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當前中國的意識形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表了許多重要講話,極具深刻的說明了當前國人在意識形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同時也就這些問題與挑戰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其中特色鮮明的就包括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的提出符合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等經典作家以及黨的歷代領導人關于理想信念方面的理論,說明了樹立理想信念的必要性,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理想信念落到實處,富含豐富的時代價值。
關鍵詞 習近平 理想信念 時代價值
作者簡介:付曉旭,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圖分類號:D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066
新時期,國人不論是在物質層面還是在精神層面都受到國際國內各種思潮,各種理論的影響,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認識到這種思想沖擊及國人思想多樣化的現實情況,精準把握現在的世情國情,恰如其時的提出理想信念建設問題,從而引領國家和人民的前進。
一、習近平理想信念觀提出的背景和理論基礎
(一)習近平理想信念觀提出的背景
1.西方和平演變以及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沖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意識形態領域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無所不在,政治領域沒有槍炮的較量一直未停”。中國這頭睡醒了的東方雄獅快速的發展崛起,是很多國家所不愿的,于是他們在各個方面,不管是經濟,還是政治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企圖將中國“西化分化”。面對西方來自各個方面的滲透和分化,堅定理想信念就顯得尤為突出,只有舉國上下,同仇敵愾,合全體國人之力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并且始終如一的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引導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這樣才能夠有力抵制西化分化勢力對我們的滲透。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需求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而我們的自強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代以來,中國經歷過雙半社會的苦難,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了實現這個自強目標前赴后繼,拼搏奉獻。實現這個目標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古語有云:“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會為每一個中國人民實現人生價值提供基礎,所以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夢想,只有全體人民堅定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偉大夢想的信念,才能形成合力,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3.應對中國共產黨執政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它的本色所在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它的宗旨與地位決定了它必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領頭羊”和“排頭兵”。作為中國發展的中流砥柱,黨不能不思進取,面對“內憂外患”時,要隨時居安思危,正視黨內黨外存在的問題才能糾正問題,進而應對信仰淡化、黨內腐敗,個別黨員急功近利,對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出現懷疑等挑戰。而想要成功克服上述問題,就必須從理想信念這個源頭抓起,在思想根底上轉變,共產主義信念堅定,才能防微杜漸,使其充分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將共產主義信念內化于心,才能切實的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因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建設的客觀重要性。
(二)習近平理想信念觀提出的理論基礎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理想信念理論
自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視野,后來成為我國永久堅持的指導思想。馬克思恩格斯對理想信念的理論成為我黨歷代領導集體關于理想信念理論的根源。馬恩對于共產主義的不懈追求就是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他們認為,人類歷史發展的最高形態就是實現共產主義,并且共產主義理想是符合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是必將會實現的。并且他們的堅持也并非空穴來風,而是經過各個方面的實踐和理論論證的。因而是習近平理想信念觀產生的堅實基礎。
2.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理想信念理論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社會理想理論既立足與中國國情,又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理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主要是圍繞著中國如何破舊立新而產生的關于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以及怎樣實現社會理想的觀點和方法。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追求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就是因為堅定這個偉大理想,在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砥礪前行,邁向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大門,并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中取得成就,從而不斷推動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進步,為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的產生提供了理論支撐。
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理論及創新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西方主流意識形態逐漸傳入我國,人們思想上受到巨大沖擊,此時堅定理想信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因而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任領導集體都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為代表的黨的歷代領導集體對理想信念問題特別重視,總是提到中國的方向就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曾經指出:“我們多年奮斗就是為了共產主義,我們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關乎民族興衰,國家興旺,所以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和作為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的青年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些理論成為習近平理想信念觀豐富發展重要武器。
二、習近平理想信念觀的內容
(一) 關于理想信念的重要地位
理想信念是一個民族和國家不斷進步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取得勝利的關鍵法寶。習近平指出:“在我們黨九十多年的歷史中,無數共產黨人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這種信仰,為的就是這個理想”?,F在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大危機”不僅關乎黨的前途命運,更關乎中華民族的興衰存亡,涉及黨群密切程度,因而習近平總書記說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形象直觀的闡釋了理想信念對于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作用,不管是國家、政黨等集體還是黨員、學生等個體,習近平總書記都非常重視他們的理想信念問題。不管是集體還是個人將定理想信念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endprint
(二) 關于理想信念的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重視理想信念建設的重要性,對理想信念教育問題同樣密切關注。不管是在文藝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還是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以及網信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都強調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思想戰線上的工作者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不管是小學,還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必須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下功夫,有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大學時期是青年世界觀、價值觀、理想信念觀形成并且穩定時期,因而高校要承擔起社會責任,注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開展多種形式,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課上課下,學習生活的各個部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做到不忘初心跟黨走,所以學校尤其是高校這個主陣地要永遠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三)關于理想信念的實踐
1. 大力提倡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理想源于現實,同時也高于現實,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也不會自動成真。要想實現夢想不管是國家的夢還是個人的夢,都不能好高騖遠,只想不做,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去真正的勞動。各級領導干部,全體共產黨員應該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發揚勞模精神,出實策,辦實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只有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才有可能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開創美好未來。
2. 黨員干部要身體力行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秉h員干部要以身作則,樹立標桿,為人民帶好頭,不僅要時刻謹記以人為本,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密切黨群關系;更要深刻學習并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科學方法,才能堅持黨性原則;黨員干部自身要潔身自好,嚴格遵守黨紀國法,不貪污,不腐化,不濫用職權,為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不闖禁區。
3. 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重任,樹立遠大理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指的是廣大青年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確性,青年一代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要敢想敢做,勇當勇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習近平強調青年要有崇高追求,對廣大青年抱以很大的希望,青年應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堅實的推動者和后備軍。
三、習近平理想信念觀的時代價值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實現是一個由此岸到彼岸的一個過程。理想信念就像燈塔一般,始終在為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程中指引方向。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恰如其分的提出對于全體中國人民堅定崇高信仰,增強精神力量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在現階段就是要為共同理想而努力,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用全體中國人民的合力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動力源泉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先進性也同樣體現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共產黨能不能帶領廣大人民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社會,理想信念這個靈魂至關重要。作為光榮而又平凡的共產黨員,必須要有遠大理想,更要腳踏實地的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奮斗拼搏。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通過堅定黨員的政治靈魂去規范黨員的思想態度,提供強大的精神武器去克服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以更飽滿的激情和熱情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中,以更高昂的姿態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也是共產黨員行為的準則紅線,是黨內杜絕腐敗的利劍,幫助廣大黨員純潔思想,恪守本色,永葆先進。
(三)青年學生樹立科學理想信念的指導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以及中華民族的未來都屬于青年。青年人朝氣蓬勃,有理想,有擔當,能干事,能成事。青年的理想信念和綜合素質代表著整個國家的活力和競爭力。廣大青年在各種壓力和思潮面前,表現出對理想的不確定,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產生困惑,而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對激勵青年健康成長,勵志勤學,辨別是非,消除困惑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為青年成為合格的馬克思主義者,社會主義接班人引領方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劉文芳.論習近平理想信念觀的特色特點與人文關懷精神.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6(2).
[3]李青青.論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山東財經大學.2016.
[4]劉建軍. 習近平理想信念論述的歷史梳理與理論闡釋.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
[5]劉泰來.習近平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探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5).
[6]黃明理.論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思想的創新.江海學刊.2015(2).
[7]張艷宏、徐成芳.習近平理想信念建設思想論析.貴州省黨校學報.20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