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學科都根據改革要求進行了一定的創新,中學美術也不例外。根據新課程的要求,中學美術的開展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發展學生對美術的實踐能力,通過自己動手來感受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美感,這樣才能不斷完善作者的人格魅力。
關鍵詞:中學美術;黑白木刻版畫;制作過程;特點
黑白木刻在中學美術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有特別突出的表現。由于中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非常活躍,所以,在進行木刻版畫的實踐時,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使作品更加生動。木版刻畫在中國已經有將近千年的歷史,這是一種通過刻、畫、印構成的,然后經過制版印刷而來的物品。版畫可以分為平面的、凹畫的、凸面的以及孔狀這幾種類型,而黑白木刻是一種采用凸面,以黑白為主要色調,材質以木材為主的版畫。木刻版畫在制作的過程中主要以刀具為主,木刻版畫與繪畫有所不同,繪畫是逐步地增添色彩,而木刻版畫是刻的越多版面的黑色就越少。
一、取材
中學生在開始接觸黑白木刻的時候,總是會擔心自己親自動手不能把自己想要描述的事物、景象、建筑物體以及人物等素材清晰地表現出來,學生不敢輕易地采用繁瑣的素材,為了交出滿意的作品,學生往往描述出來的作品比較簡單、單調,無法體現木刻版畫的精致所在,視覺效果不明顯。隨著高科技多媒體技術的逐步使用,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來搜集一些比較優美的素
材,使學生充分發揮思維想象能力,構出豐富多彩、完美無瑕的
作品。
二、構圖定稿
黑白木刻在制作中充分體現了黑與白兩種色調,在對畫稿的版畫進行加工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使用黑白效果來對畫稿襯
托,采用黑中一點白或者白中加黑的手法來突出刻畫的效果。在構圖過程中,為了使色調更加突出,對人物或景象的刻畫更加細致,可以采用不同的刀具,運用粗細、大小、強弱不等的黑白點、線來對版畫進行設計和處理,使學生能夠自主想象,充分發揮學生對作品的思考與認知,使學生不斷地熟悉對黑白木刻的使用。學生在把畫稿定下來之后,再采用黑白廣告的涂料對圖案進行處理和加工,黑白色調的運用可以使版面增加強烈的美感,在整個版面中黑白兩種顏色之間的穿插使整個畫面更富有立體的感覺,藝術色彩明顯。
三、制版
由于學生對黑白木刻的處理經驗比較少,所以,很多學生在拿到素材的時候往往會無從下手,這時就需要教師從旁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黑白木刻的使用與制作。
首先,學生在確定要完成的畫作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先采用黑白灰的關系,用鉛筆把自己想要表現的素材繪制到圖紙上,然后再轉畫到木板上,這樣就會避免直接在木板上刻畫和修改導致版面出現瑕疵,通過轉化的形式使版面增加凹凸的感覺,以至于刀鋒不會太利。還可以把畫好的圖紙用膠水固定到木板上,用刀在紙上輕輕下壓使畫稿拓印到木板上,而后再用墨筆描清晰
就可。
學生在逐漸地熟悉黑白木刻的技巧之后,就可以慢慢地直接用黑筆在板上進行構圖與繪畫,然后再進行黑白的相互利用,找到應該如何更好地使用各種工具對版面進行設計,這樣會使木刻更加方便。
再次,就是要認真檢查黑白木刻版面的每一個細節處,對畫面進行全面的統一調整,使黑白木刻效果達到統一。這樣不僅使學生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審美觀點,還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完成的黑白木刻版畫才更具意義。
四、印刷
在印刷的過程中,學生要檢查每個版面是否粘牢,教師對學生應該放權,但是還需要從旁指導學生,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細節的完整。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印刷過程中均勻涂抹,力道的大小不同會使版面的色調不均勻,因此我們可以將油墨多滾幾遍,在放印紙時請不要隨意挪動,一定要小心翼翼。印好之后,要輕輕地揭下印紙,放在干凈的桌子上,不要用手去摸,以免弄臟畫面,這樣才沒有辜負自己的勞動成果。
五、署名
當然,每一幅作品都應該有自己的作者,不論是大師,還是初學者,在作品完成之后,都應該在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這樣才是完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完成黑白木刻作品的過程雖然復雜,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用心完成每一個細節,投入自己的情感,并且對作品的完成還是發揮了自己的想象能力,投入了活躍的思維,這樣的作品能夠鮮活多彩。教師的鼓勵使學生能夠更加對黑白木刻產生興趣和喜愛,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華。
總之,黑白木刻在當代的中國版畫界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版畫的制作過程相當的復雜,它需要有成熟的構思與制作時的熟練技巧,每一步都要精細。在長期的發展中,版畫的制作過程適應了中國的國情,使中國的民族文化得以發展,所以,教師應該在美術實踐中加入黑白木刻這一項目,這樣通過學生的實踐來提升對我國歷史文化的熱愛程度,同時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喜愛之情。
參考文獻:
[1]戴政生.談“新世紀中國黑白木刻藝術”的演進與方略[J]. 美術大觀,2006(10).
[2]劉慶元.中國傳統木刻淺論[J].藝術界,2014(4).
編輯 趙飛飛