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新
【摘 要】班長是班級管理的靈魂人物。培養一位優秀的班長是一門高超的領導藝術。班長的能力結構以崗位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來構建。班長管理能力必須從能力形成的路徑中獲得,在具體的活動任務和特定情境的碎片中積累經驗和提高。班長人選甄別的方法有:觀察法和分步試驗法。
【關鍵詞】班長; 崗位需要 ;能力結構;方法; 任務;情境
班級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班長。班長在班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班長是班主任與同學們聯系的橋梁。班主任的一切意圖和指令必須通過班長得到貫徹和實施。一位得力的班長可以讓改變班風乃至班級的學風。而不得力的班長總是讓班級處于混亂之中。得力的班長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養的。而塑造和培養一位得力班長既不是輕而易舉的,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塑造班長是包含管理的藝術、教育的藝術和哲學智慧的。那么,如何提高班長的管理能力呢?
一、班長能力結構的理論模型為班長甄選提供了理論依據
從崗位需要出發,以班長這一崗位能力為中心的多重標準來甄別班長人選。
崗位能力與要求是班長人選依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班長這一崗位常常被忽略。班長這一崗位屬于管理隊伍中的細胞和最小單位。同時,班長又是上傳下達的環節,正所謂“上面千條線,班長一根針”。因此班長這個崗位需要多重能力。要選出適合擔任班長的人選,必須分析班長崗位的能力結構。班長必須面對學生個體,是最前線的管理者,其工作之復雜和繁重,其方法之靈活與嚴謹等等要求班長有足夠的威信,因為要面對眾多的學生,所以,必須要善于交談,善于交際,應屬于霍蘭德典型人格特征中的社會型的典型人格。同時又因為需要與老師與同學以及學生會各部門之間的溝通,班長需要具備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協調能力。而優秀班長權力的獲得途徑不僅僅來源于任命的法定權力,更來源于學生崇拜與追隨的超凡權力。超凡權力的獲得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學生自身的基本條件和個人素質中獲得;另一個是從與學生的管理經驗中獲得。從班長自身的學習、管理工作、生活、自我成長四個維度看,班長的能力構成應包括:學習能力、管理他人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這些能力之間彼此影響,相互作用。若單以管理能力來看,其能力結構應以工作內容和工作對象的指向性來進行分類分級。從對班長個人造成的實際影響來看,其核心能力應從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出發,在個人的承受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后方可進行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因此,心理承受能力是核心的基礎能力。在管理過程中,影響最大的應是方法能力。方法能力直接在管理實踐中形成并反制管理的效果。方法能力包括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所以,從對班長的影響程度看,三大能力以心理承受能力為內圓以自我管理能力為中園以管理他人的能力為外圓形成了能力的同心圓。對他人的管理能力進行分級來看,則包括三個相互交織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與應變能力。這是班長管理能力的核心組成。對班長進行選拔就應從這些能力結構所對應的素質特征和外顯指標表現進行甄選。
二、從能力形成的路徑中找到培養管理能力的方法
首先,能力本身是內隱的。能力是在實踐過程中在完成任務的情境中獲得和提高的。離開了任務和情境的要素,能力無法形成。任務與情境在班長管理工作過程中有諸多的表現。這些表現通常都是微觀的,是碎片化的,是具有特定情境性的。在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權力自然獲得。
其次,能力也是在經驗的累積中逐步形成的。能力的形成過程有幾個重要的環節和節點。這些節點形成三個階段。甄別和選拔階段,鍛煉階段,提高階段。先甄別和選拔,然后在分配特定任務的過程中進行訓練和鍛煉以積累經驗教訓,最后,讓學生在更加復雜的事務中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班長管理能力培養的經驗碎片
1.班長人選的甄別首先考慮個人基本條件和基本素質。班長的選拔任用要從了解學生開始。要從50~60個學生中選拔出一個可以擔任班長的人,這個工作量是很大的。而報到之初,班主任了解學生的渠道很少。班級建立之初,班主任了解學生的渠道一般只有從報名冊中獲得。在報名的第一個星期內,有經驗的班主任基本上能篩選圈定出班長人選的大致范圍。這是第一次的甄別。第一次的甄別依據主要是:個人基本條件。這些條件是學習成績在中上水平;個人形象上必須是五官端正、身體健康、身高合適;性格開朗活潑;有正義感;比較喜歡親近老師。這種選擇主要是為了讓班長在未來樹立個人威信。因為成績不好、個人形象不佳的人是很難讓學生們接受和屈從的。班長是一個班級的領袖和明星,因此必須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多半具有偶像崇拜的心理,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偶像。性格外向的人充滿了活力,可以很快地調節關系,活躍氣氛,成為人際關系中的焦點人物和明星人物。明星的影響力是一種建立在內心深處的自然而然的適應性的力量。可以讓被管理者產生心甘情愿的臣服感。這是權威建立的必經之路。管理者可以有權力但不是都有權威。權力帶有嚴重的暴力成分,權力多半使得人際關系處于緊張的狀態,權威則可以建立和諧的秩序。權威具有親和力。班長必須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偶像。
其次,選拔班長也必須遵循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哲學原理。主觀的判斷往往產生偏差。單憑第一印象很難看準人。個人的首因效應往往有假象。所以,選拔之初,要先了解學生的客觀實際。班長的崗位職責要求班長必須具有職務能力。從崗位的需要決定了角色的選拔。班長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班長必須有一些基本素質要求,從工作的要求看,包含以下素質:表達欲望強烈;勇氣與膽量;自制力;靈活性;精力旺盛。有了這些素質還需要有溝通和協調能力,主要表現為:分配任務,觀察能力,方法能力。
2.甄別的方法:觀察法和分步試驗法。從報名的時候,班主任就要留心觀察,哪些學生具有一些班長的基本特征。比如:誰是小團體的核心人物。人際關系中的嚴重事件是在班級中出現了小團體。這個小團體如果沒有外面的力量干預,任其發展是對班集體最大的危害。它使得班長的權威和權力受到牽制,分散了班長的唯一中心影響力。班長必須是班級中唯一的中心。當然,明星不一定能當領袖。但是,領袖必須一定是明星。權力欲望強的人,喜歡支配別人。觀察法是初步的甄別方法。還不足以選出合適的人選。還需要分步試驗。所謂分步試驗,就是具體讓班長人選去做一些難度適中,需要去勸說學生的事件。一次試驗一個標準。比如,考驗一個候選人是否會授權,只要讓他去收班費。如果他到每一個同學那里去收費,他就不適合做班長。如果他想到一些辦法,比如,讓各個寢室的寢室長來收費,自己將矛盾下放和轉移,這個人就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他只需要管理寢室長就可以了。如果寢室長不能完成任務,他可以借著幫助寢室長收費來使其歸順。endprint
3.塑造班長的正面形象。班長站在講臺上的時候,面向全體同學,必須讓同學們認可和接納。心理學告訴我們,你聽誰的話,一定是你喜歡他。讓班長得到同學的喜歡,首先是樹立個人的正面形象。樹立個人正面形象的手段很多。其中兩個方法最重要。一個是外在形象;一個是倫理形象。樹立外在形象就是要在穿著上、言談舉止上形成示范作用。個人穿著必須符合主流社會的審美觀,形成穩重的形象。所謂倫理形象,就是隨時表現自己的正義感和正面形象。這是為了建立秩序。
4.放大細節,樹立威信。樹立班長個人威信的方法很多。其中,放大細節是重要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比如開會點名。點名是樹立個人威信的重要途徑。可以將細節放大,有限地故意放大細節,是彰顯權力的象征,也是權力的最露骨表現。在細節上屈服,就為重大事情的屈服奠定了基礎。
5.培養班長的自信心。班長也是學生。他擺脫不了學生的局限和缺陷。建立班長的自信心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班長對學生中出現的一些不正常現象的把握還是很準確的。但是,面對諸多問題,無從下手。學生中的問題牽涉的面廣,多半都是宏觀問題的微觀表現。如果能夠一件件的小事中具體的事情中做成功了,將會極大地增加班長的信心。這是成功累積的方法。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是做事的思路和方法。所謂小處,就是具體的事務。從具體出發,從一個個體出發,解剖一個個棘手的小問題,從戰術層面給予更多的技術指導,慢慢上升到戰略層面、宏觀層面。第二個原則是放手不放眼。鼓勵班長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但是,對班長必須掌控。徹底放手會潛伏著極大的隱患。要劃定底線和界限。
班長的地位是在具體工作中得到鞏固的。不做事,沒有地位可言。班長的基礎地位不牢靠,后面做什么都出問題。管理是科學的,是個別性的,也是經驗型的。選人、用人歷來就是一門高超的藝術。班長雖小,卻不易。
參考文獻:
[1]張潤生,基于崗位能力素質模型的人才評價選拔測評方式設計.人力資源管理,2014-08-08
[2]張青連,試論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理念,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6)
[3]邵國平,苗德露,楊琳,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能力:結構與測量,心理研究,2013-04-01
[4]張紅榮,構建高校學生輔導員核心能力結構,遼寧教育研究,2007-05-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