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賽
[提要] “一帶一路”的提出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處于內陸省份的湖南對外直接投資也將直接受益。本文著重分析湖南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現狀,總結其特點,為湖南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開放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現實依據。
關鍵詞:“一帶一路”;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現狀;特點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編號:14C0292)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9月25日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在中亞和東南亞出訪期間先后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發展倡議。湖南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省份,積極融入與對接“一帶一路”,對湖南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1,830億美元,同比增長44.1%,連續14年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與此同時,湖南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湖南應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通過對外投資,實現湖南“走出去”戰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一帶一路”對湖南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
“一帶一路”是中國立足于統一國內國外兩個格局提出的國家發展戰略,湖南憑借“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地理優勢,通過珠三角洲、長三角洲、大西南區域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合作,這對于促進湖南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特別是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擴大和戰略布局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一帶一路”倡議為湖南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化解剩余產能、調整產業結構的廣闊空間。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內經濟增長速度降下來,湖南也面臨如何破解發展的難題,認清當前發展形勢,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借助“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推動湖南傳統產業、富余產能轉移,化解省內產能過剩、資源能源消耗過度,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水平,同時也提高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
(二)“一帶一路”倡議為湖南對外直接投資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奠定了基礎。目前,湖南省對外投資位于中部六省第一,全國第十,與沿邊沿海地區相比差距還比較大。據數據統計,湖南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中還處于“有待加強型”地區,這意味著湖南對外投資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隨著湖南與沿線國家進一步深入合作與發展,為湖南企業搭建更多的合作共贏平臺,以實現區域間經濟的互聯互通,共同發展。
(三)“一帶一路”倡議為湖南對外直接投資產生逆向技術外溢提供了渠道。湖南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對外投資的合作過程中,通過跨國并購國外企業,利用海外智力和研發能力,增強技術革新和本土化生產能力,充分吸收對外直接投資帶來的逆向技術溢出,推動湖南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二、“一帶一路”下湖南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一)起步晚、發展慢。湖南對外直接投資起步較晚,2000年1月,湘潭神州龍實業公司在阿爾及利亞投資100萬美元,正式拉開湖南海外直接投資的序幕。從2007年開始,湖南新批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的數量和中方投資額總體增長較快。但2009年、2010年和2012年對外直接投資的同比增長均為負值,這主要是受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2年國際經濟風暴的影響,對外投資回報率回落,投資步伐放緩。
(二)所占國內比重不高。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的推進,湖南相繼出臺《湖南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行動方案(2015-2017年)》和《湖南省推進“湘企出海”行動方案(2017-2020)》等一系列措施,促進湖南對外投資的快速發展。從圖1中可以看出,截至2016年,湖南備案境外企業1,348家,其中2015年新增180個,2016年新增171個;2015年、2016年境外中方投資額分別為27.81億美元、33.53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3.1%、20.6%,可見,湖南省已經成為中部發展最強勁的省份之一。(圖1)
從圖2可以看出,全國對外直接投資在這10年間呈現穩步快速上升趨勢,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較2012年翻了一倍多,湖南對外直接投資除2009年、2010年和2012年出現走低以外,其他年份都逐漸增長,但占全國的比例還是十分低,再加上外部經濟環境出現低迷走勢,阻礙了湖南對外投資的順利開展。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湖南對外直接投資在2015年和2016年呈現出遞增趨勢,為湖南對外投資打開良好的局面。(圖2)
(三)發展區域有待進一步拓展。對湖南省而言,2016年是對外直接投資最好的一年。最新數據統計,湖南境外投資分布在86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區域較廣,備案境外企業1,374家,僅2016年備案境外企業171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的境外投資企業有113家,主要集中在越南、柬埔寨、伊朗等國,可見,湖南融入“一帶一路”的成效顯著。從表1可以看出,湖南對外投資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投資最多的是占比70.2%的亞洲,北美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是未來積極開拓的區域。因此,對外投資的區位分布與湖南對外貿易經濟具有一體化發展趨勢,兩者相互促進,對外貿易越擴張,對外投資分布越廣,投資量也越大。(表1)
三、“一帶一路”下湖南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
(一)跨國并購成為湖南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目前,湖南境外投資的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投資方式的多樣化與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密切相關。除采取獨資和合資的方式外,出現并購投資、增資擴股、產業鏈投資,使用戰略聯盟形式開拓國際市場等形式,湖南對外投資方式以海外并購尤為突出,通過跨國并購,既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優勢資源,又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據統計,2016年湖南跨國并購項目33起,同比增長20.6%。
(二)民營企業成為湖南境外對外直接投資的主力軍。隨著湖南民營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許多民營企業紛紛走出國門,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涌現出三一重工、科力遠、湘潭神州龍為代表的對外投資大型企業,如三諾生物投資近2億美元并購美國血糖儀生產企業尼普洛;泰富重工投資2.2億美元和巴西合作,成立合資企業,從事海工和航運服務等。從表2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占比超過97%,已經成為湖南對外直接投資的中堅力量。(表2)
(三)亞洲國家和地區是湖南對外投資的重點地區。目前,湖南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洲尤其是東盟地區是投資的重點和熱點地區,但大項目主要集中在北美,歐美則是湖南企業實施跨國并購的主戰場,以中聯重科、時代新料、三一集團為代表的優勢企業通過一系列跨國并購積極進軍歐美市場。從圖3可以看出,2016年新設的境外企業所在地區來看,70.2%的境外企業集中在亞洲地區,20.5%的新設企業在北美洲(美國)、歐洲(德國)等發達地區,9.3%的境外企業設在非洲南美洲等新興地區。(圖3)
(四)對外投資行業門類較齊全。湖南對外投資最多分布在制造業、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采礦業等行業。從圖4可以看出,2016年占比最多的是制造業,達到29.59%,比較突出的是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兩家優勢企業,目前已躋身于中國跨國企業及對外投資100強;以雜交水稻為代表的農業產業全年行業占比16.33%,先后開展10多個國際農業合作項目,與2015年幾乎持平;采礦業占行業總投資的14.29%,先后在“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企業,進行礦產資源勘探以獲得礦業權。(圖4)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大數據報告(2017)[R].2017.
[2]劉春娥,熊碗蘭.湖南對外投資主要特征與結構變化分析[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6.9.
[3]湖南省商務廳.湖南省十二五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及十三五展望[R].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