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芳
信息化背景下的《心肺復蘇CPR》教學
彭 芳
我國每天約有1500人死于心臟驟停,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者可能有50%患者被救活,但目前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卻不足1%。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高職護理專業開展有效的心肺復蘇CPR教學是十分必要的。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逐漸成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將結合信息背景,對心肺復蘇CPR教學進行相關研究。
信息化 心肺復蘇CPR 教學
《心肺復蘇CPR》教學來源于護理專業的《急救護理》課程,該課程屬于護理專業核心主干課程,全課程分為三個模塊:院前急救、急診科和重癥監護病房ICU,本文將選取“院前急救”這一模塊,對具備一定臨床護理知識的專業二年級學生展開教學。由于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對知識的整合能力、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強烈的掌握救護技能的愿望,因此開展《心肺復蘇CPR》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由于學生厭煩枯燥單一的教學,喜歡使用電腦、平板、手機等工具進行學習,因此本文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展開更為有效的教學。
結合專業課程標準、護理職業崗位要求,對于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心肺復蘇CPR》教學需要達到以下三維目標:首先是知識目標,學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確心跳驟停的基本知識,掌握心肺復蘇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要領;其次是技能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緊急事件的應對能力;最后是素養目標,需要培養學生的愛心與責任心,體會“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的職業內涵。
由于心肺復蘇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有專業標準、要求嚴格,對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生喜歡使用信息工具進行學習、渴望實踐的特點,將枯燥難學的理論和步驟輔以信息化教學手段,采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任務引領-情景教學”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具體如下。
(一)課前預習自學
首先,教師課前通過班級微信群發布預習任務和相關微課視頻,引導學生使用手機АPP——“現場心肺復蘇指導”進行交互式模擬演練,讓學生了解最新的國際心肺復蘇指南,通過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媒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中自主探究
1、理論授課
教師首先通過猝死病例引出本次課程的授課主題,圍繞病例啟發式提問引出本次課程的教學任務,并樹立學生急救意識。在講授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多媒體課件,播放標準版的CPR救護流程視頻,讓學生獲得整體性的認知。接著深入淺出地講解“評估-呼救-人工循環-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評價”各個步驟,對難理解的知識點輔以板書,對重點環節再次播放操作視頻與動畫以利于理解。同時,利用學生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教師播放網絡說唱版心肺復蘇視頻,讓學生自行總結操作口訣,讓枯燥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化繁為簡。最后,為了了解學生是否已掌握教學重點,教師利用問卷星設置五道客觀題進行及時課堂測試,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重點講解,由此解決教學重點。
2、實訓授課
首先教師分步驟演示正規操作流程,并著重講解注意事項。接著學生按學號分為8組,每組5~6人,小組內學員輪流練習,其他組員給練習者拍攝視頻,便于后期針對性地糾錯,學生邊學邊練,小組共同協助,確保精準掌握心肺復蘇的操作要領。然后,每兩個小組選出一個操作練習視頻,其他學生通過手機投影進行觀摩,師生共同評價,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此基礎上,教師播放《太陽的后裔》《青年醫生》等熱門影視劇中心肺復蘇的片段,讓學生進行糾錯,從錯誤當中總結,再次強化了操作要領,突破了本次課的教學難點。為了鞏固本次課所學,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與學生一起總結心肺復蘇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梳理流程、理解記憶重難點,最后,教師通過微信群、大學城空間發布課后作業,讓學生自測所學,引導學生進行作業互評和答疑。
(三)課后提升實踐
(1)實踐練習——提高心肺復蘇搶救成功率的關鍵在于高質量的CPR上,因此教師引導學生課后進行大量的練習,如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聽歌曲練習心肺復蘇》,讓學生練習按壓頻率。
(2)崗位見習——安排學生到醫院急診科輪流見習,將課堂所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3)志愿服務——心肺復蘇不僅是醫務人員必學必考項目、更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救命技能,每多一個人掌握心肺復蘇、就可能會有人因此得救,秉持這種思想,教師引導學生開展了課外志愿宣傳,積極傳播心肺復蘇的操作要領。
在高職護理專業開展有效的心肺復蘇CPR教學是十分必要的。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逐漸成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結合信息背景,對心肺復蘇CPR教學進行相關研究。通過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入以上課前、課中、課后各個環節,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心肺復蘇是目前解決心臟驟停最有效的措施,希望通過本文引導學生掌握復蘇要領,提高專業技能,挽救更多寶貴生命。
[1]王芳,張海民.急救模擬人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02).
[2]黃靚,熊文昊,向瓊,高勇強,鄒飛燕,康穎,王漢群.醫學模擬人在全科醫學生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38).
(作者單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