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春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歷史;教與學
新課標的實施對廣大歷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不同要求。為適應這些新變化,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必將發生改變,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新課標下歷史課教與學的問題。
一、新課標下歷史教師的教學方法
新課要求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課堂教學體現“以學生為本”,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結果,交流彼此的情感。要在師生間建立起民主、融洽的合作關系。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宰者,學生不再是迫從者,師生處于“雙主體”的同等地位。
1、新課標對歷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歷史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當實現由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歷史教師必須“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引導學生樂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歷史問題。
2、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具備綜合素養。
從古到今,教師的重要角色就是育人。“育人”,即教育人、培養人、發展人。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人的教育、培養和發展,是一個以傳授知識為載體,以發展能力為標志,以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目的的過程,課程的諸多新問題需要教師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創新及總結。這就要求歷史教師應由“教書匠”向創新型教師發展轉變。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人文學科,它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在專業素養方面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新課標對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才能不落伍。
二、教學方式的新穎創設
在新知識學習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索。這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環節,這里不是教師直接講授或講解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方法,而是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學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在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知識清單”;確定搜集知識信息的渠道、途徑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并進行分析和處理;利用知識和信息解決提出的問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這是主動學習的拓展性的環節,學生群體在教師的組織和參與下交流、討論自主探索的學習成果,批判性地考查所提出的各種理論、觀點、假說、思路、方法等,通過合作協商的方式使群體的智慧為每一個個體所共享,內化為個體的智慧,拓展個體知識視野,是形成學生表現、交往、評價、批判能力的重要環節。要給學生留出發揮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空間,要給學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構知識、運用知識、表現自我的多種機會,要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形成自我監控、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反饋的學習能力。
由于新課程的課堂開放性很大,在課堂上充滿著偶然性,不可預見性,對教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教師所要做好的是隨著課堂教學情境的不斷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充分給廣大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展現他們思維過程,這是真正意義上學生文體地位的體觀。
例如,講“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原因時,教師講到根本原因是日本的侵略本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沒有直接答疑而是把這一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思考解答。有的學生談到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后經濟發展快,國內資源匱乏;有的學生談到日本明治維新后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有的同學還談到日本處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自然災害頻繁,增加民族憂患意識,而同樣是東方國家的中國地大物博就缺少這種危機感。最后結合實際設計一個問題:我們平時也會遇到困難或危機,也會尋找擺脫危機的辦法,你認為日本通過發動戰爭來轉嫁危機的辦法好不好?這樣課堂氣氛活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
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自主學習是初中生發現學習的基本方式,實施好這些學習方式,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幫助學習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分析和理解問題,鼓勵學生回憶、自由聯想、區別不同問題并發現相關聯系。積極采用質疑、討論等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歷史學習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鼓勵學生將主動接受學習與探究式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比如在講“山頂洞人已能人工取火”可引導學生探究這一說法的理由是什么;在引導觀察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后,可比較探尋它們為什么不一樣;講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時,學生們就會思考:為什么會這樣稱譽它,聯想到另外的七大奇跡是哪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得到結果,并為將來學習世界文明發展史埋下伏筆,奠定基礎。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探索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勢在必行,作為歷史教師,需不斷地摸索實踐,使自己的教育能力、教學水平跟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