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艷
摘要:伴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成為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最新修訂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標改革對學生數學水平的要求,只有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適當加入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才有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對外來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很強,我根據自己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經驗,在本文中簡要探索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的應用。
關鍵詞:合作教學;初中數學;應用
引言:現在教學改革對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提高作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綜合素養,這樣就需要老師創新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創造出更能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指的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通過老師分組或自由組合的形式,形成一個個合作學習小組,在小組中自主探索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合作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從而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不僅在數學科目的教學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其他科目的教學過程中,也在逐漸的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和老師的大力推崇。
一、合作教學模式在教學應用中的意義
數學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因為其所需要學生記憶和理解的公式、定理、概念很多,所以其存在著一定的教學難度,不少數學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改變,仍然是“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老師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被動的聽講,缺乏良好的互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知識掌握不完全,對知識的內在的理解不夠明透徹,導致整體課堂效率低下,教學總體質量不高。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為初中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力量,使得初中數學教學從以前那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具有了新的蓬勃的生命力,通過合作教學能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學習到的知識,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記憶,而且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熱情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走訪調查了很多初中數學課堂,發現大多數課堂的學習氛圍低沉,老師在上面滔滔不絕的講課,學生在底下聽得昏昏欲睡。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只會想到求助老師,缺乏合作探討的意識,導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逐漸下降。初中數學對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要求很高,一些數學題目在老師看來都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就想到要老師來幫助解決,怎么在考試中必然會手忙腳亂,數學成績也不會有很大的提高。在小組合作探討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大家集思廣益,每個人都要講出自己對問題的想法,這個過程,也是大家對問題總結的過程,可以在別人那里得到自己得不到的解題思路,進而提高自己的思維寬度,在考試過程中也能有更多的解題思路,也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二、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方法
1. 對班級成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
要想搞好合作探究學習,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是成功的關鍵,所以老師在對學習小組的劃分過程中,要根據班級具體人數、男女比例、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等要素進行具體分組。在日常的課堂中,為了學生討論方便,也方便老師更好的管理,通常將前后桌四個人分為一個討論小組,但是在具體的分組過程中,也不僅僅局限于這樣,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的調控,保證男女比例均勻,學習情況至少有一個積極性高的,這樣在具體的討論過程中能帶動整個小組的討論氛圍。在實際的課堂討論過程中,四個同學轉頭湊在一起就可以進行具體的討論,在討論時,大家各抒己見,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要注意幫助學習程度不好的學生,在幫助的過程中,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高,這樣大家在討論的過程中就能共同提高。因為具體分組時,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差不多,每過一段時間進行全班的討論小組學習成績評比,觀察哪個討論小組確實得到了進步,也能提高每一個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最后達到全班學生數學成績共同提高的目的。
2. 采用小組競爭的模式來提高學習成果
在進行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合作教學模式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競爭學習,在競爭的過程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將對學生進行具體分組后,每個小組內和各個小組學生之間都要有競爭對比,所以老師就要給學生創建一個合理的競爭機制,讓不同組別的學生在競爭過程中更好的學習數學的教學內容,在競爭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也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從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例如在進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對學生進行一個合理的分配,小組內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帶領學習能力不好的學生共同學習,不同組別之間的學生也要進行競爭性學習。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一些一元二次方程的題目,讓不同小組的學生對這些題目進行運算,看哪個小組寫的最快且用時最少,并給出相應的獎勵,讓學生在這種競爭的過程中,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3. 老師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解決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本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密切相關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對問題進行解決,在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是對自己綜合能力的提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在以后遇到一些問題時,在獨立解決的同時也能做到舉一反三。比如在相似三角形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組測量太陽底下國旗桿影子的長度和某個易測量物體的高度和它在太陽底下影子長度。然后對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要在同一時刻測量它們的長度?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測出國旗桿的高度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測量嗎?這些問題的設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結語: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背景下,通過對合作教學模式的推行,能夠有效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合作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更好理解,構建出高效新型的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何一兵.論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培養[J].華中師范大學.2000
[2]李麗娟.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
[3]黃廣澤.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幾點認識[J].基礎教育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