土地制度變革與時代的發展嚴重脫節。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制度缺乏穩定與完善的法律法規依據,缺乏對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有力保護。在1998年對二輪延包進行改革時,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對當時漏登的承包土地和現有的新開荒耕地進行統計,但是卻嚴格按照原有的資料進行登記。再加上當時要根據承包面積上交承包款和提留款,這就導致部分因漏地較多而不愿登記的農民沒有參加到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中來,為后來工作的開展留下了很大的隱患。另一方面,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試點工作開展時,黨中央對落實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意見還未確定,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難以避免的問題。
(二)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對象不明確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主要作用是明晰產權,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進而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提供良好的基礎保證。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土地糾紛,需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作為依據。但是,目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對象不明確,登記內容不統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給誰是各界人士關注的重點。[1]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缺乏法律意識,當代工商局找不到注冊登記信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具備法人地位,甚至對自身經濟組織的基本屬性都不了解。另一方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結構也存在嚴重問題。成員的資格界定缺失,權利、責任、義務不明確以及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等問題進一步增加了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對象明確的難度。
(三)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與現行法律承包期和承包關系的矛盾凸顯
現階段,我國的主要土地制度是落實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但是如果要維持農村土地確權的這種關系長久不變,就會與現行法律的承包期限和承包關系自相矛盾。承包期限是與農民的經濟效益息息相關的,它關系到農民是否可以得到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關系到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穩定和完善,關系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是農民生產生活的依據和參考。承包期限的不同導致農民群眾對土地的關切度會發生很大改變,進而直接影響他們參與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就政府管理而言,在任期內的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會認真對待。但是,部分基層工作人員會選擇把矛盾推后,或者出現趕進度、輕質量的現象。就峨山縣來說,這次土地確權工作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公司來具體操作,因為工作量相當繁重加上工作人員不熟悉當地的情況,不采取村、組干部和村民的建議、意見,進而導致農民群眾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不信服、不認可,影響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順利實施。
(四)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實際成果是否與投入成正比
近年來,我國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明確地將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對各地區的相關工作給予財政補貼,就數據信息分析,2014—2015年一年的財政補貼就接近60億元。當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缺乏明確的經濟組織界定和成員資格界定,但這又是一項必須進行的工作,關系到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實際生活,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因此,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否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實際效果是否與投入成正比,是各界人士應當關注的重點。
三、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相關問題解決策略探討
(一)加快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訂工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農村土地承包法難以滿足現階段土地管理的全部需求。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加快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訂工作。在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時,要與物權法保持一致。規定農村經濟組織中成員集體所有的概念,并且明確規定土地所有者、承包經營者、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同時,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必須明確規定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具體確權的初試時間以及確權的期限。
(二)明確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員界限問題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員界限問題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不僅關系到當前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未來土地管理需要關注的重點。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訂首先要做到歸屬清晰,明確“集體成員”的概念,對集體土地資源和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員的邊界進行規定。首先要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人地位,對其經濟類型進行劃分,進而明確界定參與人員的資格,并對其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責任/義務進行規范。其次要嚴格參與成員的進入和退出的相關制度,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規范化管理。
(三)出臺相關政策對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進行規定和詮釋
黨中央和相關政府部門必須加快相關政策意見的制定,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與現行法律承包期和承包關系進行合理的劃分,明確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具體含義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同時,應加快對現有法律的修改,調整農村土地承包法相關的法律法規,以適應當前形勢下的土地承包關系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明確其屬性和地位,并配備相應的法律條款,進而確保全面推廣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順利實施。
(四)提高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實際成果的利用率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是必須進行的,由黨中央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因此,必須合理地開發利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成果,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推進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發揮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促進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
四、結語
在此次研究中,分析了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快進行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訂工作、明確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員界限問題、出臺相關政策對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進行規定和詮釋以及提高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實際成果的利用率的解決策略。望此次研究的內容能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順利進行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龐新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需要認真探討的幾個問題[J].山西農經,2015,3(36):46-47.
[2] 唐玄武.莊浪縣農村土地承包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做法成效與問題探討
[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6): 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