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輝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教育理念的改進,我國初中物理教育出現較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探索新的實踐教學方式。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上,教師轉變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活動,自主解決物理問題,不斷豐富自身的物理知識與實踐技能,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設計,以培養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的人才為目標,不斷深化新課程改革,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1 引言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物理課堂中的教學也應該注入一些新的元素,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不斷開發學生潛能。物理是很有特色的一門科目,它涵蓋的知識很復雜,學生要懂得如何把零散的物理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網,才能學懂物理。物理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求知的過程,學生要養成求知欲,才會讓自己更加主動的來學習物理。所以說,要想提高物理的教學成果,就必須加強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創新,從而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2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
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還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觀察物理現象、探究物理原理,深化了對物理知識的認知,豐富了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僅如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依賴書本的局限教學,還培養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師生成為物理教學的探索者與合作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了傳統教學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學生的學習熱情日益高漲。另外,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前,教師應先羅列好具體的實驗步驟和相關的內容,并向學生詳細介紹實驗的具體步驟,最后師生共同系統性地分析實驗結果。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實驗的具體方法,還為學生日后更高層次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
3.1 通過大量的實驗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過程中,作為物理教師要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驗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發現物理問題的答案,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通過不同的途徑學習知識和分析問題。老師除了日常中教授一些基礎的物理知識外,還要交給學生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們處理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老師要鼓勵學生不斷發現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現象,要鼓勵學生不斷發現,在探索和發現中學習知識。例如,在做實驗時,準備一塊冰塊放進杯子里,然后加滿水,讓冰塊一部分露出杯子,老師可以就此提出問題,待冰塊融化后水到底能不能溢出,同學們肯定會各抒己見,等到實驗做完,學生會發現誰沒有溢出,在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提示,告訴學生思考思路,讓學生從質量和體積這方面來考慮,就會弄懂此類問題。通過實驗演示,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提高了實驗的操作技能,一舉兩得。
3.2 聯系生活,體現物理實驗過程的趣味性
物理概念及物理規律大多通過實驗獲得,通過科學的實驗過程把握物理知識本質,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落實實驗創新策略,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為了讓學生重視實驗課程,提高對實驗的興趣,教師應創新實驗的內容與方法,盡量將實驗教學與中學生熟悉的生活相聯系,尋找生活中的物理實驗切入點,如能量傳遞規律、聲音的震動性原理、水的熱脹冷縮、鋁制壺燒水等。再有筆者在教學中還運用游戲的方式引入實驗內容,讓學生真正在“做中玩、玩中學”。學完“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后,筆者組織學生在操場進行拔河比賽,要求其中一隊所有學生都穿上旱冰鞋,第一輪比賽之后雙方換鞋。最終比賽結果都是沒有穿旱冰鞋的一隊獲勝。過去學生大多認為在拔河比賽中,獲勝一方的拉力水平大于失敗一方,而經過這次的趣味實踐活動,他們認可了“兩隊拉力相等”的觀點。
3.3 增加探究實驗
初中物理是一門科學性與探究性的學科,具有開放性、科學性等特點。通過探究實驗能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規律,體會科學探究方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的,學生與教師的有效結合,才能夠體現出初中實驗教學的價值所在。初中生正處于精力旺盛的年紀,對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好奇與想象,而且有著很強的動手能力。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就要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對學生的好奇心與想象力進行正確引導,將學生對世界的探知欲望轉化成實際探究的動力,從而學好初中物理。物理教學過程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將課堂教學變成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使用邊學邊實驗的方式,這個過程不僅能鞏固學生已有知識,也可以培養其自主探究的精神,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問題設置的教學方式,在新內容開始時,先提出問題,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與物理知識相關的視頻,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生帶著問題去實驗就會更有目標性,且會更加認真與謹慎。
3.4 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充分了解每個學生
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問的目的在于檢驗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提問,讓老師及時發現一些同學存在的共同問題,并且及時解決,從而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在提問的同時,鼓勵學生多方位思考問題,找到解決同一個物理問題的不同方法,調動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也要注意這一點的提醒,要求盡可能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學法的創新,對待不同成績的學生要安排適當地任務,保證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要保證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對于平時成績好的學生,要適當加大訓練的難度,對待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要側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找出成績提高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的肯定,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自信,更加主動的來配合老師完成教學目標。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教學,從而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珊珊. 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蒲桂娟. 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
[3]李璐. 虛擬仿真實驗室應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
[4]華雪俠.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
[5]趙海燕.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實驗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實踐與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