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智慧校園的創建,就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有力的推動了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的轉化升級。本文首先介紹了大數據技術的內容,進而探討了其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校智慧校園;大數據技術;信息化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智慧校園得以發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實現學生的智能管理、信息共享、在線學習等。大數據技術,是當前最為前沿的技術,大量的應用在各行各業當中,比如政府的交通規劃、災害應急處理、經濟形勢預測等方面,有效的影響著社會的智能化發展,假如將其應用到智慧校園中,必將推動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的轉化升級,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1 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技術,主要是對數據的獲取、分析、處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數據的分析。通過應用先進的數學工具及分析算法,從巨量的數據當中獲取到最為有價值的部分,以創造相應的社會價值;②云數據庫的應用。有效的解決了以往受到較多限制的存儲問題,主要有關系數據庫、分布式存儲等;③內存數據庫。作為磁盤數據的改進,它將數據直接的放到內存,常用的有Altibase等,有著即時、快速、靈活的特點,實現了對數據的高效管理;④信息安全。隨著數據增多,其安全性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目前來說,常用的解決辦法有數據遷移等。
2 高校智慧校園應用
智慧校園,可以說是數字化校園的創新升級,目的是將我們的校園創建成智能化、數字化的校園。其中,涉及到人才培育、科研探索、人員管理等的智能化。
2.1 智能預警
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等進行管理,及時的獲取相關信息,必要時給出及時的預警提醒。
智能預警的應用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培養計劃的預警。每一屆的學生都有著相應的培養計劃,涉及到教育實踐、社會調研等活動,還有最后的畢業實習、論文答辯等,通過對以上培養計劃的管理、跟蹤,在時間迫近時提醒那些還未完成的學生。
(2)畢業審查的預警。在預定時間內,給予那些尚未未完成相應項目的學生及時的提醒。
(3)項目經費的預警。通過對教學項目的跟蹤,在項目到期前提醒相關人員,以做好驗收準備。
(4)學風預警。通過對學生考勤的管理,及時對那些不按時考勤、不按時歸校的學生進行提醒,學校能夠迅速發現某些學風不良情況,并加以處理。
(5)就業預警。對每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捕捉到哪些專業的就業情況比較好,反饋給學校以做出專業調整。
2.2 決策支持
各大校園都已開發基于Hadoop技術的決策支持系統,以應用最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來綜合分析以下信息,包括:學生、教師、財務管理等數據,從而為相關決策提供支持。
(1)招生計劃方面。通過分析近些年來高校學生的就業信息,準確的預估未來幾年的熱門專業,以為學校招生計劃的制定提供參考。
(2)財務政策方面。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學校的財務狀況進行管理,以科學的劃分各學科經費。
(3)教學人才管理方面。通過對教學人才隊伍建設情況的分析,合理的調整人才構成。
(4)學科構建方面。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及時的調整學科構建模式。
(5)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對教學質量的分析,及時的調整人才培養方式,盡可能培養企業稀缺人才。
2.3 知識管理
在智慧校園中,老師能夠迅速、便捷的進行有關項目的申報、管理;論文的發表變得更加快捷,有關信息的統計快速有效。通過創建知識管理平臺,將各個高校所擁有的優秀資源存放到云端,實現了資源的信息化分享。主要功能有:(1)個人方面,能夠對個人所掌握的資源進行積累和存儲;(2)團隊方面,能夠迅速的將各個團隊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經濟、社會效益;(3)機構方面,各個高校之間能夠進行資源的分享。
2.4 社交網絡
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有效的發揮社交網絡快速的信息交流功能,并與知識管理有機的結合起來。信息交流在當前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主要表現在:通過及時的交流,使得學生的問題能夠迅速的得到教師的解答;也為不同地區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提供了技術支持;還有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等。
2.5 一卡通應用
當前,各大校園都已實現了一卡通的應用,通過將各個功能卡片集成到一張卡上,比如借書卡、就餐卡等,大大的方便了師生的學習、生活;將所有學生的信息集成的卡片上,便于特殊學生的確認,黨員的管理,以及對學生的監督。
2.6 物聯網應用
這也是智慧校園的一大應用,包括:進出車輛的識別、校園安全巡視、環境監控等。當前,應用較多的是圖書管理功能,比如自習位的預告、圖書的自助借還等,為學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 結語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智慧校園的創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實踐表明,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意義重大,當然,新技術的發展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信息的共享水平還不夠高,許多資源難以進行共享;數據的權益界定不清,亟待進一步明確;信息的安全問題,個人隱私的保護等;專業人才的缺失,人力資源供應不足,這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所以,在未來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努力研究信息安全技術,以實現對資源的可靠管理,并提出規范化的管理標準;加快人才的培養,為大數據技術在智慧校園的應用提供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曉光,杜暖男,張少龍,等.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5):235-237.
[2]劉卓,崔忠偉.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智慧校園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5,14(8):224-225.
[3]常紅春,嚴思靜.大數據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6(16):65-65.
作者簡介:曹琦(1996.03.26)男,民族:漢,籍貫:湖南永州,職務:大學在校,職稱:學生,學歷:高中,研究方向:計算機,單位:陸軍步兵學院石家莊校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