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業務實訓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在提升學生的物流實戰能力,掌握物流業務流程和操作方法,滿足物流行業的對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發揮著重要作用。物流實訓模式的確定決定著物流業務實訓的目標和人才培養的成效。本文結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實訓模式的現狀和問題,有針對性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 物流實訓模式 存在問題 制約因素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F2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230-02
物流專業是為滿足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物流業務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而開設的一門新興應用型專業,物流實訓則是為提升物流業務和管理實踐能力,將物流專業教學與物流業務及管理實踐相結合搭建的平臺。為滿足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近幾年來,國內應用型本科高校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實訓室,但利用率較低,實訓成效甚微,與物流企業需求脫節。如何改變目前的物流實訓現狀,提高物流實訓的成效,讓物流專業的學生能適應物流崗位的需求,顯得十分的緊迫。
一、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實訓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物流專業作為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是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開設此專業的高校以高職及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主,專業方向涵蓋倉儲配送、物流運輸、第三方物流、貨運代理、物流信息化等領域。為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動手操作能力,增強信息化的理念,掌握信息化技術,物流實訓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我國高校的物流實訓形式以自建物流實訓室和校內外合作開展物流實訓活動為主,這兩種模式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1.自建物流實訓室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由于不同高校的師資及專業的培訓目標不同,只能結合目前的實際建設物流實訓室,雖然能充分利用和發揮現有的資源優勢,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因缺少與專業物流公司的緊密聯系,局限于教學實訓的要求,從而忽視了物流管理崗位的實際需求,造成了教學實訓與物流實踐的脫節,學生實訓的操作與就業的崗位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2)物流實訓課程設置過于簡單,缺乏實踐性、系統性和樂趣。物流實訓的實質內容應突出物流的主要培養定位,強化對核心物流業務流程的系統和實踐訓練,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進行簡單的操作訓練。在實訓的方式上,也要緊密結合物流業務的最新發展不斷改進和調整。
(3)擔任物流實訓的教師隊伍普遍以物流理論教學為主,缺乏系統專業的物流管理和操作實踐經歷。因教師自身缺乏足夠的物流實踐經驗,在教學實訓中不能充分結合崗位的實際需求來設置實訓項目,導致實訓的現實指導作用不強,不能有效滿足學生畢業后的專業服務需求。
(4)高校自身的管理機制缺乏靈活性,與專業物流公司的聯系不緊密。物流實訓過程的安排一定要突出重點,緊跟國內物流公司的業務發展和創新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改進。在這方面,高校因與物流企業缺少密切的合作,出現了物流實訓過程的簡單化或理論化,與物流的崗位的實際要求脫節。另外,過度關注成本,忽視了與物流企業的長期合作來培養人才的重要性。
2.校內外合作開展物流實訓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國目前物流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物流企業規模、運營模式及經營狀況參差不齊,高校在選擇合作對象時,很難找到適合培養目標的實習企業。所選擇的實習企業要么規模小、管理落后;要么業務單一、基礎薄弱。尤其是在物流信息化建設方面,許多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不能滿足學生實踐的需要。
(2)高校所處的地理位置與物流園區的分部區域距離較遠,不方便實習,提高了實習的成本。高校的部分商業化運作的現狀,使得人才培養的成本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個影響因素之一,為降低成本,確保實習的安全,只能就近尋找合作者,但又很難獲得合適的合作對象。
(3)物流人才市場需求變化較大。為適應就業的需要,高校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在調整,使得高校與物流企業間很難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物流企業也會出于自身的利益和商業機密考慮,不愿為高校提供開放的、全面和真實的業務操作和管理場所。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實訓模式設定的制約因素分析與建議
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一定要以適應和推動區域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需求為宗旨,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也離不例外。正因為如此,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的培養水平一定會受到整個國家及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物流實訓模式要結合自身的條件和人才培養目標,充分利用本地優勢物流企業資源的基礎上確定。
1.高校物流實訓與物流企業人才需求信息不對稱,國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重視不夠,缺乏具有指導性作用的政策支撐
國家應從適應和提升我國物流業發展水平的角度出臺有關物流人才實訓的規劃及法規,為促進地方政府、高校和物流企業的合作提供相關法律和制度保障;地方政府也應結合所在地區的物流業發展實際出臺相應的物流實訓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辦法及相應的政策支持。
2.高校與物流企業間缺乏溝通和協調的紐帶,雙方在物流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信息不對稱
高校在物流實訓建設過程中,依靠自身的資源是較難實現的,需要專業的物流實訓建設公司的支持。專業的物流實訓建設公司擁有一批即懂物流理論又熟悉物流業務的專業人才,在為高校提供物流實訓建設的同時,可以搭建連接高校與物流企業合作的橋梁。在具體操作上,物流實訓建設公司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客戶資源,結合高校與物流公司這兩大類客戶的實際,在承建或提供設備及服務的過程中,搭建雙方合作的平臺,既能滿足物流企業業務的需求,又能借助高校來改進物流企業的業務,提高物流效率。同時,高校借助物流企業提供的真實的物流場所,可以實現物流實訓與崗位的需求相結合,也為物流人才的培養找到了市場的契合點。當然,雙方在具體合作上,會涉及各自的利益考慮,要從物流人才的市場化培養角度進行雙方利益的分配。其中,物流實訓建設公司在其中會對雙方的合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endprint
3.高校物流實訓缺乏特色和系統性
目前,各高校的物流實訓建設,因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性,很難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實訓的業務要么涵蓋從采購到銷售的所有過程,要么以第三方物流或倉儲、配送、信息化等某個方面為主,實訓定位模糊,缺乏具體的就業方向的支撐,缺少實訓的特色。另外,在物流實訓的系統性建設方面,缺乏從物流人才實訓目標建立、實訓資源配備、實訓教材編制、實訓教師培訓、實訓流程設置、實訓成效考核及實訓改進和提升等系統的實訓建設管理過程。由此可見,對高校來說,準確進行物流實訓培養目標定位,建設系統性的物流實訓管理過程,推進實訓教材的編寫及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推進高校物流實訓成效的內在條件。
4.物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及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制約了高校物流實訓的開展
物流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采購、倉儲、運輸配送、流通加工、貨運代理等服務的行業,其發展過程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是同步的,由于受到我國的產業結構和技術進步的制約,國內外經濟發展存在差距,這對國內物流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當然,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平衡,也形成了較大的物流業發展差距,其中,東部沿海地區的物流業發展水平遠遠高于中西部地區,導致處于不同地域的高校在物流實訓方面也形成了較大的差異。如何適應所在地物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充分利用當地的物流業資源,并尋求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對高校的物流實訓建設特色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的物流實訓建設既受到國內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及地域經濟發展差異等大環境的制約,也受到包括來自國家及地方物流人才培養政策方面支持不足、高校物流實訓建設中自身的條件限制、缺乏專業化水平較高的物流公司的支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由此可見,我國高校物流實訓的模式,要在尋求國家及地方政府對物流人才培養政策方面大力支持的基礎上,以高校自身的物流實訓基地為基礎,充分利用區域物流資源優勢,以物流公司為紐帶,以物流企業的業務和技能需求為前提,建立校企長期合作的戰略性物流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并逐步加以推進和落實,才能實現物流人才實訓的市場化,提升高校物流實訓的水平,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合格的物流人才。
作者簡介:
杜君昭(1974.2.24-),男,漢族,黑龍江省巴彥縣人,講師,碩士學位,無錫太湖學院經濟管理實驗實訓中心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