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碩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建設的持續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并通過多種渠道展開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研究。而城市公共藝術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建設產物,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出我國城市的建設發展進程,也能夠直接反映出我國城市的精神文明,在我國城市的文化建設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文章就針對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為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提供有效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國城市;城市公共藝術;發展現狀
在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概念形成之前,我國主要是將環境藝術、公眾藝術以及城市雕塑等作為城市藝術的代稱。在城市公共藝術這一概念還未明確的時候,不同年代對于城市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也都各不相同。而我國人民在中國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對文化藝術的交流需求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使得我國文化理念和城市公共藝術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城市公共藝術依舊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無論是在實踐體系方面或是在理論體系方面都存在著諸多薄弱之處,這就需要根據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現狀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使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瓶頸得到有效解決,以此有效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有效促進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穩定發展。
一、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現狀
(一)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現狀
城市公共藝術具有較高的具體化和形象化等特征,所以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發展離不開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需求,許多城市公共藝術作品在城市公共空間中能夠起到良好的襯托作用,猶如畫龍點睛一般在城市空間中立起一道亮麗風景。同時,在我國城市化建設的持續發展背景下,許多城市都在積極擴建城市公共空間,例如綠化公園、美化社區、公共廣場、地下空間以及交通道路等。不僅如此,我國對于城市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在不斷創新,在街道藝術、園林建筑以及文化古跡等各方面的投入資金也日益增加,使得我國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建設數量越來越多[1]。但是在城市公共藝術的創作過程中,常常會受到資本、政治和經營等各方面的影響,嚴重破壞著城市公共藝術的公共性,以致城市公共藝術的項目建設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甚至是直接導致項目失敗。因此,在進行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過程中,應積極強調藝術性和公共性特點,從而有效促進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發展。
(二)城市公共藝術的管理現狀
隨著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持續發展,我國不斷完善《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以此對城市雕塑的規劃審批、城市雕塑的審批流程、城市雕塑的建設內容以及城市雕塑的維護管理進行了嚴格規定,期望能夠有效保障城市雕塑的規劃、建設以及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科學進行,從而有效促進城市公共藝術的良性發展[2]。同時,在《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和其他規定條例的指引條件下,我國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建設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不僅有效提高了城市環境的美化程度,也使得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但是在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管理過程中,并未建立完整的專項管理機構,對于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也沒有及時進行更新和完善,以致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管理和責任制度存在著嚴重缺陷,極其不利于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長遠發展。因此,必須要不斷完善科學的管理保障機制,從而為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條件。
(三)城市公共藝術的文化魅力
城市公共藝術作為一項全球性的文化藝術,在各個國家都得到了良好的體現,許多大型城市公共藝術作品更是成為了某個國家和地區的精神象征。例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哥本哈根的美人魚、羅馬的母狼等,這些城市公共藝術作品在為某個城市或某個國家樹立象征和視覺印記的同時,也使得整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了豐富,對于城市文化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3]。因此,在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明確城市公共藝術的主題,也要保證城市公共藝術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特征和文化內涵,使其能夠在承載我國歷史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充分體現城市公共場所的文化精神。就目前來看,我國城市公共文化藝術大部分都采用著同類型的材料和同類型的形式美感,在設置方面也都是采用著松散的設計理念,以致許多城市公共藝術作品存在嚴重的雷同現象,不僅無法體現出城市公共空間的意義,也嚴重損害著城市文化的個性特征和民族特征。因此,在進行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過程中,應積極促進文化內涵和藝術美的結合運用,從而有效體現城市公共藝術的文化魅力。
(四)城市公共藝術的應用價值
在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公共藝術的產生,離不開城市母體的繁育,它以優化現代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現代城市的空間品質為宗旨,與我國的城市化建設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因此,隨著城市公共藝術應用價值的確立,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逐漸與學術研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得公共藝術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許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不僅成立了公共藝術教育體系,還隨著社會發展需要,逐漸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公共藝術教育與實踐平臺,以強化公共藝術人才的培育,推動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而公共藝術在我國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其應用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體現。
二、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策略
(一)優化城市公共藝術的規劃
在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背景下,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對于城市公共藝術及其他公共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以致城市公共藝術文化的建設不斷加快。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規劃和管理就有著較高要求,但是僅僅依靠人力很難保證其有效性和科學性,所以就要不斷完善城市公共藝術的規劃,不斷完善城市公共藝術的管理機制,從而有效保證城市公共藝術的科學發展[4]。同時,城市公共藝術作為我國城市發展的長期挑戰任務,在進行城市公共藝術的管理過程中,也要結合其發展需求制定中期到長期的發展規劃,以此提升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可持續發展條件。此外,由于城市公共藝術的規劃和管理具有一定復雜性,也要積極結合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現狀不斷完善規劃理論、規劃方法以及規劃內容,從而使其形成新的研究領域。
(二)優化管理體制,健全相關政策
為促進城市公共藝術的長遠發展,應積極組建城市公共藝術委員會,對于組建人員的選擇可以充分考慮城市公共藝術領域的專業人員、城市規劃部門、城市建設部門以及具有文化內涵的城市民眾,使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能夠得到更具有針對性的監督和指導,從而有效確保城市公共藝術的整體效益[5]。同時,為確保城市公共藝術委員會的科學運行,應詳細明確其主要職責,具體就是針對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法規進行研究和執行,詳細掌握城市公共藝術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各個領域形成的復雜關系,并針對城市公共藝術建設資金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及審核,以此有效促進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發展[6]。此外,由于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繁瑣性,應詳細明確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建設內容、建設位置以及驗收工作,并做好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評價工作,從多方面提升城市公共藝術建設的整體水平。
(三)提高城市公共藝術的文化魅力
城市公共藝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過程中應積極結合城市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使城市公共藝術能夠充分體現地域性特征和民族特征,這對于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大國,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歷史故事和歷史記憶,若是在進行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過程中,能夠對這些歷史元素進行融合運用,不僅可以有效實現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也能夠有效避免城市公共藝術作品出現雷同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城市公共藝術的多樣性和生動性。此外,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度不斷加快,我國各個城市處處都是高高聳立的大型建筑和色彩繽紛的霓虹燈,這些城市元素很難讓我國人民產生興趣。然而許多城市角落的舊城區、休閑小區以及故居對于我國人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若是在進行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過程中,能夠積極利用這些具有歷史元素的風景建筑,不僅可以為城市構成鮮明的歷史元素,也可以充分表現城市區域的歷史名人、名事以及名物,使我國城市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居民對自我生存空間要求的不斷提高,對文化藝術的交流需求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城市公共藝術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因此,為促進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持續發展,還應當積極優化城市公共藝術的規劃、優化管理體制、健全相關政策、提高城市公共藝術的文化魅力、創新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形勢,從而有效提升城市公共藝術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周靚.論當代城市公共藝術發展中的瓶頸現象[J].大舞臺,2012,(08):293-294.
[2]李正軍.解析城市公共藝術的本質——對城市公共藝術發展的思考[J].設計,2016,(05):49-51.
[3]張磊.城市公共藝術發展策略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01):50-51.
[4]姜亞平.初探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趨勢[J].藝術科技,2016,(29):350.
[5]于瓊,萬彤.淺析中小城市公共藝術現狀[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4):34-35.
[6]劉珊珊.議現當代城市公共藝術的審美發展趨勢[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