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機械制圖是工程機械專業中重要的技術課程,此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實用性、技術性和基礎性,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本文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對機械制圖的教學方法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教學方法 空間想象力 制圖 識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235-02
機械制圖屬于專業基礎課,是機械加工工藝、機械設計等課程的先導課程,目前來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高職院校的學生,那么,面對這樣學習基礎薄弱,主觀能動性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如何上好這門課程,為他們打下良好基礎變得至關重要。
方法與建議: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制圖學習的目的是掌握一種標準(國家制圖標準),訓練兩種技巧(制圖與識圖的技巧),學會三種方法(徒手草繪、手工繪圖和計算機繪圖),注意四個相結合(虛實相結合、空間里平面相結合、具體抽象相結合、教師引領與學生自學相結合),形成五種能力(空間想象力、自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設計能力)從而形成一絲不茍與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
1.上好第一節課。第一節課主要播放航天飛機飛天和生產加工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及討論航天飛機飛天、產品生產加工的過程,以及背后的意義。每個工作都需要一個非常系統的流程來作為強大的操作支撐,研究人員需要通過機械制圖把他的設計呈現出來,再進行生產、加工、組裝。在此講解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感受到當他們設計的圖紙轉換為真實存在的設備時,是何等的驕傲與自豪!
2.培養學生自主動手的能力。將引導學生畫圖與學生自主畫圖結合。在講解平面幾何體、基本體三視圖、截交線、軸測圖等內容時,老師可帶領學生動手畫圖,然后嘗試引導學生自主畫圖,這樣對提高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主觀能動性都有好處。對于不同的疊加方式、形狀或放置位置,投影出的圖形可能都會不同。所以學生即使聽得懂,但做題時可能仍會感到困惑。需要讓學生了解無從下手屬于正常現象,畢竟畫圖和識圖是日積月累的過程,但不思考不動手永遠是零,同時不能怕出錯。所以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要給學生留下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后小組內的同學互相交換作業,互相修正,最后各小組之間再進行相互檢查,共同提升。后續老師再把共性的錯誤做訂正。另外本人建議,切莫在學生集中思考時指導他的作業,思路被打斷反而會影響其自主發揮的能力。
3.及時表揚優秀的學生、鼓勵后進的學生。我們需要發掘每位學生的優點和潛力。對容易犯錯的同學多做一些鼓勵和安慰。期中舉行鉛筆仿宋體大賽,應為每位學生都準備獎品,在較為優良的字體處做批注“好”以示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積極性。
二、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機械制圖學習的目的之一是培養空間想象力,而這種能力是逐漸形成與提高的。對于不同階段下不同的教學內容,應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
1.直觀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為了建立更直觀的空間坐標系,可以用黑板、墻面與地面作為三個投影平面,或者利用教學模型如圓柱、圓錐、組合體做實體模型,讓學生手腦并用反復進行由物到圖、由圖到物的轉換,建立圖形與空間形體的對應關系,同時讓學生們靈活的使用自己的課本、課桌、三角板等作為實體模型,練習投影規律。最后大家相互交換所做練習,想象圖形所反映出來的立體結構,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2.多用教學用具。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單純的ppt和模型已不能完整地呈現,所以需要多使用掛圖等方式進行教學。如一些標準件、常用件的規定畫法。難度不大,但重要且知識點多,所以在學生面前可多采用掛圖呈現,以便觀察與學習。
3.用三維軟件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利用UG或Solidworks等軟件的動態旋轉指令,三維模型不同角度的投影變化、三視圖的形成過程均能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觀察,這樣可以更立體的幫助他們建立空間結構,提高空間想象力。對于課后作業,可將圖形轉換成立體圖,做成ppt,讓學生們參考。特別是用視圖的方式呈現這些章節的作業題,同時三維軟件,也是以后他們要學習的知識,刺激他們的學習欲望和動力。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參與及競爭意識。
1.如前面所講的,由學生作業相互交換檢查,到小組內互相檢查,再到小組之間相互檢查,同學之間可相互學習,同時培養競爭意識。
2.在機械制圖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由于每個學生的能力、學習進度不同,課件內容需有層次性,設計不同的方法和步驟。根據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梯度的問題、作業練習等。共同的作業大家都需要完成,優等生增加作業,學困生單獨輔導。分層學習法,激發優等生,鼓勵學困生,推動大家共同前進。
3.結合其他多種教學方法,如精講多練、重復習、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教學法等完成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掌握知識、鞏固知識。
通過多年的教學方法探討,近幾年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且從企業反饋中,學生制圖識圖能力得到了企業的肯定,這也說明我們機械制圖的教學方法是成功有效的。
作者簡介:
趙立普(1969.10-),女,漢族,河北省衡水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機械制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