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是建設工程合同履行中的重要環節,也最容易發生糾紛引發訴訟。實踐中,因工程價款結算而產生的糾紛在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中占很大的比例,是最常見也是最棘手的糾紛。本文通過對實踐中常見的工程價款結算糾紛的類型及成因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 工程價款 結算 糾紛 風險
作者簡介:李淑君,江蘇君遠律師事務所主任。
中圖分類號:D92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188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建筑行業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遭遇挑戰和風險。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復雜性且施工過程的周期較長,導致建設工程類糾紛時常發生,且案件數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由于該類案件涉及的法律關系復雜,標的較大,各建筑企業為了訴諸法律而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訴訟成本。筆者認為,為了促進建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有效預防各類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各建筑企業在了解其眾多類別及形成原因的基礎上,要有針對性的采取各種對策進行防范和控制。根據筆者多年的從業經歷,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各位同仁進行初步探討,以供各建筑企業予以參考。
一、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的概述
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在完成工程項目后,依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有關約定,按照約定程序向建設單位收取工程價款的一項經濟活動。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較長,占用資金額較大,及時辦理建設工程價款結算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設工程價款的結算,不僅關系到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實現,還是考核工程管理成本的重要依據。
既然建設工程價款能否及時結算對建筑企業來說,是整個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建筑企業務必要加強認識,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如何盡可能的減少建設工程結算糾紛的發生,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是建筑企業應該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的常見類型
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的類型很多,而每一類型有時往往伴隨著多種糾紛,難以分辨。在此,筆者主要討論幾類最為常見的工程價款結算糾紛,即無效合同類結算糾紛、黑白合同類結算糾紛、以送審價為準產生的結算糾紛、質量問題類結算糾紛及違約索賠類結算糾紛。
(一)因無效合同產生的結算糾紛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包括以下五種情形:第一,沒有資質、低于相應級別資質要求的建設施工企業名義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第二,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設施工企業名義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第三,違法進行招標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或者建筑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第四,承包人違法分包建設工程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第五,承包人非法轉包建設工程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實踐中,眾多建設工程合同由于出現上述五種情形而被確認為無效,由此產生了是否按合同約定進行結算的糾紛。
(二)因黑白合同產生的結算糾紛
在建筑行業中,黑白合同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所謂“白合同”,就是指經過招投標備案的中標合同。而在中標合同之外,當事人又簽訂了一份與中標合同實質性內容不一致的合同或補充協議,該合同或補充協議稱之為“黑合同”。
關于司法實踐中判斷黑白合同的標準主要有兩點:一是兩個合同必須是針對同一項目;二是兩份合同內容存在實質性不同,即在影響或者決定當事人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條款,包括工程價款、工程質量和工程期限等方面存在不一致。
黑白合同對工程結算的影響是,對于法律法規強制要求招投標的項目,法院是以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依據;對于不需要招投標的項目進行了招投標且未備案,則以實際履行的合同為準。有些建筑企業為了能接到工程,一味地按發包人要求降低中標價格并簽訂合同,價格往往約定得很低,接近成本價,幾乎沒有利潤,從而導致最后結算時處于不利地位,產生因黑白合同問題的結算糾紛。
(三)因以送審價為準產生的結算糾紛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的規定:“當事人約定,發包人收到竣工結算文件后,在約定期限內不予答復,視為認可竣工結算文件的,按照約定處理。承包人請求按照竣工結算文件結算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實務中將此規則稱為“以送審價為準”。
建筑企業在實際運用上述規則時,應滿足以下條件:一是發包人和建筑企業必須要有約定,包括約定答復期限及不予答復的后果;二是建筑企業提供給發包人的竣工結算文件應當齊全、真實;三是建筑企業提供的竣工結算文件經發包人簽收;四是發包人在約定的答復期內不予答復,既不明確表示認可,也不提出異議。由此可見,適用“以送審價為準”的原則,應受到上述諸多條件的限制。否則,就可能引發是否以送審價為準的工程款結算糾紛。
(四)因質量問題產生的結算糾紛
在建設工程合同中,建筑企業的主要責任就是按照合同的約定及時完成施工任務,向發包人交付質量合格的工程,因此建筑企業對其所承建的工程存在質量擔保義務。如果工程竣工驗收不合格或經過修復后工程質量還是不合格,則建筑企業向發包人主張工程款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發包方以質量為由的抗辯,目的是要抵消和吞并應支付的工程款,從而導致出現因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結算糾紛。
(五)因違約索賠產生的結算糾紛
違約索賠之爭在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中較為常見。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過程中,都可能出現因一方或雙方原因的違約行為。無論是建筑企業的工期延誤、工程質量,還是發包人未能提供施工進場條件、中期擅改設計、未按進度支付進度款、建設工程材料不能及時供應從而造成停工、窩工等情形,最終都以違約賠償金的形式出現到工程款的結算中,而發包人對該部分款項往往不予認可,從而產生此類糾紛。endprint
三、建設工程結算糾紛的成因分析
建筑行業出現上述工程款結算糾紛的原因很多,筆者經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發包方濫用買方市場優勢地位,導致合同雙方權利失衡
近年來,我國建筑市場一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競爭明顯加劇。建筑企業為了承接更多的工程項目,面對發包方提出的諸多不合理的要求時,只能接受,草率簽約,為日后的糾紛埋下隱患。
(二)建筑企業法律意識淡薄
實踐中,很多建筑企業的法律意識及觀念淡薄,上至企業領導層,下至企業施工工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不重視施工合同簽訂或者草率簽訂,往往簽訂了一些存在缺陷、顯示公平的合同,一旦產生糾紛找不到協商與調解的依據,或者依據不足。日常管理中,疏于證據保存,不注意自我保護,當糾紛發生時,往往因無法舉證而導致敗訴,或者應當追究的卻已過了訴訟時效。這些情形的存在,勢必造成建筑企業在工程款結算糾紛中處于被動地位。
(三)建筑企業管理不到位
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項多工種、多專業、多方參與的復雜系統工程,給建筑企業的管理帶來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實踐中,有些建筑企業管理滯后于建筑市場的發展,突出表現在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市場機制,缺乏競爭與活力,違法分包,非法轉包,企業與項目經理部責、權、利關系不清晰等,這些管理上的弊端都嚴重制約著建筑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四、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的防范措施
根據筆者多年從事法律服務的經驗,事先預防勝于事后補救,特別是有些后果出現后根本無法補救。建筑企業只有做好事前防范工作,才可能減少工程價款結算糾紛的發生率。在此,筆者就如何做好建筑企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的防范措施,談談自己的淺陋見解,以期對建筑企業解決此類糾紛有所幫助。
(一)嚴格審查合同條款,簽訂完備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依法保護合同雙方權益的法律文件,是雙方在工程施工過程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因此,建筑企業一定要重視施工合同的簽訂。合同簽訂前,要仔細研讀合同范本,掌握有關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規規定,對工程范圍、工程質量、工期與進度、材料與設備、試驗與檢驗、工程變更、價格調整、工程造價與支付、竣工結算、質量保修范圍與質量保修期、違約責任、爭議解決等基本條款的內容,一定要慎重研讀,力求做到意思表達準確,條款嚴謹、完整,各方權、責、利明確,從而做好工程最終結算的基礎。
(二)完善簽證工作,保存證據
簽證是合同履行中雙方對質量變化、設計變更、工期增減、價款調整等事實一致而達成的協議。雙方互相書面確認的簽證,即成為工程結算的重要依據。因此,簽證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建筑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
建筑企業為了有效地完善簽證工作,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及時簽證。施工過程中應做到一次一簽證,一事一簽證,即時核實,即時簽證,盡量杜絕漏簽、補簽。二是規范簽證。所有的現場簽證應由施工單位、監理、業主三方共同簽字為準,簽證的內容也應當具體明確,便于計量。三是隱蔽工程簽證工作要高度重視。施工完成以后將被覆蓋的工程簽證即隱蔽工程簽證,此類簽證資料一旦缺少將無法補救,整個工程也將難以結算,應予以重視。
如一旦簽證未獲得發包人的認可,建筑企業應通過會議紀要、來往函件、人證書證、視聽資料、錄音錄像等多種形式搜集與固定證據。另外,建筑企業還應當要求發包人以書面方式發出設計變更、工期增減、價款調整等通知,該通知也能證實相關事實的發生。
(三)加強施工管理,保證質量和工期
高質量、低成本、合理工期,是建筑企業發展的根本。實踐中,有些建筑企業為了趕工期,往往忽視工程質量問題,導致工程竣工驗收不合格或經修復后工程質量仍然不合格。一旦向發包方主張工程款,發包方就可能會以工程質量不合格作為拒絕支付的理由。因此,建筑企業一定要嚴把質量關,牢固樹立質量是施工企業發展之本的意識。
在提高工程質量的同時,建筑企業還應保證施工工期。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合理組織施工,科學安排施工時間,保證工程的如期竣工,以防發包方以工期延誤來進行抗辯。
因此,建筑企業加強施工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是減少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發生的一項重要舉措。
(四)完善竣工結算文件的送審和簽收工作
如何完善工程竣工結算文件的送審和簽收工作,是建筑企業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一個關鍵環節。
工程完工并竣工驗收合格后,建筑企業應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向發包人遞交竣工結算報告及完整的結算資料,以便合同雙方及時進行工程竣工結算。遞交竣工結算文件時,應注意由發包人簽收,保留發包人簽收的書面憑證。
五、結語
綜上,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是制約建筑企業發展的難題,也是司法實踐中常見的糾紛類型。此類糾紛能否得到合法、合理的解決,不僅直接關系到建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社會穩定與和諧。因而,各建筑企業應敲響警鐘,高度重視,在了解其類型及成因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管理,強化風險防范和控制能力,從而實現其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義.建設工程合同的工程款結算糾紛及其對策.建筑與工程.2008(24).
[2]張秀梅、張洪源.建筑工程合同工程價款結算的法律適用問題.山東審判.2007(4).
[3]劉霞、劉全民.竣工結算中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建筑.2009(7).
[4]戴衡.關于建筑工程竣工結算法律風險問題幾點思考.經營管理者.2014.
[5]曲健.淺論建設工程結算糾紛及風險防范.經營管理者.2012(19).
[6]劉少華.淺議施工單位如何做好建設工程竣工結算.科技創新導報.2010(12).
[7]聶芳.論建設工程結算糾紛的防控措施.經營管理者.2014?(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