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誤打誤撞,十年前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漆畫的誕生與歷史始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最初的一些生活用具到后來展覽區里展出的手工藝術品,這些源遠流長的歷史并不是我從事相關專業的因素,“一切源于偶然,也許這就是緣分”。
關鍵詞:漆畫、傳承發展、靈魂
我接觸漆畫的過程可謂誤打誤撞,大學畢業后本來已有不錯的工作,卻被弟弟畫室里的漆畫作品所吸引,這個畫種對我產生了深深的震撼,于是我放棄了工作,拜漆藝大師陳桂官為師,受老師的影響,讓自己一直在學習、制作、研究漆畫這條路上堅持了下來,學習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漆畫制作。若想成為這個行業的佼佼者,就要有一定耐心和扎實的基礎。但這活兒是耍手藝的,一雙巧手非苦練才能出來。手巧心靈,才能有悟性和繼承發展,才能逐漸形成自己個性化的風格。
傳承,做個現代化的手藝人
“人不能孤獨地活著,之所以有作品,是為了溝通,透過作品去告訴別人自己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樣子,所在意的、珍惜的。”對于自己而言,作品就是自己,是所有精工制作的對象。賦予了漆畫作品不同的生命力。對于一件作品來說,不論是前期的手工造型還是后期精心包裝,每個步驟都體現著自己眼中的情懷:“最珍貴,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個字‘人,人有情懷、有信念、有態度,就這樣有感情地做漆畫,有情懷地搞藝術。”
中國漆藝的發展,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輝煌,傳統漆畫有著極強的繼承延續性,它的形成和發展帶有某種集體創造的痕跡,個人創造被時代特點所淹沒,而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中我更加強調現代藝術的個性化發展、個人情感的流露,我會在每一個作品中,去強化藝術觀念、作品設計的個人風格。自己作為一名漆畫藝術設計師,一直在自己的系列作品中努力踐行著“作品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如今,我致力于讓漆畫走進家居。《美國大峽谷》是一幅大型壁畫,我卻讓其與家居進行了的結合,繼承了傳統漆畫的制作技法,同時也在其形態、顏色和觀感上作出了調整,可謂是美輪美奐。經過幾千年歷史長河的洗禮,漆畫的各項技術已趨近成熟,作為一個現代漆畫學習制作者,更多的是想將新的元素融入到傳統理念中,真實地做一個現代化的手藝人,讓歷史濃縮的精華附上現代的味道。
每一件漆畫作品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個孩子,都有生命,它們的形成都有成型的合理性,我尊重每一個作品,賦予每個作品自己獨特的感情。在制作的過程中,我充當著一個引導的角色,引導藝術品自我成長、自我延續,并尊重每個作品自己的性格,為漆畫注入靈魂,不禁錮、不復制,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個性,讓作品自我成長,享受成長的過程,這一直是我搞藝術的理念,也是一直以來我所秉承的原則和信念。我的作品,還原了傳統漆藝的一些記憶,與現代語言的結合,更好的表達現代藝術的審美觀,價值觀。
每一件成品都是有靈魂的存在。
每件藝術品的制作周期是其作品時間感的首要體現。漆畫的制作工序相當繁瑣,要制作一件成品作品,會有十幾乃至幾十道工序,甚至一百道工序都有可能。我已經記不清楚到底擁有多少種顏色,多少種組合。我將時間全身心地投入,我更在乎的是作品本應有的性格,樂在其中地享受著漆畫從漆片到零件,從雛形到成品的孕育過程。用老師的話來說,這就是用心血“熬”出來的作品。
專注,看似一樣其實不一樣
設計造型圖稿、刷生漆找平底、刷生漆、上生漆灰、上推光漆、黃漆、紅漆、打磨平滑、拋光……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州漆器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甘而可說:“一件漆藝作品做,起來工序多、時間長,長則要一兩年,短則也要八九個月時間。”或許很多人受不了生漆的味道、繁多的步驟、復雜的工藝程序,不能從一而終。而在我的眼里,生活與漆藝從未分開過,已然成為一體,不可或缺。
做藝術,要有概念,注重作品的靈魂底蘊。我會對自己作品的概念十分考究,為了完成一件作品翻閱大量史料考證每個物件的歷史概念和意義。“比如做船前,我會去查船的資料,它是哪個年代的,圖案等細節有沒有什么出處”。
“做漆畫是需要信仰的,漆畫其實早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當有人問到我會不會因為做作品而把自己關在工作室,我笑了。坦言自己并非那種會埋在工作室里十天半月不見人的工作狂,我會把自己的時間合理分配。“漆畫的工作做長了容易引發頸椎病,喝茶思考作為消遣是我最快樂的事”。“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安靜一點的生活,這也是我熱愛漆畫的一個重要原因”。當被問及以后是否繼續走這條路時,我笑道:“我這十年,雖不敢斷言已熟諳漆性,但聞慣了漆味,只覺得是種香氣,我會從一而終”。
如今我的作品《雅》、《古韻藏今》等作品均獲得國家級獎項,《美國大峽谷》則是我的經典之作。一名企業家看中了這幅色彩莊嚴、氣勢磅礴的作品,將其安裝在家中一二層的墻上。許多人都認為漆畫是傳統,只可遠觀,而我自己卻致力于發揮藝術作品的日用性。在中國工藝品歷史長河中,漆藝曾有三次生活化的浪潮,分別在清末,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在遺留下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茶具、咖啡具、果盤等漆具。而如今,時尚的漆藝家讓人們在家中便能接觸漆畫,這也是對藝術傳承難能可貴的貢獻吧。
參考文獻:
[1]張婕.大漆之美,何去何從[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葛慧.現代漆藝對傳統漆藝的繼承與發展[D].蘇州大學,2009.
作者簡介:蔡傳群(1986年),福建連江人。從事漆藝多年,曾多次參加大型壁畫制作。現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州市脫胎漆器行業協會會員、著名漆畫藝術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