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娟++林菊英++吳碧金++林燕勤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3.136
[摘要] 目的 研究與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相適應的血液透析護理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總結2016年3—11月在該院進行血液透析護理的5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包括飲食護理、血管通路護理、心理護理、預防及并發癥、知識普及等,最后分析結果。結果 52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病情得到極大緩解,4例患者死于并發癥,護理期間患者中有4例出現心力衰竭現象,有3例患者出現低血壓情況。結論 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進行有效的飲食、血管通路、心理等方面的護理,可明顯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液透析質量。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a)-0136-02
糖尿病腎病綜合癥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癥之一。患者代謝紊亂,并發癥多,目前在我國發病率較高,若不及時治療,則會發展為較嚴重的腎臟病[1-2]。糖尿病腎病患者易患并發癥,患者早期少見水腫,隨著病情加重,浮腫也會加重;患者伴有間歇性蛋白尿;有明顯氮質血癥的患者會有輕度貧血。糖尿病腎病患者肌梗塞、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等。因此,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規范有效的血液透析護理,有助于減少患者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發生[3],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該文分析總結了2016年3—11月在該院進行血液透析護理的5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包括在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飲食、血管通路、心理、預防及并發癥、知識普及等方面的護理結果,接下來對具體過程進行分析報告,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6年3—11月在該院進行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護理的患者進行篩選,除去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支付透析費用以及已經開始腎臟衰竭的患者,最終選取出5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參與該次研究,其中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8例,年齡在42~72歲不等。
1.2 透析方法
血液透析,簡稱血透,透析機相當于一個人工腎,使用原理即為半透膜原理,透析機將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和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并調節患者體內酸堿平衡。對患者定時進行血液透析,每周進行為期4 h的血液透析2~3次,血流量一般控制在200~250 mL/min,透析液選用碳酸氫鹽。在施行血液透析之前,通常會對未發生出血狀況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肝素治療(若患者有出血狀況,則肝素作用會使血液不凝集),以期提高透析的效果,防止凝血阻礙透析,首次肝素劑量為0.8~1.2 mg/kg,在靜脈穿刺時注入,以后每小時追加5 mg,透析前0.5~1.0 h停止追加肝素。透析完成后要用0.1%~0.3%的過氧乙酸對透析器血室及透析液室、血液管道進行清潔消毒。
2 護理方法
2.1 飲食護理
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應嚴格控制飲食患者控制糖類的攝取量,控制蛋白質與鈉的攝取。為避免影響血液透析的效果,患者必須嚴格控制水的飲用量。由于患者患病期間體質較弱,因此,應該適當補充營養,主食清淡,少量進食一些雞肉、魚肉或者雞蛋,少食用含油量大的食物。糖尿病腎病患者每周進食蛋白質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1.6 g之間[4]。另外,患者可食用一些含纖維素、維生素較高的食物但血糖含量必須控制在標準范圍內。患者飲食時,還應控制鉀的攝入量,以防血液透析前高血鉀的發病率,另外注意一些特殊藥物的服用,例如洋地黃類藥物,如果患者不嚴格控制飲食,病情不能及時恢復,將會造成嚴重后果。
2.2 血管通路護理
為使血液凈化順利進行并且充分透析,良好的血管通路護理不可或缺。血管通路對患者的病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血管通路分為緊急透析的血管通路和維持性血管通路。前者主要采用中心靜脈留置導管或直接穿刺動脈及靜脈,后者為動靜脈內瘺或長期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可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患者的家庭經濟情況等客觀因素選擇不同類型的血管通路。最終目的是在血透時,血管通路應保證充足的血流量,最大程度減少糖尿病腎病的并發癥[5]。一般情況下,動靜脈內瘺未成熟時,都應選擇臨時性血管通路,可以采用經皮股靜脈、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留置導管建立血管通路。如果患者發生慢性腎功能衰竭,則建議選擇永久性血管通路,可以采用動靜脈內瘺或血管移植。應該注意的是,要使血管通路長期無并發癥發生就要注意避免反復穿刺。另外,在血液透析后,護理人員要注意對瘺管穿刺點壓迫10~20 min。
2.3 心理護理
由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患病時間長,病情復雜,患者所承受的病痛較多,因此,患者難免在心理上出現較大波動,常表現為躁動,猶豫,嚴重者會有輕生的念頭。這時,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健康的心理心態是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恢復的基礎。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內心所想,鼓勵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其次,患者家屬也要全力配合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照料更耐心,并且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現出消極情緒。定期對患者發放心理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焦慮程度,采取相應措施。護理人員要時刻保持善意的的微笑,并耐心的傾聽患者的心聲,這樣會給患者巨大的鼓勵。
2.4 預防與并發癥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免疫機能較弱,容易發生感染,而皮膚感染的頻率較高,因此患者應尤其注意衛生清潔,勤換衣物,勤剪指甲,保持穿刺點干燥,若糖尿病腎病患者皮膚出現瘙癢,則應注意不要撓抓,以免引起皮膚炎癥,甚至導致皮膚潰爛。醫護人員對患者的透析操作要嚴格遵守無菌的原則。血液透析一般會引起很多并發癥。透析后,尿素等物質在血液與腦組織之間呈不均勻分布狀態,因此患者常會出現頭痛、乏力、血壓上升等癥狀,統稱為失衡綜合癥。低血壓是糖尿病腎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患者體內血容量減少,血管收縮降低等原因,患者容易出現胸悶、頭暈、出汗等低血壓癥狀。此時應立刻補充血容量[6],暫停超濾。為防止患者低血壓的發生,醫護人員可采用高納透析,序貫透析等措施,同時,嚴格監控患者透析期間的體重增減。另外,進行醋酸鹽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由于醋酸鹽在體內代謝以及透膜的生物相容性差,肺部呼吸不暢等易產生低氧血癥。另外,有些患者還易患心包炎,主要是注入肝素引起的心包出血,患者易出現休克現象,此時應立即停止透析,并減少肝素注入量。如果透析液溫度高,或者透析機出現故障,則患者容易出現胸悶,氣短、煩躁、腹部痙攣等癥狀,稱為溶血有的會導致貧血加重。endprint
2.5 關于病情的知識普及
糖尿病腎病患者在透析期間,醫護人員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及家屬進行糖尿病腎病和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普及是非常有必要的。醫院可以印發糖尿病腎病的知識指南,供患者及家屬了解學習。醫護人員可向家屬解讀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對患者病情的作用,在社區進行糖尿病腎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或舉辦講座,以便他們在生活中對患者的飲食嚴加控制。可定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和家屬對病情的認知程度。患者和家屬了解糖尿病腎病相關知識后,可以更流暢的與醫生溝通,大大提高了醫生與糖尿病腎病患者之間的對接效率,醫生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患者實行治療。
3 結果
該次護理效果顯著,52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病情得到極大緩解,4例患者死于并發癥,護理期間患者中有4例出現心力衰竭現象,3例患者出現低血壓情況。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控制在21%,低血壓出現的概率為0.06%。
4 討論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因此好多身體方面的疾病越來越多,糖尿病就是目前較為普遍的疾病,而糖尿病腎病綜合癥就是糖尿病患者較為常見的病癥。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液透析利用了半透膜的滲透作用,將血液內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可加快體內毒素的排除。
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透析治療時,醫務人員應按時檢查血管通路的相關問題,保證血管通路消毒無菌,保證血流量充足,避免反復穿刺,選擇適合患者的血管通路的類型。醫務人員要及時與糖尿病腎病患者家屬溝通,避免因家屬對患者病情認識不到位而產生醫患糾紛。要關注患者心理健康,了解患者內心的想法,不要在糖尿病腎病患者面前表現出消極情緒,要多傾聽他們,保持良好的耐心與態度,使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增強患者病情恢復的信心,在飲食方面,要求清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維生素。醫務人員還需及時監測患者的體質,定期檢測糖尿病腎病患者身體狀況,及時發現低血壓、心包炎、失衡綜合癥等并發癥的發生,對并發癥的發現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行之有效的血液透析護理,不但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衛蓮.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中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15(11):1804-1805.
[2] 黃漢紅,茶春喜. 糖尿病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并發癥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6):16-18.
[3] 周振萍,付冬蓮,楊萍,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4(36):309-310.
[4] 林小英, 韋艷琴.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干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0):335-336.
[5] 伍艷玲,張毅,甘露.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J].醫學新知,2011,21(6):465.
[6] 孫麗欣,郝秋華,王虹,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3,26(2):253.
(收稿日期:2017-0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