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靜嫻
【摘 要】幼兒的安全,不僅關系到幼兒的身心健康,也關系到家庭的平安幸福。所以幼兒園工作應把安全放在首位,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著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力求家園合力,利用各種方式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關鍵詞】培養;保護;意識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多數在3-5歲之間,他們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動一動,這是孩子們好奇的天性,但對危險事物意識不到危險性,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為一個幼兒教師要以人為本,充分認識到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這幾年來我在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作了以下嘗試,與同仁共探。
一、教學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
利用談話活動,提醒孩子的安全。“千般照顧,不如自護”,想方設法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我經常組織幼兒“找一找”的談話活動,平時有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隱患,如桌角、柜角、窗臺等容易有碰傷,平時我們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
要孩子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有一次邊談話邊做實驗,倒了一杯熱水,請小朋友說一說,應當怎樣喝?李靈小朋友說:“用手摸一摸杯子的外面,如果燙手就不能喝。”吳新親小朋友說:“喝水的時候,應該先吹一吹,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就不會燙著了。”老師說:“這兩位小朋友都說得很好,大家鼓掌獎勵。”
利用美術活動,教育孩子的安全。我設計了一組圖片講述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的一些事項,如過馬路時要走人行道,紅燈停,綠燈行;上下樓梯要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在乘電梯時不扶欄桿,跟從電梯的節奏上下;乘車時不在車箱內來回走動,手和頭不能伸出窗外。
利用講故事,對幼兒進行安全認知教育,例如故事“小明跟陌生人走丟了”。這個故事說明,我們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當心壞人欺騙。放學回家要等爹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人來接。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有人敲門聲不隨便開門,可以說:“我爹媽不在家,請你以后再來好嗎?”
利用游戲活動,增加安全意識。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采用喜聞樂見的游戲,并要把安全教育納入目標內容之中,讓幼兒掌握有關安全的知識,并會運用,如角色游戲,“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我讓小朋友分別扮演群眾、交警。當扮演群眾的小朋友發現事故會撥120急救電話,叫救護車,撥122找交通警察;扮演交警的幼兒要維護事故現場,指揮交通事故現場,拍照事故現場。這樣提高了幼兒的交通安全知識。
為了對消防知識的教育我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請了縣消防大隊的消防戰士走進幼兒園,為幼兒講解消防知識。使幼兒知道了哪些地方容易引起火災,火災的類型,各類火災的撲救方法、“119”為火警電話以及自救逃生的辦法等消防知識。
組織小朋友們到消防隊參觀,讓幼兒了解消防知識,同時了解消防隊叔叔的軍人生活,在參觀的過程中,孩子們高興地觀看了消防戰士的訓練表演,對他們精湛的技能報贊嘆不已并給予熱烈的鼓掌,消防車輛裝備和滅火器材都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指導員親自手把手教小朋友防毒面具、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接著孩子們又走進了戰士們的宿舍,看到叔叔的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小朋友說:“午睡時我們也要把鞋子放整齊”。這次參觀孩子們在輕松、歡快中不學到了知識,為他們上了一堂既生動又有意義的教育課。
幼兒園是防火能力比較弱的一個群體,開展這樣一系列活動具有現實意義,小朋友們通過活動對消防的了解不再只是電視里看來的,老師、大人嘴里聽到的那么模糊,而是親手“觸摸”到了消防知識,拓展了視野,更是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二、營造環境提升安全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每個幼兒提供學習與表現的機會”它能潛移默化地豐富幼兒的安全知識。我們幼兒園正進行重建的教學樓,是為了營造幼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可去年十月的一天我們正舊教學樓上課,忽然聽到一聲巨響,原來新教學樓在施工中用電量過大,引起舊教學樓電表爆炸。頃刻,火花四射,濃煙籠罩著整個幼兒園,而我班離出事點最近,只有10來米,當時孩子從外面看到火花,聽到巨響,又看到濃煙滾滾,一個個孩子嚇得驚惶失措,哇哇亂叫。但也有一半小朋友能用手護著小嘴,正在教室的我也驚慌不已,但立刻想到的是孩子的安全,要求小朋友坐在位子上別亂跑,保持安靜,聽老師的指揮。三分鐘后,我馬上清點班級人數,想不到竟然少了二名小朋友。這時我的心一跳,出于本能我立刻沖出教室門外,隱約中發現他們在看火花,我一把摟住他倆,還好墻上的水泥碎片掉下來只劃破了我手背的一點皮。這兩個孩子安然無恙。過了一會兒家長、周邊群眾都跑來了,把幼兒園操場圍得水泄不通,但孩子們卻都在教室里。經檢查,幼兒園中每個小朋友都毫發無損,老師除我有點微傷外,其他都只不過驚慌一場。可見我們園幼兒安全工作還算做得較到位的。
幼兒園需要有個良好的教育教學硬件環境設施。如教室要寬敞明亮,活動室要玩具齊全,還要有臥室、兒童圖書館、兒童廚房、美術舞蹈房、鋼琴房等,使兒童有個安全舒適成長的搖籃。
幼兒園需要有個良好的教育教學軟件環境,《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教師和工作人員要在工作中要特別細心,事事處處以幼兒為中心,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家園合力增強安全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更多的時間是家里,家長要對幼兒的安全應有足夠重視,因為孩子充滿好奇心,非常容易發生意外的。家里的藥品、殺蟲劑等危險物品不得隨意擺放,避免孩子誤食。如一次亮亮的媽媽在墻角放伴有老鼠藥的油條,用來毒老鼠。后來亮亮看到油條就撿起來吃,他根本想不到是媽媽用來引誘老鼠的,幸虧發現及時,送醫院搶救,才脫離危險,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提升家長安全意識和認知水平,為了家園配合我經常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向家長發放"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問卷表,請家長如實填寫幼兒在家的自我保護情況,從家長反饋的信息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幼兒園定期在家園聯系欄上張貼有關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小常識,向家長宣傳一些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我常利用親子活動,設計孩子和家長一塊玩的安全小游戲,這樣既讓孩子感受與家人玩的快樂,還會使孩子懂得簡單的安全知識和救治技能。如針對幼兒流鼻血,向家長、幼兒演示正確的處理方法:先把頭向后仰,用干凈的軟紙或藥棉堵住鼻孔,再用冷水敷腦門,安靜待一會,不要亂動等等。
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引導他(她)看看什么地方,有什么樣標志,如交通標志,紅色的表示禁止,黃色的表示警,綠色表示通行。家長要提醒孩子按交通標志執行,以免發生危險。
幼兒園的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各項工作的基礎,只有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幼兒園的各項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開展。因而幼兒園必須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幼兒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要努力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中小學安全教育》[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92-93.
[3]張慶.《基于危機管理視角的幼兒園安全預防》[J].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