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旭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構建高效中學體育課堂是教育變革中的一個重大領域。高效中學體育課堂的構建,需要兩個條件和兩次跳躍,即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內在條件和樹立“為學而教”、“為樂而學”課堂理念的外在條件;由課堂技術向高層次的課堂技藝的跳躍,再向課堂藝術跳躍的過程。并分別從學生角度和教師角度提出推進高效中學體育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 高效課堂 體育教學 學習共同體 運動動機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中學體育對青少年體質發展和形成終身體育思想具有基礎性的作用。高效中學體育課堂作為一種理想化的課堂,不僅僅是一種應然的課堂,同時也是體育課教學所追求的理想選擇。“為學而教”“為樂而學”的課堂理念和創建體育課堂快樂新天地、有效組織課堂內容成為中學高效體育課的必走之路。
一、高效體育課堂的特點
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相對統一是高效體育課堂的整體表現[1]。高效體育課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高效性、健康性和趣味性[1]。其中,趣味性是喚醒中學生運動動機,建立終身體育思想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最為廣泛,效果最佳,在促進學生盡快進入體育教學活動中,快樂主動的去參加體育運動,不把體育課當作任務和負擔,而是當作快樂的游戲去享受其中的樂趣。
二、高效中學體育課堂的構建過程
高效中學體育課堂的構建需要兩個條件和三個要素,兩個條件即構建“學習共同體”和保障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的主體地位;樹立“為學而教”“為樂而學”的教學理念。三個因素即課堂技術、課堂技藝、課堂藝術。
(一)內在條件:構建“學習共同體”,保障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體地位
學生對體育的態度和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是“學習共同體”形成的內部動因。在體育課里,學生體驗的不只是一項運動,更能深刻理解體育運動的本質,在體育課堂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保障學生的學習權,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的內在動力,通過師生之間的通力合作與探究,共同為課堂高效性努力。
(二)外在條件:樹立“為學而教”“為樂而學”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育理念是“為教而教”,強調教師有效性的教學,而忽略教師教學的對象性?!盀閷W而教”就是要體育教師由體育技能技術的教授者轉換為體育活動的合作者,跟學生一起體驗體育快樂,把技術技能以游戲、情急、故事等形式呈現,體育課被形象定義為一部集動作、情景于一體的喜劇片。
(三)發展課堂技藝,實現由課堂技藝向藝術性體育課的飛躍
體育課堂藝術性是高效體育課堂的最終目標和理想境界。在高效的體育課堂中,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沒有規律可循,更沒有成功的案例提供參考,而是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個體發展特點等因素,在高水平的課堂技術、高超的課堂技藝的基礎上,不斷的變化、創新、更新、優化。
三、構建高效中學體育課堂的策略
(一)提升體育教師專業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
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中具有很強的專業自主權,有效的發揮體育教師的專業自主能力是構建高效體育課堂的前提,體育由于其體力與腦力的相結合的特點,加重了體育課堂的負擔,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有充沛的體能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課堂效率跟專業自主性呈正相關關系,專業自主性較強的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效果充滿自信,在體育教學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二)營造良好的教師心態和體育課堂氛圍
“為學而教”的教師,在課堂中能夠清晰的劃分體育教學與生活的界線,不會將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帶進課堂,對帶每一位學生都富有熱情,把學生事情當作自己的問題解決。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體育課參與的積極性,體育課堂氛圍的優化更需要教師的熱情、豁達和去情緒化的端正的教學態度。
(三)有效組織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內容是一種“教”與“學”相分離的內容。這種教學內容所帶來的最大的弊端就是灌輸式的被動學習。體育教師不應該受教材的束縛,應該根據本學科的教學內容的性質和內在邏輯結構,綜合多種教學方式,選擇新穎有趣的呈現形式,讓學生耳目一新,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轉變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學習方式,使其重視體育課程
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在中學生心里,體育是簡單的蹦蹦跳跳,體育就是打籃球、踢足球、跑步等活動??记谥袝l現缺勤和編造傷病等理由自習去逃避體育課的現象極為普遍。要想提高體育課的效率,就必須幫助學生改掉這種錯誤的理解,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加強體育課重要性的宣傳教育工作。
四、小結
高效中學體育課堂的構建,是教育變革的一個重要領域,對中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具有重要意義。實現這一偉大變革,是一個漫長而有益的過程,更是所有體育教師孜孜以求的夢想。完成這一目標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努力尋求更適合現代體育發展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帥亞軍.淺談如何打造體育高效課堂[J].教育界.2011:154.
[2] 周登篙.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 龍寶新,折延東.論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J].教育研究.2014(6).
[4] 王鑒.課堂研究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0.
[5] 陳佑清.構建學習中心課堂[J].教育研究.2014(3).
[6] 王鑒,王明娣.高效課堂的構建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