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進步而來的就是人們思想觀念的多元化,在多元化思想觀念的指導下,人們的實踐活動也更加復雜多樣;復雜的社會實踐活動對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有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人們意識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意識、觀念的建設在社會建設的進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這就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在全球化、多樣化的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載體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人們的需求,實施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成為當今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 互聯網 思想政治教育 載體 多元化
作者簡介:張玉,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251
一、思想政治教育及載體的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對象能否形成與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相適應的思想、觀念為衡量標準,教育者對教育對象施加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作為一項系統的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載體、教育手段等眾多因素組成,如果說教育者和教育對象是這項工程的支點,那教育載體就是連接這兩者的橋梁。
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是改造客觀世界和人的主觀世界,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改造人的主觀世界的活動,這項實踐活動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受到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質和與道德修養、教育對象的生理和心理的發育程度、教育手段、教育環境以及教育載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之間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共同對思想政治教育起作用?!叭说乃枷肫返率窃诳陀^外界條件的影響與主觀內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積極活動中,主體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影響,通過主體自身的作用,逐漸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傳統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載體與當前人們日益多元化需求不相適應,在繼承傳統教育方式、載體的基礎上,將互聯網與教育方式和載體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已經成為當前實現社會進步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多元化條件
(一)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多元化的可能性
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這一理論概念雖然比較晚,但是這項實踐活動很早便存在。在封建社會,君主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其實現封建統治的手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以“仁愛”為核心的德政學說、孟子的仁政理想等都是通過控制人們的思想達到維護封建皇權的目的。社會在不斷變化,這項實踐活動也在發生變化,相比于封建社會,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起著引導人們確立正確思想、觀念的目的,但這種引導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的活動,同封建社會的思想引導有著本質的區別。
存在即合理,運動變化的物質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當前社會現實的物質化反映,是社會運動變化的必然結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式、方法等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既有對傳統教育的繼承,又有新時代條件下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多元化的存在是當前全球化社會的現實反映,有著深刻的現實基礎。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載體的多元化奠定了物質基礎
互聯網的發展推動著世界范圍內的全球化,全球化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顯著標志?;ヂ摼W的應用和推廣實現了世界范圍內的生產要素、資本、勞動力的流動,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全球化經濟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物質基礎,但同時又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手段、載體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變單一的、傳統的教育方式、載體為多元化、新式的教育方式、載體,是適應全球化經濟的上層建筑。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載體的多元化奠定了社會基礎
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是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事物自身特質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將這些引起事物變化發展的因素歸結起來為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因和外因,其中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外部條件,任何事物的變化都需要以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外部條件為支撐,脫離外部環境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八枷胝谓逃且环N集塑造教育、改造教育和養成教育在內的綜合性教育,必須順應人的思想形成發展規律,爭取多種方式和結合多種教育因素,誘導受教育者逐漸接受教育內容并吸收轉化為自我認識與行為。” 基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提議,既是基于已有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又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多元化的社會基礎。
3.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為載體的多元化奠定了階級基礎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綜合國力的提升都離不開實踐的主體——人,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一切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反過來,人民群眾在正確意識的指導下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向前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時代性、現代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互聯網條件下的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多元化創造了條件,為其多元化的實施提供了可能性,同時互聯網的發展也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多元化提供了契機。
(二)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多元化的必要性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的輿論宣傳,積極發展,充分運用,加強管理,趨利避害,不斷增強網上宣傳的影響力和戰斗力,使之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陣地,對外宣傳的新渠道。”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為社會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社會的發展是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互聯網的應用與推廣為社會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提供了契機,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載體的多元化是應對新情況和新問題的有效措施。
1.是應對互聯網消極影響的必然選擇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密不可分?;ヂ摼W在為經濟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人與動物的主要區別就在于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在面對不利的環境時,人能夠創造條件并變被動為主動,使事物朝著有利于人的方向發展。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文化、思想的碰撞?;ヂ摼W的推廣推動著經濟的發展,也使得人們的思想更加多元化,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難度,傳統的、單一的教育載體已經不能滿足當下人們的更高層次、多方面的要求,改變單一的方式、教育載體是應對互聯網消極影響的必然選擇。endprint
2.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要環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過來對經濟的發展起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適應經濟發展的上層建筑對經濟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思想政治教育屬于思想層面的上層建筑,能否達到引導人們樹立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潮流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的進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多元化是立足于全球化經濟發展的現實基礎上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要環節。
3.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基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做出的決定,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關鍵環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符合當前國情,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結果。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而規律是客觀的,人們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必須按照規律活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時代的產物,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采取多元化的教育載體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選擇,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伴隨著人類社會產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并以人們的思想觀念的發展是否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為標尺。來檢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成為當下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多元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三、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多元化
互聯網的應用與推廣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們進入了“微時代”,“微時代”背景下快、大、廣成為信息時代的顯著標志。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流動性大、傳播范圍廣無疑加大了教育的難度,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載體成為信息化時代的必然選擇。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歸結起來為:理論載體、實踐載體、環境載體和媒體載體。
(一)理論載體
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完備、全面的理論知識是實踐的指南針。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既有對歷史知識的繼承,又有新時代條件下的創新;活動的主體是人,對象也是人,是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建立在對傳統知識的繼承上的創新,即對舊知識的新學習。理論是整個教育實踐活動成功的基石,在創新教育載體的過程中,要重視理論載體的學習與推廣。
(二)實踐載體
人的認識是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不斷循環過程,在整個認識過程中,理論知識是基礎,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也是整個活動的最終目的。對人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最終要落實到實踐活動上,通過實踐活動來檢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實踐載體是教育載體中的一個,也是提高教育實效性的關鍵環節,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要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三)環境載體
任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完全脫離環境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叭藗兊挠^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 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期性、復雜性、時代性決定了教育是一項不斷變化的實踐活動,需要根據具體的社會環境采取相應的手段和載體。環境載體的運用更能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能更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效率,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
(四)媒體載體
信息化時代的顯著標志就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相比于傳統技術而言,多媒體技術具有生動、清晰、反復等優點。鄧小平指出:“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報刊、廣播、電視都要把促進安定團結,提高青年的社會主義覺悟,作為自己的一項經常性的、基本的任務”。 將媒體技術運用到教育領域,可以將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得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加有效率,達到教育人的目的。
四、結論
知識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積累的過程中加入時代因素;同樣地,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教育和引導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人們在按照規律辦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將理論和實際、理想和現實緊密的結合起來。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多元化,既是現實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不斷滿足人的多樣化需求、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必經之路。
注釋:
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90.
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鄧小平文選: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