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華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及教學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化,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未來生存發展方面的問題進行考慮,將終身教育思想滲透至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充分發揮,使學生積累更多語文知識、語言技能,加深學生的文化素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高雅的言談舉止。語文素養的內涵極為豐富,教師需要對其培養工作提高重視,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語文教學 語文素養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076-02
傳統語文教學工作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家長和學生對分數較為關注,將其視為是考量教學及學生學習情況的唯一標準,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內在品質、語文素養等方面的培養和提升,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實效性產生影響。下面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工作進行具體分析,以期為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及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提供一定可供參考的建議。
一、語文素養概述
語文素養,即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中涵蓋了語文能力、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審美情趣、語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人文素養、思維品質等較多方面的內容,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對上述內容的培養產生更多重視,不僅需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對學生上述語文素養進行培養,進而為語文教學工作功能及作用的發揮奠定基礎,促進學生發展。下面對語文素養的培養工作進行具體分析。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一)對思想觀念進行轉變
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教師需要對原有的思想觀念進行調整和轉變,對“分數為重、成績為重”的思想進行轉變,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情感態度、審美情趣、語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人文素養、思維品質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考慮。以《詹天佑》一課的教學工作為例,教師不僅需要將教學重點放在生字生詞講解、段落分析等方面,在實際教學時需要將愛國主義精神的相關內容滲透至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覺得詹天佑具有哪些你想學習的品質?”學生七嘴八舌的回答:“熱愛祖國”、“認真嚴謹”、“以身作則”、“堅持不懈”等等,趁此機會教師可以順勢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更多語文知識、學習方法的同時,情感態度、審美情趣、人文素養、思維品質等方面也會有所提升。
(二)教學內容的優化和擴展
以《北京的春節》一課的教學工作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不僅需要完成知識的講解和思想情感的灌輸,同時還對資源整合、教材研究、課程設置方面的工作進行了調整;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器為學生展示春節主題的視頻動畫和圖片,將貼春聯、年畫、吃餃子、守歲等畫面展示給學生觀看,同時也可以按照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十五等順序將北京春節期間的場景及畫面進行展示。總之,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可以突破課本的限制,對生活中的素材、網絡教學資源、歷史資料等進行充分利用,使學生更好的增長見聞、開闊視野,最終實現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目標。
(三)教學方式的調整及優化
高年級學生在理解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綜合素養的培養,充分發揮語文教學工作的教育功能。以《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為例進行分析: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器為學生播放一些影視資料和動畫視頻,生動的為學生講解圓明園毀壞前后的差異,在學生對課文有所理解后,教師可以對情境教學法等進行適當的應用,比如教師將學生分為5組,各組學生自行決定扮演英法軍官、牧師以及記者的角色,對軍官士兵為了搶奪財寶從四面八方沖進圓明園的場景進行表演,對搬走景泰蘭瓷瓶、珍寶、金條等情景進行表演;最終各個小組學生進行互評,并且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觀點等進行分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及語文知識積累,最終為學生語文素養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總結全文,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發展及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作用的發揮等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對此方面工作產生足夠重視,對自己的思想觀念教學調整,將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滲透至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斷深化語文素養的培養內容,最終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促進學生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喜平.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探討[J].時代教育,2015(4):236-236.
[2]張華美.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J].新課程·小學,2017(5):238-238.
[3]翁曉.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中文信息,2015(3):307-3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