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業科技學校 陳衛新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眾所周知,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組織意識淡薄、紀律性差、缺乏主見和團隊精神。那么,如何讓學生學會自我約束、自主管理,在提高職業技能的同時提升職業素養,成為德能兼備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成為中職學校班主任及管理者思考的問題。
根據本人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來看,精心構建一個穩定的、有戰斗力的團支部,充分發揮團支部的先鋒帶頭作用,是實現班級自治的有效途徑。
班級團支部是班級工作順利而有效運行的中堅力量,是形成良好班風的領頭雁、排頭兵。在班級管理中,團支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它承擔著班級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部工作,引領學生的意識形態。因此,抓好團支部的建設工作,對于班級管理而言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要成功管理好一個班級,班主任首先要將一些能團結協作、以身作則、集體榮譽感強、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學生選拔為團干部,因為他們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整個班集體。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團干部要敢于做一面鏡子,在班級公開自己的優缺點,在工作中揚長避短,接受同學監督。其次,團干部要善于做一面鏡子,即以嚴格的標準照出同學的對錯,有過錯的勇于指出來,有進步的及時予以表揚。只有團支部當好了這面鏡子,班級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班級也是一個小社會,團干部在班級里也會形成親疏遠近的同學關系。這就要求團干部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工作中把握好一個尺度。要用這把尺子丈量同學之間的關系,不能親此疏彼;處理問題,要以這把尺子為標準,客觀、公正、一視同仁,決不徇私情。這樣,團支部在班級中才能樹立威信,才會得到大多數同學的支持和擁護,才能當好班主任的小助手,把班級工作做好。
團支部在班級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是連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紐帶。具體表現為:能及時向周邊學生傳達學校有關重大決策、文件精神、重要通知及班級活動、班主任思想;對學生中的問題和困難,以及學生的要求、建議,能及時向班主任反映,使其盡快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團支部“上情下達,下情上報”,有利于學生配合學校、老師將各項決策落到實處;有利于班主任及時了解班級學生思想動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注重優秀生群體的培養,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團支部自身組織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培養優秀生群體中的優勢,他們必須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起模范帶頭作用,在學生中樹立較高的威信。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同時,要注重構建團支部在班級中的核心地位,并以規范的組織建設和活力培養這個群體。
要想營造健康、正直、向上的班風,團支部的影響力不可小覷,他們的每一個舉止,都有學生盯著、看著、效仿著,因此,打造良好班風必須從打造一個優秀的團支部入手。
首先要從嚴把關挑選團支部成員,把那些真正愿為學生服務的,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的同學選到團支部中去。其次,組建成的團支部要接受班級學生的監督和評議,對于那些不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支部成員要敢于果斷撤換。
“其身正,不令而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各個團干部在班級事務中處處走在前面,做在前面,以自己的行為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其他學生,引導和發揮廣大學生的積極性,這對班級風氣良性發展起到較大推動作用。當一個優秀的團支部在班里誕生了,那么,良好的班風就很容易營造出來了。
教育過程是重塑生命的過程,是種植和培育優秀的過程。要想讓中職學生在求知路上潛能得到顯現,意識得到喚醒,職業素養得到提升,以團支部為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班團活動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班級管理中,我班團支部以“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為主題,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有針對性地舉辦了以“彩虹人生――奮斗的青春最美麗”“講述身邊誠信故事,做誠實守信中職生”“讓信仰點亮人生”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和“勤學習,鑄信仰,促成長”征文比賽。依托主題團活動,以全國“兩會”熱點事件追蹤報道,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重大活動為契機,組織學生開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等,不斷加深學生對黨的理解和認同。
在活動中,學生鍛煉了思維,愉悅了身心,提升了能力,樹立了新理念、新思想。當班級學生能發現正能量,團結正能量,傳播正能量之時,班級自治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
班級文化可以概括為“利用和創設班級的精神氛圍、文化制度等,逐步在班級內部形成獨特的價值觀、共同思維和行為準則。”班級文化代表著班級的形象,是班級的靈魂,它是班級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財富,是全體師生共同勞動的結晶,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班級每一個學生。培育班級文化,要發揮團支部的向心力,突出團支部的核心地位。
入學之初,經過班委會研究決定,我班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為班級文化的核心,同時,由團支部出面征集了班徽、班歌并設計了班服。班級文化創建過程中,要求團干部充分發揮主動性和主體性作用,在“三自”活動中,帶頭示范,成為“三自”活動的主力軍。事實證明,在團干部帶領和組織學生積極進行“三自”實踐中,班級學生樹立了“學好專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思想,積極投身到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班級活動中,為班級全體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實踐證明,在職業學校構建團支部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服從命令、勇于拼搏等優良品德和作風;有利于加強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讓中職學生成為懂知識、會技能、有紀律觀念和服從意識的畢業生,在社會中擁有更多的機會和能夠承受更大的挑戰,真正實現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